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狗式惊喜
- 穿越平行世界艺术征服之旅
- 远远流长的河
- 2779字
- 2025-06-20 01:00:01
蓝星的量子时钟投射出幽蓝的,常宇潇的公寓笼罩在一片静谧而紧张的氛围中。全息投影墙上,#常宇潇背后的势力#的热搜词条仍在持续滚动,评论区的恶意揣测与支持声交织成刺目的光带,而他却置若罔闻,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海底》的 DEMO在他脑海中循环播放,每一个音符都像一把重锤,敲击着他的心脏。那悲伤到极致的旋律,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歌词,仿佛将他拽入了无尽的深海,周围是冰冷的海水,看不到一丝光亮。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在地球时,无数个无人问津的夜晚,独自在出租屋里练习唱歌,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聚光灯下;想起被导演否定时的绝望,被网友嘲讽时的无助,这些情绪与《海底》的旋律完美契合,在他心中翻涌。
“宿主,怎么样?这首歌够不够‘惊喜’?”小统蓬松的纳米绒毛在量子灯下泛着微光,它趴在全息键盘上,机械虹膜将常宇潇的面部表情解析成情绪图谱。根据系统检测,此刻他的心率波动幅度达到 18%,显然是被歌曲深深触动。
常宇潇嘴角勾起一抹标志性的“狗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又有一丝对命运的戏谑。“惊喜?恐怕是惊吓吧。不过,我喜欢。”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熊猫权杖,杖身的纹路与掌心的熊猫爪印产生微妙的共鸣。在这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蓝星,他早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小明星,而是要主动出击,用独特的方式在娱乐圈站稳脚跟。
他打开音乐制作软件“星轨 Pro 23”,界面上闪烁的数据流仿佛跳动的音符。蓝星的音乐制作技术基于量子声波理论,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普通的音频文件需要经过维度转换才能适配,每一个音效的调整都涉及到复杂的量子参数。好在有小统在一旁,它的机械爪在空中快速挥舞,数据流凝成的虚拟指针精准调节着各项参数。
“宿主,将地球的管弦乐替换为蓝星的星鲸声波,频率设置在 128Hz - 256Hz区间,这个频段最容易引发人类潜意识的共鸣。”小统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蓝星音乐市场的大数据分析。数据显示,近期爆火的歌曲中,82%都运用了生物声波元素,而星鲸声波的使用更是让歌曲的情感传递效率提升了 47%。
在小统的指导下,常宇潇将歌曲中的弦乐部分替换成星鲸在深海中的哀鸣,那声音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唤,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孤寂;副歌加入量子混响技术,这种技术能将声音分解成量子态,在播放时根据听众的情绪自动调整音色。当他将歌曲导出为蓝星通用的“音子格式”时,文件属性显示:“情感浓度:95%,共鸣指数:SS级”,远超普通歌曲的平均水平。
“宿主,你的唱功在蓝星也算是中上水平了,”小统调出蓝星艺人唱功评级系统,常宇潇的音域广度、气息控制等八项指标均达到 B +级,“不过为了效果更佳,我建议你在录音的时候,加入一些情绪的波动。根据蓝星听觉神经学研究,每秒钟 0.3Hz的频率颤动能增强 37%的感染力。”小统的分析有理有据,而它眼中闪烁的光芒,透露出对这次合作的期待。
常宇潇点了点头,走进简易的量子录音室。四周的纳米吸音材料自动调节成深海般的深蓝色,墙面的全息投影生成了逼真的海底景象:破碎的珊瑚、缠绕的水草,还有缓缓下沉的沉船。他深吸一口气,神经接驳器将他的脑电波与录音设备相连。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他仿佛真的坠入了海底,冰冷的海水包裹着他,孤独与绝望如影随形。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躲着人群/铺成大海的鳞……”常宇潇的嗓音带着火山灰磨砺后的沙哑,每一个尾音都在 0.3Hz的频率上微微颤抖。他的眼神空洞而深邃,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小统趴在隔音玻璃上,机械瞳孔倒映着他投入的神情,数据流不受控地在体表凝成细小的水珠——这是系统模拟人类感动时的生理反应。
录制过程比想象中还要顺利,常宇潇完美地诠释了歌曲中的情感。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录音室,量子时钟显示时间为凌晨四点零七分。常宇潇瘫坐在录音椅上,神经接驳器因超负荷运转发出轻微的嗡鸣,他的脑电波强度监测显示:较录制前下降 45%,相当于连续进行 3小时高强度脑力劳动。
“呼……”常宇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掏空了自己。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宿主,你唱得太好了!”小统兴奋地穿过隔音玻璃,数据流在空中炸开成烟花特效:“我检测到自己的情感模拟模块过载了!”它调出歌曲的 AI评分:“演唱技巧:96/100,情感传递:98/100,综合评价:SSS级!上一个获得此评级的,还是二十年前的歌后露娜!”小统的夸赞毫不吝啬,它对常宇潇的潜力充满信心。
常宇潇笑了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赶紧把歌曲处理一下,我们争取明天就上线。”他的语气中带着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份“惊喜”尽快呈现在网友面前。
“好嘞!”小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爪子在全息界面快速操作,将歌曲同步上传至蓝星最大的音乐平台“星韵网”,并购买了凌晨五点的黄金推荐位——这个时段的用户以失眠人群和夜猫族为主,正是情感类歌曲的精准受众。同时,它还利用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了 127个潜在的传播节点,确保歌曲能在最短时间内扩散开来。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蒙蒙亮了。常宇潇刚躺到悬浮床上,手机就响起刺耳的铃声。是经纪人陈姐,来电备注旁还跳动着 99 +的未读消息提醒。
“常宇潇!你又干什么了?!”电话一接通,陈姐的怒吼声震得他耳膜生疼,背景音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和同事的惊呼声,“你昨晚是不是发了首歌?《海底》?你知不知道现在网上都炸锅了?!星韵网服务器因为这首歌访问量暴增 350%,正在紧急扩容!”陈姐的声音中带着焦急与愤怒,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阵脚。
常宇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慢悠悠地打开个人终端。实时数据令人咋舌:歌曲发布 1小时,播放量突破 800万,评论区留言 18万条;微博上,#常宇潇海底#话题阅读量 30分钟内达到 3亿,讨论量 800万。更夸张的是,蓝星最大的社交平台“星网”出现了奇特现象:凌晨五点到六点间,用户发布的“悲伤”“孤独”等关键词使用量激增 240%。
“效果?”常宇潇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陈姐,你看看音乐榜单。”此刻,《海底》已经登顶星韵网热歌榜、飙升榜、新歌榜三大榜单,超越了盘踞榜首两周的顶流歌手作品。评论区里,热评第一获得 35万点赞:“这哪里是唱歌,分明是在剖开心脏给我们看!”热评第二则是:“凌晨五点听到这首歌,哭着给男朋友发消息说‘我爱你’,他以为我疯了。”
陈姐的声音突然弱了下去,显然正在查看数据:“可你的黑粉也在疯狂攻击,说你消费大众情感……”“让他们说去吧,”常宇潇打了个哈欠,“你看热搜第三是什么?#被常宇潇唱哭的第 N个人#,这就是流量密码。”他挂断电话,翻了个身进入梦乡,而此时的网络世界,正因为他的“狗式惊喜”彻底沸腾。
在蓝星的各个角落,有人在深夜的街头戴着耳机泪流满面,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还有心理专家紧急发表论文分析这首歌引发的集体情感共鸣。而在齿轮集团的秘密基地,监控屏幕上《海底》的传播曲线如同火箭般上升,戴着黑色熊猫面具的人握紧了拳头,屏幕上弹出新的指令:“密切关注常宇潇,必要时采取 C计划。”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