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劳永逸地解决巴松措问题

如果李显没有记错,现在琼州航空也处在生死边缘,情况很天鹭航空相当类似。不过,琼州航空度过了这次危机,之后便开启了疯狂的扩张之路。

那时候李显在美国,对琼州航空如何渡过难关的方法不算特别了解,似乎是引进了国外资本。

所以,李显如果想要收购这家未来的第四大航空,那行动还需要快些,否则就要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

当然了,动作快些是必要的,但也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至少李显记得03年的时候依旧会传出琼州航空可能破产的消息,所以至少到明年,李显都会有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琼州航空的机会。

当务之急反倒是要搞来一架737-700飞机。

天鹭航空拥有的两架737-300飞机已经相当老旧了,而且737-300这款机型本身并不适合进行高高原航线运行,相较而言,737-700机型算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型号。

其实,最适合高高原运行的机型是空客的A319。只不过,像天鹭航空这样的小型公司引进两款机型属实是过于奢侈了,而天鹭航空的财务状况跟奢侈两字没有半毛钱关系。

天鹭航空想要从租赁市场上淘来一架737-700飞机本身就困难多多,因为在出价上劣势很大。另外,每年的新飞机引进是有配额的,就算有钱也不是说想引进多少就能引进多少的,这是需要民航局审批的。

而且,就算自家有钱且民航局同意了,天鹭航空现在下单的话,正常流程走下来交付也要两年之后。

所以,走国际市场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只能从国内想办法。

而李显盯上的就是汉京航空,准确来说是汉京航空的西部分公司。

汉京航空西部分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737-700机队,当然这跟其航线结构有关系。另外,高原或者高高原航线由于气象条件多变的缘故,航班取消率是比较高的。

这就导致汉京航空西部分公司的737-700飞机利用率其实并不高,稍稍匀出一两架737-700飞机并不会让汉京航空西部分公司产生运力不够的情况。

现在姚启明就指着李显保住自己的职位了,后面忽悠他干租一两架737-700飞机并不是不可能。

当然,一切的前提就是把巴松措航线这件事儿替姚启明办漂亮了。

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报恩这件事上,主检表现得相当主动,回去后没多久就安排了给李显的全科鉴定。

这主要是李显停飞太久了,想要恢复体检合格证就必须进行全科鉴定。当然了,在外科一项,主检给予了李显特许鉴定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算是给李显担保了。

由于李显的工作关系是在汉京航空西部公司,李显的体检合格证一恢复,姚启明是第一个知道的。

汉京航空的西部分公司部门构成非常齐全,几乎是独立于总部的一个小王国,他们可以包办李显恢复资质的所有流程。为了怕总部那边抢人,姚启明根本就没有通知总部那边李显体检合格证问题解决的事情,他想要将这个金疙瘩揣自己怀里。

与此同时,姚启明通知李显到西部分公司基地金城报到,还跟李显说不要声张。

在这件事情上,华翼航空反倒是帮了大忙了。

由于9661事件里,当班机长陈明礼的表现实在不堪,所以华翼的高层特意去了一趟民航总局的航安司和宣教中心,让他们不要透露9661的过多细节。

民航局这边还是会给华翼航空面子的,毕竟9661的结果是好的,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在外露的事件报告上,李显的具体信息并未被提及。

至于当天监听塔台频率的机组呢,大部分就是华翼航空的人,毕竟剑川机场就是华翼航空的一家独大。知晓李显身份的外航人员没几个,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能产生影响的其实就是李显的师父盛永临。

不过,李显大概能明白姚启明的心思,所以私下也跟盛永临打过招呼了,先不跟汉京航空总部提及自己的事情。

李显毕竟势单力薄,单独跟姚启明打交道是最好的,要是跟汉京航空总部那些人打交道,自己的份量还是太微小了。

跟父亲李明光交代了一些未来大方向上的东西后,李显收拾了下便去往了金城。

下了飞机,姚启明亲自过来接他,将之送到了一处四星级酒店下榻。

其实,李显这种情况是要先住在公司公寓的,但姚启明自掏腰包将李显的住宿水平大大地提升了一个档次。

金城这地方在霍去病北击匈奴后设立,距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虽说历史悠久且是省会城市,但一直没有迎来大发展,倒是可惜了些。

李显对住酒店没什么意见,让他住一年都可以。他也的确不喜欢住公司公寓,主要是因为公寓楼下不远处就是一处夜市。一过晚上八点,那边全是烧烤摊,人多嘴杂不说,飘过来的烤肉味经常勾得李显肚里的蛔虫蠢蠢欲动,分外难受。

将李显送到酒店后,姚启明一直不肯走,尽找一些没头没尾的无聊话题消磨时间,等李显将换洗衣物放置好了,他终归是忍不住了。

“李显,这次回来呢先给你恢复七级副驾驶的级别,等你攒够右座时间,然后再转左座......”

李显没什么意外,这是恢复资质的必要流程,停飞了这么多年,不可能一上来就恢复机长资质的。

“我知道。”李显往床上一躺,在姚启明面前没有半点儿拘谨:“姚总,说实话,我不觉得巴松措机场有多难飞,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公司还是凑不出几个能飞巴松措的机长,所以,这就是单纯的操纵技术问题。”

“不幸的是,我认为操纵方面的问题不是能靠带飞几段就能练出来的。”李显将双手枕在脑后,双目注视着天花板:“当然了,如果带他们短时间内飞个上百次或许就有效果了。但是,我没那么多时间,我是要回天鹭航空的。”

姚启明目光中闪过一丝黯淡,实际上他心底里是认同李显的说法的。

然而,李显话锋一转,偏头看向姚启明:“姚总,你有没有想过一劳永逸地解决巴松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