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八百人就八百人

不惑之年?

“我才七岁啊!”

刘据打量着周身上下,六尺之躯,较之同龄人是高大威猛了些,但的的确确连毛还没长齐呢。

淦了,系统来早了?

看着面板上的一行行白字,刘据并不意外,只是最终定格那行,太宗皇帝系统……不惑之年……逆袭人生?

两世为人,刘据对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凑不出一位太子正常继承皇位的最大感慨以外,接着,便是感慨历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不是正常继承。

一说起太宗这个庙号,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个玄武门之变,但事实上,李世民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太宗皇帝里面皇位来源比较正常的一个了。

虽然逼父、杀兄、屠弟、霸嫂这些洗不了,但李世民至少给予了太上皇李渊体面。

别的不说,就以本朝汉太宗孝文皇帝、三代以下贤君首推者,刘据曾祖父刘恒为例,怹是在周勃、陈平、灌婴、张苍等大臣,琅琊王刘泽荡平诸吕之后,被宗亲、百官们拥立为帝的,而非太祖高皇帝刘邦指定的继承人,另外,汉文帝到了长安,入主皇宫的当夜,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如数诛灭惠帝四子。

如此酷烈的手段,又怎能说是正常顺位继承?

吴太宗孙休、晋太宗司马昱、前秦太宗苻登、刘宋太宗刘彧、南梁太宗萧纲……和这些位太宗皇帝相比起来,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来源都显得很正常了。

“不对。”

刘据忽的意识到一件事,本朝已经有一位太宗皇帝汉文帝了,要想逆袭称帝,那自己的老爹,就只有成“祖”了。

有了太祖,难道就不能再有个成祖吗?

这哪是什么逆袭系统,分明是造反系统!

我和汉武帝对掏?

刘据没有犹豫,立刻在隐约浮现的“是”与“否”两个选择中选择了前者。

没有系统,他都要与皇帝老爹做过一场,有了系统,就更要大干一场了。

面板嗡的震动了一下,所有的白字全部碎散,新的一行行白字浮现。

【太宗皇帝逆袭游戏加载完成】

【宿主:刘据】

【性别:男】

【年龄:三十七岁】

【你造反失败,母亲自缢,望着惶惶不可终日的妻儿,站在不惑之年的生死路口,你高喊出“天下岂有三十年太子乎”,然后转身离去。】

【活着逃出长安,奖励:精兵军事训练手册。】

刘据抬起头,望着渐行渐近的长安城北城城门上的匾额“洛城门”三个纂字,陷入了沉思。

太子车架,无人可挡,无人敢查,短暂的黑暗过后,辚辚驶过了城门门洞,在守军目送下,径直往北军而去。

【冲破帝军的阻拦,活着逃出长安,奖励:精兵军事训练手册(已完成)。】

嗯?

刘据脑海一沉,恍惚之间,多出了许多兵情、兵事的知识。

这时面板再次碎散、浮现,【三十七岁的你一无所有,地位、财富,随着你的造反失败,被你的皇帝父亲剥夺,为了高官厚禄,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杀开始了。】

【组建第一支属于你的军队,奖励:财富手册。】

……

暮霭沉沉,大河上下一片苍茫。

在刀兵连绵的岁月,这正是晚号长鸣,炊烟袅袅的时分,长安城北渭水河畔的禁卫军,北军,却重新打开了营门。

一队铁甲武士踏着整齐沉重的步伐开到营寨门外,铿锵列队,盔甲鲜明,长矛闪亮。

甲士列队方完,又一阵沉重急促的脚步声,大汉最高统帅,大司马卫青率领两排带剑将领大步走出。

卫青一摆手,顶盔贯甲的将领们在营寨门后边肃然站成两排,个个双手拄剑,沉默挺立,这些位在历史中有名有姓的将军,在此刻,恰似两排石雕武士。

卫青望向远方,在苍茫暮色中,一队高扬着汉皇太子旗号的铁甲骑士和一辆金玉辂车,正越过山地,飞驰平原,在朦胧月色下杜邮渡口摆渡渭河,上得北岸,乘着月色星光而来。

战旗猎猎,军灯高挑,刁斗声声。

辂车缓绺入营,营门安静如常,站在营寨大门口的卫青,躬身高声道:“诸将列班就站,听候陛下诏命。”

衣冠整齐,头戴冠冕的刘据,在老内侍绛伯的搀扶下了车架,然后从小内侍捧着的铜盘中拿过一卷丝绸展开,扬声念道:“北军将士人等,朕继大统,十余载无子,侥天之幸,元朔仲春所获,遂立长公子刘据为太子,册立储君。

国中臣等及卫青尔须竭力辅佐,教习兵事,有二心者,必诛之。

元狩元年夏五月庚辰日。”

随着绛伯的念诵,正式向三军宣读了刘据的身份地位,众将礼拜更甚,营门内外响彻卫青昂扬的声音:“恭迎储君入营!”

两排将领齐声高呼:“恭迎储君入营!储君万岁!”

卫青走到近前,深深一躬,振声道:“请储君宣示军策。”

刘据站在营寨大门口中央,坦然自若,丝毫没有局促慌乱,平静清晰开口道:“诸位将军,今朝突然册立,据受命储君,申明军伍:其一,军中诸将,各司其职。

其二,大司马卫青有盖功,军政仍由其统摄。

其三,凡三军之士,自右庶长爵位以下,赐一级爵位。”

一策,安军心。

二策,定军心。

三策,赢军心。

这当然不是出自刘据,而是朝堂为皇太子所提前准备好的,前两策是循例,第三策,则是对册立储君“大赦天下,同时下诏赐予朝中秩禄为中二千石的官员第十一等爵——右庶长爵位,赐百姓中成为家长的人一级爵位”赏赐的补充。

功爵二十等,一等便是一天地,爵位之用,关乎一人、一家方方面面,右庶长以下,全军晋升,三军之士,皆要颂皇太子之德。

铁甲武士顿时高呼:“拥戴储君!储君万岁!”

满营兵士们从传令官那里听闻奖赏,立刻参差不齐地伏地高呼:“储君万岁!”

将领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齐声高呼:“谨遵皇太子令!”

见礼、施恩已成。

卫青环视诸将,吩咐道:“其余诸事,按既往成规办理,散。”

“遵命。”

诸将散开。

卫青伴刘据入营。

“殿下……”

“舅舅,阙门之外,你我只叙亲戚之谊。”

“据儿?”

“唉。”

刘据没有理会卫青的惊疑,应了一声,“舅舅,兵事先言兵,太子亲卫中,多少人可由我亲自挑选?”

“八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