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论(节选)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1]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 注释
[1]善法:好的法令、法律。
◆ 译文
君子治理国家,制定优良、完备的法令制度,那么整个天下就能得到治理;在一个国家制定优良、完备的法令制度,那么整个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 启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提出,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明确的“法度”。他强调立法,更强调要立“善法”;指出要使法“善”,就必须实行改革,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一部部顺应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良法、善法,正构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制度伟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我们要珍惜当下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正气,坚持正义,遵纪守法,自觉维护良好秩序,做新时代的守法公民。

唐寅 《落霞孤鹜图》
唐寅(1470—1524),明代绘画大师,“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相传是其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而作。画中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意境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