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5G核心网架构

为支持差异化的5G应用场景和云化部署方式,5G采用全新的基于服务化系统架构。系统架构中的元素被定义为一些由服务组成的网络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被部署在任何合适的地方,通过统一框架的接口为任何许可的网络功能提供服务。这种架构模式采用模块化、可重用性和自包含原则来构建网络功能,使运营商部署网络时能充分利用最新的虚拟化和软件技术,以细粒度的方式更新网络的任一服务组件,或将不同的服务组件聚合起来构建服务切片。图2.6(a)展示了服务化架构的设计原则,同时Stage 2规范还提供了基于参考点的系统架构(如图2.6(b)所示),其更注重描述实现系统功能时网络功能间的交互关系。

图2.6 5G核心网系统架构

R15版本核心网引入IT的“微服务”理念。如图2.7所示,系统架构中的元素被定义为一些由服务构成的网络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被部署在任何合适的地方,通过统一的接口调用框架为其他许可的网络功能提供服务。这种架构模式采用模块化、可重用性和自包含原则来构建网络功能,使运营商在部署网络时能充分利用最新的虚拟化和软件技术,以细粒度的方式更新网络的任一服务组件,或将不同的服务组件聚合起来构建服务切片。

5GC实现彻底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在控制平面方面,5GC可提供异构接入技术统一的接入、安全和签约管理服务框架;可根据不同的移动性、会话服务质量和策略控制要求提供定制化的功能和业务流程。5GC控制平面接口协议设计将以HTTP为基础,便于运营商自有或第三方网络服务开发。在转发平面方面,5GC支持业务数据流的智能分流,实现边缘、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节点间按需互联。此外,基于数据计算和存储相互分离的思想,5GC还引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可选功能,并为任意控制面网络功能提供上下文检索功能。

5GC在CUPS(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分离)的基础上,将控制平面拆分为多个NF:AMF主要负责终端接入和移动性管理,SMF负责会话管理,PCF(策略控制功能实体)负责策略管理,UDM(统一数据管理)负责用户数据管理等。NRF(网络存储库功能)是服务化架构的核心,负责NF的管理,包括注册、发现、授权等。

图2.7 5G网络架构与网络功能服务模块化

5GC采用了SBA(服务化架构),是在CUPS架构基础上的再次优化和演进,对比CUPS网络可以看出,SGW-U/PGW-U两个网元转发平面处理在5GC中合并为一个UPF,更便于转发平面的下沉;SGW-C/PGW-C负责会话管理,通常部署于核心区域,将两者合并为SMF能够简化CN的开发和部署,MME中既包含接入移动性管理,又包含会话管理,在5GC中按功能将会话管理的部分功能放到SMF中实现,AMF仅实现接入移动性管理,只与用户数相关而不再与会话数量相关,更加有利于AMF和SMF的独立演进。

5G SBA支持业务快速上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NF之间松耦合。传统CN网元由一组彼此紧密耦合的功能组成,当引入新的业务需求时,传统网元的功能或能力可能都要发生很大变化。5G SBA中的NF是高内聚和松耦合的,互相独立的网络服务在需求发生变化时,只需变更受到影响的网络服务。

(2)轻量级的网络接口。不同网络服务之间的接口采用轻量级Restful/Http,有利于快速的接口开发、NF的快速升级,也可通过这些接口向业务应用开放网络能力。

(3)服务统一管理和部署。NRF提供了服务管理功能,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NFV技术规范,从网络服务、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NF基于数据中心部署,可以根据需要,将NF部署于网络的相应位置。

(4)能力开放和策略管理。通过轻量级服务化接口开放网络能力,业务应用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网络能力感知网络和终端的事件,调整会话策略。

(5)业务QoS保障。5G网络不仅提供了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多的连接数支持,还实现了基于不同会话设定不同的QoS策略,网络增加了独立的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会话、终端、网络的状态实时调整QoS策略,满足业务的QoS需求。

综上,5G SBA解决了传统CN点到点架构紧耦合的问题,能够支持业务的快速上线,符合从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为目标,转向以支持快速推出新业务,提升网络营收能力为目标的演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