美好的生活使人们对麻醉剂自然免疫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即使是强效的化学麻醉剂,也只在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让人产生依赖。19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布鲁斯·亚历山大是第一批关注此论点的人之一,他在实验后确定,当生活环境中有许多同伴、玩具、掩体和植物时,老鼠不会对可卡因形成依赖,即使它们始终都能自主选择到底是喝含有可卡因的水还是普通的水,而且它们对麻醉剂甚至是避之不及。与之相对比,对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老鼠而言,生活中只有乏味和无聊,没有其他伙伴陪伴,也没有玩具激励,在同样有选择的条件下,它们几乎是马上选择了含有可卡因的水,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把这些小老鼠从“老鼠地狱”转移到“老鼠天堂”,它们很快就会戒除毒瘾。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如果环境中不缺少任何东西,它们并不需要药物让自己兴奋。

虽然人们不是老鼠,但这个实验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与老鼠相类似,人类的成瘾行为也很复杂,单纯地摄入某种物质并不足以成瘾——吗啡从化学成分上看就是海洛因,而海洛因是臭名昭著的高浓度毒品之一,但那些需要短期打吗啡来镇痛的病人,等治疗结束麻醉效果消散之后并不会对其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