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症

临床病例

患者,女性,65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20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于社区医院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之后反复于受凉或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未予重视。1周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大量黄绿色脓痰,痰中带血,伴发热,最高体温38.5℃,痰量多,无臭味,于社区诊所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天,症状无改善,为系统诊治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胸闷及胸痛,无喘息、气促,饮食差,睡眠、二便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5岁时曾患“支气管肺炎”;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病史采集要点

1.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持续或反复咳嗽、咳痰或咳脓痰。

●咯血:可发生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大咯血。

●发热:感染加重时可伴有发热。

●其他伴随症状: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胸痛等。

2.诱因 感冒、受凉,也可无明显诱因。

3.诊治经过 具体用药(抗生素)情况及效果,既往痰培养是否发现致病菌。

4.与之鉴别的常见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咯血,活动后喘息、气短。

5.既往有无反复肺部感染、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等相关疾病。

本例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幼年时有支气管肺炎病史;反复咳嗽、咳痰,此次加重咳大量黄绿色浓痰,伴咯血、发热。

体格检查

体温37.5℃,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6/80mmHg,神清语利,口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固定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

体格检查要点

重点关注肺部体征,有无湿啰音,啰音是否固定;是否有缺氧表现。皮肤黏膜表现:有无口唇、甲床发绀,有无杵状指。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有时可伴有哮鸣音。

●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的相应体征。

本例患者:无杵状指,口唇、甲床无明显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固定湿啰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4.9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8.24%,Hb 129g/L,PLT 383×109/L。

炎性指标:CRP 123.3mg/L,ESR 49mm/h,PCT 1.0μg/L。

痰培养结果阴性。

肺功能:肺通气功能正常,弥散功能正常。

胸部高分辨率CT:左肺下叶多发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管壁增厚(图2-4-1)。

血 气 分 析:pH 7.41,PaCO2 45mmHg,PaO2 68mmHg,SaO2 93%, 24mmol/L。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无肺动脉高压。

图2-4-1 支气管扩张胸部CT

辅助检查要点

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实验室检查中炎性指标可反映疾病活动性及感染严重程度,肺功能、动脉血气、心脏彩超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炎性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等。

●影像学检查:疑诊支气管扩张症时应先行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环形阴影或双轨征;胸部高分辨率CT可明确诊断,典型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及囊状改变,气道壁增厚;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平行时,可有“双轨征”或“串珠”状改变;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垂直时,扩张的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形成“印戒征”。

●肺功能: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明确有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动脉血气:可评估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痰培养及药敏可明确病原学,指导抗生素应用。

本例关键线索:胸部高分辨率CT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炎性指标升高提示感染,动脉血气、心脏彩超提示患者无并发症。

诊断标准

根据反复咳嗽、咳痰和咯血病史及既往呼吸道感染史,胸部高分辨率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特异性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本例患者

●老年女性患者,幼年时有支气管肺炎病史。

●反复咳嗽、咳大量黄脓痰,此次加重伴咯血、发热,痰量增多。

●查体口唇无明显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固定湿啰音。

●炎性指标升高,同时胸部高分辨率CT提示明确的支气管扩张影像学改变,可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

判断病情

诊断明确后需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例患者:除肺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外,血气分析、心脏彩超正常,未提示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多中年以后起病,有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常在冬、春季节明显,痰多为白黏痰,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无反复咯血病史。

●肺脓肿:

常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咳大量脓臭痰、咯血,胸部X线片表现为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

●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可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胸CT常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病灶,痰查结核分枝杆菌可作出诊断。

●先天性肺囊肿:

先天发育不良,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炎症浸润,继发感染时可有渗出。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及慢性鼻窦炎。胸部X线片和CT显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

本例患者:该患者需与肺结核、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囊肿、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相鉴别。

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要点

1.控制感染

出现痰量增多或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需应用抗生素;针对支气管扩张症常见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予以经验性抗生素(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治疗,完善病原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

2.清除气道分泌物

●使用化痰药物:

包括黏液溶解剂、痰液促排剂、抗氧化剂等,如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化痰和抗氧化作用。

●物理排痰:

振动、拍背、体位引流。

3.改善气流受限

支气管扩张剂可改善气流受限,利于分泌物排出,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4.咯血的治疗

●如果咯血量少,可口服止血药对症治疗,如口服肾上腺色腙片、云南白药。

●若出血量中等,可静脉予以垂体后叶激素。

●若出血量大,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或手术治疗。

5.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仍反复发作,病变局限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对于那些尽管采取了所有治疗仍致残的病例,合适者可行肺移植手术。

本例患者:该患者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诊断明确,予以头孢他啶2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氨溴索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振动排痰日2次。

支气管扩张症诊疗流程(图2-4-2)

图2-4-2 支气管扩张症诊疗流程

(刘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