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镜中玄机

徐岳的密道阴暗潮湿,散发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我紧跟在这位老者身后,手中的铜镜碎片仿佛有千斤之重,每一次触碰都让我指尖发麻。

“小心台阶。“徐岳的声音在前方响起,他手中的灯笼投下摇曳的光影,照亮了脚下陡峭的石阶。

“老先生,这密道通向哪里?“我低声问道,声音在狭窄的通道中产生轻微的回响。

“城外。“徐岳简短回答,“我们在钦天监地下。这条密道是嘉靖年间为防倭乱所修,知道的人不多。“

我心头一紧。嘉靖年间的倭乱?那已经是六十年前的事了。这条密道显然一直被某些人秘密使用着。程砚舟知道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石阶似乎没有尽头。我的小腿开始酸痛,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中的铜镜碎片突然变得灼热,我差点失手将它掉落。

“怎么了?“徐岳敏锐地回头。

“这铜镜...突然发热。“我惊讶地摊开手掌,只见镜背的星纹正泛着微弱的蓝光。

徐岳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迅速将灯笼凑近:“果然如此...“

“什么意思?“

“它感应到了其他碎片。“徐岳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天机仪正在重组。“

我还想追问,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模糊的喊叫声。徐岳脸色一变,加快了下行的速度。

“快走,有人发现密道入口了!“

我们几乎是小跑着冲下剩余的台阶。铜镜的光芒越来越亮,热度却逐渐消退,最终变成一种舒适的温暖。密道尽头是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徐岳从怀中掏出一把古旧的钥匙,费了些力气才将门打开。

门外是一片竹林,夜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远处南京城的轮廓在月光下依稀可见,城墙上的灯火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这是紫金山麓。“徐岳喘着气说,“我在山腰有间草堂,暂时安全。“

我们沿着山间小径前行。我捧着发光的铜镜,心中翻涌着无数疑问。这块铜镜与我穿越有何关联?为何它会突然发光?“天机仪“又是什么?

徐岳的草堂比想象中宽敞,三间茅屋围成一个小院,中央摆着石桌石凳。最东边的屋子显然是书房兼工作室,透过半开的门缝,我看到里面堆满了书籍和各种奇特的仪器。

“坐。“徐岳指了指石凳,自己则进入屋内,片刻后端出一个紫檀木匣,与之前装铜镜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

他小心地打开木匣,里面是另一块铜镜碎片,形状与我手中的那块可以拼合。令人惊异的是,当两块碎片接近到一尺距离时,光芒骤然增强,同时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这...“我瞠目结舌。

徐岳将两块碎片放在石桌上,它们竟自动吸附在一起,接缝处闪过一道金光,随即严丝合缝,仿佛从未断裂过。

“天机仪在自我修复。“徐岳喃喃道,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百年难遇的奇观啊!“

我鼓起勇气问道:“老先生,这天机仪究竟是什么?为何您说它能改变天象?“

徐岳抚摸着合并后的铜镜,声音低沉:“此事说来话长。元朝至元年间,郭守敬奉忽必烈之命,创制了许多天文仪器,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天机仪'。相传此仪不仅能观测天象,更能借星辰之力,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局部天象。“

我心头一震。改变天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想到自己正是因为类似的神秘铜镜而穿越时空,又不得不相信其中或有玄机。

“正史中为何没有记载?“

“因为天机仪太过危险。“徐岳叹息,“郭守敬晚年意识到此仪可能被滥用,便将其拆解藏匿。只留下一句'待有缘人重聚,可窥天机'。“

我低头看着铜镜,它现在安静如常,只有背面的星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那这些碎片...“

“老夫穷尽半生,只找到这两块。“徐岳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而你,姑娘,似乎对它们有特殊感应。“

我心跳加速。该告诉他真相吗?告诉他我来自未来,因触碰同样的铜镜而穿越至此?

就在我犹豫之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徐岳立刻警觉地站起身,示意我噤声。马蹄声在草堂外停下,接着是熟悉的脚步声。

“是砚舟。“徐岳松了口气。

程砚舟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他额上有细密的汗珠,官服下摆沾满尘土,显然经历了一番奔波。

“宫中出事了。“他直奔主题,“皇上突发昏厥,太医束手无策。郑贵妃趁机进言,说是'天象异常冲犯龙体',要求彻查钦天监。“

我倒吸一口冷气。万历皇帝昏厥?这不在我所知的历史记载中。难道因为我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赵德安呢?“徐岳敏锐地问。

“他带人搜查了我的值房。“程砚舟冷笑,“幸好重要文书早已转移。“他的目光落在石桌上的铜镜上,眉头一皱:“两块合一了?“

“正是。“徐岳点头,“此女手持另一碎片时,铜镜竟有感应。“

程砚舟锐利的目光转向我:“李姑娘,现在该说实话了。你与这铜镜有何渊源?“

三人目光交汇,夜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催促我做出决定。

深吸一口气,我决定部分坦白:“我...原主在被捕前,曾见李侍郎与一神秘人交接同样的铜镜碎片。那夜之后,她便遭人陷害。“

“你可记得那神秘人样貌?“程砚舟追问。

我努力回忆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只记得...他右手有伤疤,形状如同新月。“

程砚舟与徐岳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周大人。“程砚舟沉声道,“他右手确有旧伤,是先年观象台坍塌所致。“

我心头一震。周大人?那个看似对我“青眼有加“的三品大员?

“不止如此。“徐岳叹息,“周志远年轻时曾拜我为师,学习天文。后因心术不正,被逐出师门。我早该想到是他...“

“老师不必自责。“程砚舟安慰道,“周大人隐藏极深。若非李姑娘提供线索,我们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我脑中思绪万千。如果周大人是幕后黑手,他为何要将我引荐给皇帝?又为何对铜镜如此热衷?

“周大人收集铜镜碎片,目的何在?“我问道。

徐岳神色凝重:“若让他集齐天机仪,轻则可伪造天象,干预朝政;重则...“他顿了顿,“或能借星辰之力,行逆天改命之事。“

逆天改命?我猛然想起历史上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一直想废长立幼,改立郑贵妃之子为太子。若周大人与郑贵妃勾结,利用天机仪制造“天命所归“的假象...

程砚舟似乎与我想到了一处:“五日后的日食!“

“正是。“徐岳点头,“日食本是常事,但若有人能借天机仪'操控'日食,便可宣称是天意示警。“

我感到一阵眩晕。我的出现,竟无意中卷入了一场可能改变明朝历史的阴谋!

“我们必须阻止他。“我脱口而出。

程砚舟深深看了我一眼:“'我们'?李姑娘似乎忘了,你仍是待决死囚。“

“但我能辨认铜镜碎片!“我急中生智,“而且...而且我对天象异常敏感。若周大人真在伪造天象,我能识破。“

徐岳若有所思地点头:“此女确有异能。砚舟,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程砚舟沉默良久,终于妥协:“好。但有一个条件——“他直视我的眼睛,“你必须完全听从我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动。“

“我答应。“

“那么首先,“程砚舟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看看这个。“

帛书上绘制着一幅精细的星图,标注着未来几日行星运行轨迹。但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个用红笔圈出的异常点。

“这是...“

“钦天监最新观测。“程砚舟解释,“此处突然出现一颗'客星',亮度日增,却不在任何星图记载中。“

我仔细研究星图,突然意识到什么:“这位置...正是五日后日食发生时,太阳所在的天区!“

“正是。“程砚舟神色凝重,“我们怀疑,这'客星'实为周大人利用铜镜碎片制造的幻象,准备在日食时增强效果。“

我心跳加速。在现代天文学中,所谓“客星“通常是超新星或彗星。但突然出现又迅速变亮的星体,确实可疑。

“若能拿到更多铜镜碎片,“我思索着,“或许我们能反制周大人的计划?“

徐岳摇头:“难。周志远行事周密,已收集的碎片必藏于隐秘处。“

“还有一个办法。“程砚舟突然道,“李姑娘能感应铜镜。若接近其他碎片,或可有所察觉。“

我下意识摸向胸前的铜镜,它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我的触碰。这神秘的器物,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接下来怎么做?“我问道。

程砚舟刚要回答,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犬吠。徐岳脸色一变:

“官兵搜山!必是追捕你二人。“

程砚舟当机立断:“老师,您带李姑娘从后山小径去灵谷寺暂避。我回城打探消息,三日后在鸡鸣寺密道会合。“

“太危险了!“我脱口而出,“若周大人已起疑,你回去就是自投罗网!“

程砚舟嘴角微扬:“关心我?“

我一时语塞。是啊,我为何如此在意他的安危?是因为他多次救我?还是因为在这陌生时空中,他是我唯一能信任的人?

“小心赵德安。“徐岳叮嘱道,打破了短暂的尴尬,“他既为周志远爪牙,必会监视你的一举一动。“

程砚舟点头,转向我:“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住铜镜。它可能是扭转局势的关键。“

说完,他转身离去,身影很快融入夜色。我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胸口莫名发紧。

“来吧,姑娘。“徐岳收起铜镜,“我们得赶在天亮前到达灵谷寺。“

我跟着徐岳向后山走去,脑海中思绪万千。铜镜的秘密、周大人的阴谋、程砚舟的安危...还有五日后那场可能改变历史的日食。

最令我不安的是,随着两块铜镜碎片的合并,我开始看到一些奇怪的画面——陌生的宫殿、纷飞的战火、还有一个酷似程砚舟却身着龙袍的男子...这些是幻觉,还是铜镜想要告诉我的某种预言?

山路崎岖,月光如水。我握紧胸前的铜镜,感受着它传来的微弱脉动,仿佛握住了一把可能改变历史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