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你逃往何处

李宁的话让王忠义缄默了。

心下为难的他希望支持自己提议的程千里能改口。

并在心中告诫了一句自己:没事乱提什么意见,人人都像你这般心黑吗?人家李副尉可是讲信誉的正直之人。

嗯,幸好,结交了李副尉,只要李副尉一日在安西都护府,我拔汗那无忧也!

王忠义攀附李宁的心思又加深了点。

他的提议心黑归心黑,到了自己身上,他还是希望追随的大哥讲信用。

他自我认为如果大食、吐蕃要是侵略拔汗那,派人向李宁求援,李宁会来援。

对李宁来说,或者说对整个安西军将领来说,以拔汗那的忠诚,出兵相援是件很值得的事情。

毕竟人家一直在帮忙,不是吗?

胡思乱想着,王忠义想跪拜李宁!

他连忙补错:“程将军,我也只是做一个提议,莫要真往心里去,伤了你们与叶护的交情。”

此次出征,程千里才是最高统领。

只不过先前把指挥权交给了李宁。

怎么说呢,况且与叶护定下计划捕杀移地健的人是李宁。

从前年高仙芝带着安西军抢了石国都城开始,大唐的信誉在西域就崩坏了。

他还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去年杜环在俱兰城把承诺的粮食还给俱兰城的富户后。

年关时,那些来到碎叶城办事的胡商更乐意找杜环,而不是他们这些掌握安西都护府命脉的节度使、大都护。

细细打听过才知这些胡商认为杜环说话算数。

如果因为自己导致李宁失信,导致李宁成为安西军重要将领后,在草原诸部心中无信誉可言,以至于整个安西北边不得安宁,他觉得自己得内疚一辈子。

程千里叹息了一声:“老了,思量有所欠缺,依你所言吧!”

当着部下的面承认自己不足是件很难的事情。

有些上官分明知道那是错的,为了所谓的面子,硬要往错误的方向去做。

比如李隆基盲目信任安禄山不会造反。

看得出来,程千里不是那样的人。

“将军不必自贻。”该抚慰情绪的时候李宁不忘抚慰。

“说吧,你想怎么安排。”程千里索性把调度交给李宁。

李宁没做耽搁:“我等各留一半人马在后方,组织列阵,往南边压过去,以防移地健他们回退,逃跑,这个有劳程将军了!”

“其余人,则随我直奔南边。”

……

同为在马背上长大,有着同样的罗圈腿,同样的作战方式。

一旦战马跑不起来,叶护的部众与移地健的部众暴露出了相同的问题。

他们并不善长步战。

这就导致了移地健一把矛头对准了叶护进攻的南边。

双方的战斗陷入了焦灼的战斗状态。

如果说这里的战斗双方有什么亮点,能使人夸谈的地方,那便只有达扎路恭的率领的三百吐蕃兵以及洪光乘率领的两百南诏兵了。

尤其是南诏兵,南诏可不是草原,而是高原气候的山地地区。

与大唐的战斗也以攻城、守城为主,步战,他们太熟悉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数太少。

少是少了点,奈何人家集中一个点,以冲破重围为目的。

还是那句话,没跑起来的骑兵压根不是步兵的对手。

南诏步兵撕开一道口子后,达扎路恭不再留念移地健这个丧家之犬。

合作共赢的前提是你得有资本,现在老巢都被端了,你有什么资格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他与洪光乘当即策马前行,胯下战马逐渐提速。

这会想跑的移地健以及部落小头领仓促跟上。

叶护有些急了。

重围被冲破的瞬间他就赶了过来。

看到的是移地健策马往帐篷外跑。

一旦逃跑,哪怕再狼狈,也是他父亲的儿子。

而他本人又怎能不知相较于自己,他的父汗更中意这个二弟。

他担忧如果移地健跑了,一旦安西军返回龟兹。

父汗于心不忍,重新分些部众。

东山再起怎么办。

他急得团团转,他不知道李宁那边战况如何了,但还是派数人去通知李宁后率领本部亲信追去。

往叶护这边赶的李宁与其中一名传信的哨骑相遇。

得到消息后,立即率领人马往帐篷外走。

一来到外面平原,战马的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了起来。

追至南边,李宁扭头观察,这里已经彻底乱了起来,叶护与移地健的部下缠斗在一起。

被冲破的口子不断有胡骑逃离,那些小头领一出了包围圈,看见移地健像条落水狗那样被叶护追着跑,就各自散开逃命去了。

草原的部落有很多,这些部落是否强盛看的是他们这些凶悍的青壮。

愿意收留善战勇士的部落更多。

离了移地健,他们并不担心没有去处。

叶护太子对冲出的吐蕃、南诏、契丹、奚的使臣视而不见。

只对移地健穷追不舍。

达扎路恭看到了移地健被缠住,头也不回与洪光乘撇下他。

而遥辇之庆与李元召则是脱离了他们,往东而行。

都受了冷落,怎么可能还在乎移地健死活。

这一瞬间,移地健颇有种墙倒众人推的感觉。

此前喝羊奶酒时要与吐蕃瓜分安西都护府的宏图伟梦碎了一地。

李宁没多想,抽了一下马鞭,提着马槊,与王忠义一同率领唐骑往被叶护缠住的移地健追赶而去。

远离了营地,后方的战斗嘶喊声渐稀。

移地健边战边退,见后方有千余唐骑追来,害怕被这千余唐骑冲到前方阻截,情急之下的他竟下令策马策马冲锋。

以求摆脱叶护的追击。

叶护见状,不甘落后,亦是下令全力驱马追赶。

此举被李宁敏锐的察觉到,李宁反而不急了。

李宁则是率领唐骑平稳的追赶。

既不提速冲锋,也不减缓速度,导致距离被拉开太远。

叶护不明为何李宁追来了,却不肯赶马追赶,遂遣人来询问。

那名胡骑来到李宁身边,并马前行着,语气不善的质问道:“李将军不尽全力追赶,可是要放走移地健?”

李宁白了他一眼:“知道我朝为什么有一千六百多驿站吗?因为送特急军情时,战马是全力冲锋,不停歇会跑死战马的那种。”

他侧头凝视着来质问那人:“你觉得,移地健全力冲锋,试图逃离,战马能跑多远!什么时候速度会降下。”

那名胡骑恍然醒悟,低头,姿态放得很低:“李将军,请宽恕我等,实乃情急,才误会了将军用意。”

约末追出了五六里地,李宁察觉到前方的移地健、叶护的速度明显有所降低。

他依旧保持着均匀的速度。

八九里地的时候,原本战马全力冲锋被拉开的距离被拉近了些许。

李宁急着下来提升追击的速度。

又过了约末一炷香的时间,移地健、叶护他们的速度在进一步降低。

李宁见状,觉得差不多了,大喝一声:“弟兄们!移地健就在眼前,已是穷途末路,全力策马冲锋,随我擒住此贼!”

唐骑刹那爆发出震天的喝声:“直娘贼移地健休走。”

千余唐瞬间提速,分为两支,往左右两侧驱赶,不出二里地,他们便追至跟前,身位越过了移地健。

李宁看到了率领另一半骑兵的王忠义,远远望去,二人皆觉得对方在与自己对视。

遂再度抽动缰绳,两支骑兵就像伸直了的双手般逐渐收拢在一起,当与王忠义衔接的那一刻,他调转马头,逼停了移地健。

他抬起了马槊,指着被阻截停下的移地健所部,露出笑容:“尔等要逃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