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小说梦的画师?

“投稿小说?”

“准确的说,是投稿我朋友写的小说,我只是帮她画了插画。”

听着斋藤隼人的话,武田编辑面露难色。

虽然是他告诉斋藤隼人截稿时间,但他也没想到斋藤隼人是这本小说的插画师。

“奈绪蘑菇”,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

要知道,画师和作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特别是没有人脉的新人,连编辑的电话都没有,怎么可能认识插画师呢?

按照流程,一般来说都是确认出版后,出版社才会牵线,让画师和作者对接。

而现在,斋藤隼人拿着小说原稿和自己的插画直接来投稿。

斋藤隼人的画功他是了解的,上届漫展的新人王。

初版印刷的500本漫画第一天就销售一空,之后又紧急加印了300本,还是半天内就被卖空。

而且他只有16岁,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靠着优秀的画功和初步成名的人气,不论是继续下海还是转型上岸,他的收入都不会低。

但是今天,斋藤隼人却对他说他要当一名工资上限最低的插画师,合作对象还选择了一个新人?

从业十余年,这样的事情武田还是第一次见,思来想去,好像答案只剩下一个——所谓的奈绪蘑菇就是斋藤隼人!

是了,不然无法解释一位插画师会在书籍尚未知道能否出版时就为他画插画。

没人会做这种风险巨大,大概率白费功夫的事情……除非小说作者是他本人。

武田觉得有些难办了,没想到他看好的画手竟然想要写小说。

不是说没有同时精通两项的天才,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斋藤隼人的画他看过,他对于人体结构的理解,和细节的堆叠远远超过了业内一流水准。

这意味着他已经把大把的精力投入到绘画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是铁律。

他才16岁,怎么可能还能有时间学习写作技巧?

前几天的漫展已经证明了斋藤隼人在绘画领域的天赋和能力,武田不想让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把时间浪费在写小说上。

但是人家既然拿着成品来了,也不能让人家就这么回去。

突然,武田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他起身接过稿件,笑着对斋藤隼人说。

“我负责的是漫画方面,小说我不太懂。这样吧,我把你介绍给伊藤编辑,她可是我们盗月社的金牌编辑之一。”

武田没有骗斋藤隼人,伊藤美月是盗月社最年轻的金牌编辑,眼光独到。

相应的,她的标准相当高。

即使是她旗下已经出名的作者,发新书时都往往被打回好几遍。

更别提斋藤隼人一个主攻绘画的新人小说家,肯定是被她直接淘汰。

到时候,斋藤隼人对小说热情肯定会消退不少。

他再出面唱白脸,肯定斋藤隼人在漫画上的天赋,自然就能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画画上。

静静地看着武田从一脸愁容到好像想通了什么一般喜笑颜开,斋藤隼人面不改色地跟着武田离开办公室。

他的本意就是让武田帮他引荐负责小说的编辑,毕竟此时的日本,新人如果没有编辑推荐,想要出书还要先参加文库大赏,前几名才有出版的权利。

文库大赏的形式是把新人作品整合到杂志中,每部作品收录几万字,让观众给自己喜欢的作品投票。

这样的形式给作品做了宣传,直接筛选出迎合市场的作品,大大降低了成本。

这样虽然能够筛选出好作品,但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模式会让作者过度缝合流行元素,导致轻小说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盗月社同样接收因为题材因素,前期并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但质量很高的作品。

《FATE/ZERO》虽然前世火得一塌糊涂,但那是有前作在,本身自带流量。

不然就这样前期大篇幅都是铺垫,剧情进展很慢的作品。

光看前几万字,还真就没有开篇就疯狂擦边博眼球的书吸引人。

所以斋藤隼人选择直接找编辑内投,直接出版一卷书。

虽然这样出版的难度很高,但斋藤隼人对奈须木野子有信心。

当然,他也对自己的插画很有信心。

“请进。”

日本社会的尊卑关系很严重,在职场,这点更是被无限放大。

作为金牌编辑,伊藤美月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而新来的实习生只能低三下四地跟着前辈,外包来的员工更惨,连工位都没有。

即使有也没时间坐,他们要在各部门里穿梭打杂。

伊藤美月虽然享受着独立办公室,但她不喜欢凭着前辈的架子对着实习生吆五喝六。

所以她的办公室里空空荡荡,除了她本人和一张放满文件,摆着一台电脑的桌子,其他什么都没有。

考虑到年轻人把面子看得比较重,而伊藤美月又是出名的严格。

不想让斋藤隼人过于受挫,武田还是将作者介绍为斋藤隼人的朋友。

“伊藤编辑,这是我手底下的画师斋藤隼人,他认识的人写了本小说,想要出版。我对这方面也不太懂,请您看看。”

虽然从年龄上讲,武田是伊藤美月的前辈,但毕竟职称有差距,他表现的很客气。

“你旗下画师认识的作者……这关系还怪远的。”

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睛,伊藤美月无奈的苦笑。

看着武田身旁看起来十分年轻,好像还没毕业的斋藤隼人,伊藤美月不太想接下这个看起来就不靠谱的内部推荐。

斋藤隼人缓步上前,把小说原稿和插画递给伊藤美月,认真地说道。

“我对我朋友的作品有信心,我们这次直接是带着成品来的,还请您先看一遍。”

和国内不太一样,日本有资历和熟人介绍的作者,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先给编辑写一本企划书表明自己的卖点。

伊藤美月挑了挑眉,虽然很多作者喜欢先写企划书,但新人作者中提交完整一卷的还是不少,但带着插画来的确实很少见。

“你就是这本书的插画师吗?给一个没确定出版的新人画插画?”

“我对我的朋友很有自信。”斋藤隼人点头。

“那就先看看你的插画吧。”

作为金牌编辑,伊藤美月见过不少挤破脑袋也要写小说的愣头青。

但一对愣头青她还是第一次见,不免也起了兴致。

“武田编辑,你也一起来看吧。”

武田在一旁探头探脑又不好意思靠近,听到伊藤美月发话,一路小跑的赶过来。

虽然级别没到金牌,但武田的眼光可不低。

之前也是他一眼相中斋藤隼人画的青少年本子,垫钱邀请他来盗月社出版。

可以说他是斋藤隼人穿越来的第一位合作者,也是他的第一位粉丝。

虽然武田很满意斋藤隼人的作品,愿意投资他。

但他看出来,虽然画功没得说,但斋藤隼人好像不是很适应漫画的工具。

在斋藤隼人原画的前几页,从不太熟练的排线和有些奇怪的涂黑可以看出,斋藤隼人对于绘画功具并不是那么熟练。

这也没办法,斋藤隼人前世早就习惯了用触控板画画,自从毕业后就没再用过纸笔画画。

而且漫画用的是一种名为G笔的蘸水笔,它的头很尖,稍微不注意就会划破稿纸。

他适应了好久才勉强能发挥出自己七成水平,但这就够了。

到了作品后期,斋藤隼人的进步瞎眼可见,最后几张原画画风和市面上迥异,个人特色浓厚,称得上艺术品。

武田甚至询问过能不能把那几张最精彩的原画给他,他想要回家裱起来。

但考虑到自己画的不是什么正经玩意,裱起来有伤风化,斋藤隼人拒绝了这个要求。

虽然对小说不抱期待,但武田很想观摩这位天才画师在习惯作画功具后,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