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存折,时空钥匙

李肖坐在年傻子旁边,侧脸看着他:

“还可以更多人参与进来,这样每个人的出资额就不会太大。”

年傻子又陷入了思考。

他喝一口茶水,看看外面排队的人群,又听听进来应聘人说的话。

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乱。

算了,不想了。

年傻子喝了一口茶水:“那我得出多少钱?”

“好,咱们就亲兄弟明算账……”李肖直奔主题。

他告诉年傻子,正在筹备的连锁业态管理公司,已经有三个股东。

分别是:老秦头、吴老太和李肖自己。

老秦头以小卖部和现有资源入股,吴老太以使用房屋入股。

其实二人并没有入股的想法,只是李肖希望他们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享受成果。

“你认为老秦头小卖部价值多少?吴奶奶的房子值多少?”李肖问年傻子。

年傻子简单思考后,给了一个大致数值,接着问:“那你出资多少?”

“多少都可以,只要占股51%。”李肖无所谓地答。

怎么算,年傻子都觉得自己是股份最少的那一个。

而且,想来想去,想不出自己在这个团队中存在的意义。

论经营,李肖的头脑强过自己:

论资金,自己这点儿钱没有任何意义:

论资源,人家根本没看上瓜子或者瓜子技术。

还能论什么呢?

“为什么同意我加入?”年傻子终于懂了,他问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

李肖点点头,脸色严肃,说出三个字:“总经理。”

18分钟后。

年傻子签了所有的合同,成了“年总经理”。

25分钟后。

年总上岗,开始第一项工作——雇员招聘。

……

有了年傻子的加入,李肖就可以暂时放下这一块的工作,去进行下一项。

他带着黄二旺又走了。

刚刚他和黄二旺、李红军一起,跑了一圈,确定了几个连锁店地址。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个意外收获:发现一个适合开办食品厂的地方。

开办食品厂,自己生产辣条,最初就在计划之中。

甚至文妮将生产流程、工艺、设备以及预算都准备好了。

一直苦于没有场地、设备生产周期太长,也缺少相应管理人员。

今天这个地方,有可能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场地和设备。

八大幌。

韩胖子乐呵呵地站在饭店大厅里迎接李肖。

“肖老弟,接到电话我就在这儿等你。”

李肖紧走两步,握住韩经理伸过来的手:“韩经理,给您添麻烦了。”

黄二旺也一脸歪笑地在后面点头哈腰。

三人来到办公室。

李肖开门见山:“韩经理,我听人说您这后院原来是个食品厂?”

“对呀。原来是市食品二厂,后来扩大规模搬走了。”韩经理爽快地回答。

“我要租下来,开个食品厂生产辣条。”李肖直接说道。

韩胖子点点头,他知道这一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辣条是李肖的操作。

作为饮食服务行业的老人儿,他大概看得懂李肖的一系列操作。

“我先带你看看吧。”

韩胖子带着二人来到后院。

后院很大,放在后世,你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一大片闲置场地。

厂房呈L型,规模对于李肖来说足够了。

里面还有一些老旧的食品生产设备没有拆除。

甚至还有一台膨化机。

在那个年代,膨化机还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

韩胖子见李肖对膨化机感兴趣,笑呵呵地说:

“食品二厂曾经想进军膨化食品领域,推向市场后效果不好,设备也就弃用了。是不是有点儿败家呀?”

“这厂房设备归食品二厂还是您这儿?”李肖问。

“食品二厂走后,就划归给了我们。”韩胖子道。

“不过……”韩胖子犹豫着说,“厂房租你没问题,里面的设备你得自己清理,而且不能拆卖……”

国有资产都是有台账的,不能随便就拆卖掉。

可以申请报废清理,但需要审批之后才能执行。

李肖明白,他点点头:“这些设备我一并租了,还要修复使用。”

“那最好了。”韩胖子很高兴。

他接着说:“把这厂房整体租给你,也是我为八大幌做的最后一个贡献啊。”

“为什么?”李肖问。

“出正月,我就退休啦。”韩胖子眼里有点凄凉。

李肖听到他这么说,忽然高兴了起来:“退休后,有啥打算?”

“唉,没想好呢。”韩胖子本想开个饭店,但大了没本钱,小了又怕丢人。

李肖听韩胖子说完,突兀地问:“开个食品厂,有兴趣吗?”

韩胖子更觉突兀,愣了一会儿,吞吞吐吐说道:“也不是不行。”

二人触膝长谈,相见恨晚。

租赁合同很快签好,同时还签了一份与韩胖子之间的股权协议,以及食品厂厂长聘用合同。

李肖怀揣协议与合同,握着韩胖子的手:“韩经理,一切都拜托啦。”

“好说,好说。”韩胖子眉开眼笑。

……

从八大幌出来,黄二旺回小卖部帮忙,李肖独自去了储蓄所。

由于频繁取钱,那张存折仅剩下最后一页的最后三行还没有填写。

而且,存折磨损也非常严重。

不能再使用了。

李肖不敢想象,如果这张存折被损坏或者注销,会发生什么。

他把所有的钱都转到另外一张存折上,把这一张小心翼翼地内怀兜里。

回到办公室。

年傻子的招聘工作已经完成了第一轮。

他把筛选出来的名单交给李肖审阅。

李肖挥挥手:“年总,这些事,以后你做主。第二轮筛选和培训工作尽快展开,新店装修黄二旺会配合你。”

看着李肖指挥若定的老练样子,年傻子在心里感叹:

人家这十几年,怎么就长出了别人五十年的经验和智慧?!

看着年傻子离开,李肖关紧屋门。

他掏出那张存折,心里很是酸楚:“唉,收起来吧。”

靠这张存折赚钱的日子也许不会再来了。

他不知道将来有了计算机联网后,这张存折会不会重获生机,即便是能,那也很遥远。

他打开保险柜,将存折放到最下层。

随着“咔哒”一声,柜门关闭,李肖似乎也关闭了自己的一条希望之线。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仿佛回到了重生的那几天。

虽然依旧淡定,却心情沮丧。

他想文妮了,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是该跟她商量商量呢?

她会理解的,不让存折这个作为纽带物品消失,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家,推开小屋门。

他多想看到,角柜上有文妮的车钥匙。

多想看到,角柜上的茅子酒和成捆的钱被取走。

但他知道,这只是奢望,她说过,正月十五才能回来。

关上门……

不对,这不是二十一世纪!

关上门后,小屋依旧是八十年代的样子。

他转了一圈,逼仄的小屋里,没有第二个生命体,连苍蝇都没有。

走出去,重新进来。

还是没有变化。

李肖傻了!

呆愣了好一会儿。

他拍一下脑门,撒腿跑了出去。

跑回办公室,

打开保险柜,

拿出存折,

揣在怀里。

喘了几口大气,又扭头往回跑。

一口气跑回家。

打开小屋门,

进屋,

关门。

宾馆中央空调的恒温,一扫寒冷;整洁的大床看着就舒适;窗外的海浪吹起风儿,摇动了椰树……

跑了一个来回,砰砰狂跳的心脏,瞬间就平稳了下来。

有时候,幸福就是看一眼这个世界。

幸福,这就是幸福!

李肖环视宾馆那宽大整洁的空间。

那椅子、桌子,还有那支笔,他曾经用它给文妮写信……

还有那个角柜,

钱呢?咋没了?

茅子酒呢?没了。

手机,转动了方向。

还有,

一串车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