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步步为营
- 学历过剩?她在家政界封神
- 茂蕤
- 3630字
- 2025-06-02 00:57:21
清晨七点,苏蘅按响刘宅门铃时,指节还沾着公交扶手的凉意。
门开的瞬间,刘太太脸上的笑纹比往常浅了些:“小苏,赵姐说有套数学启蒙卡片要给小丽,已经在客厅了。”
苏蘅换鞋的动作顿了顿。
她记得赵琳上周在茶水间摔马克杯的动静——那杯子底刻着“金管家服务明星”,是她带教三年才拿到的荣誉。
此刻推客厅门的手心里沁出薄汗,抬眼便撞进赵琳的目光。
“苏硕士来得早啊。”赵琳坐在贵妃榻上,膝盖上摊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文件夹,指尖正慢条斯理摩挲封皮边缘,“我就说小丽这孩子聪明,得配更专业的资料。”她抬头时,眼尾的细纹挤成一团,“听说你总让孩子整理玩具?我那套卡片能教十以内加减法,比擦玩具车有用多了。”
苏蘅把帆布包挂在玄关挂钩上,动作不疾不徐。
她注意到赵琳的指甲盖泛着青白——这是她上周在家庭治疗课上学到的微表情:人在紧张时,指尖供血会减少。
“赵姐有心了。”她弯腰帮小丽理了理歪掉的领结,小姑娘正扒着沙发沿看卡片,睫毛忽闪忽闪,“不过小丽现在更喜欢‘数学游戏时间’,对吧?”
“苏阿姨昨天教我用乐高算加法!”小丽突然扑过来拽苏蘅的衣角,发顶的羊角辫扫过她手背,“我用红色积木加蓝色积木,算出爸爸的咖啡杯有七个!”
赵琳的手指在文件夹上敲了两下,声音甜得发腻:“那苏阿姨有没有教你,有时候大人说的‘游戏’,其实是在偷懒?”她伸手要摸小丽的头,被小姑娘偏过脑袋躲开了,“比如啊,让小朋友自己洗袜子,万一洗不干净……”
“赵阿姨,我洗的袜子有泡泡香!”小丽突然举起自己的手腕,“苏阿姨说这叫‘劳动成就感’,妈妈闻了都说比洗衣机洗的还香!”她仰起脸,眼睛亮得像两颗小葡萄,“爸爸还说要给我买带小鸭子的肥皂盒,下周就到!”
苏蘅瞥见赵琳的太阳穴跳了跳。
她蹲下来和小丽平视,指尖轻轻点了点小姑娘的鼻尖:“那我们今天再加个新游戏好不好?赵阿姨带来的卡片,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家庭算术比赛’?赢的人可以选今晚的甜点。”
“好耶!”小丽蹦起来,拽着刘太太的围裙往餐厅跑。
刘先生原本靠在门框上翻报纸,这时候也合上报纸笑:“我可得提前热身,上次整理玩具输给女儿了。”
赵琳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看着苏蘅熟练地把卡片铺在餐桌布上,刘太太帮小丽调整椅子高度,刘先生蹲在女儿身边用便签纸画计分板——这场景像团暖融融的雾,把她精心准备的刺儿全化没了。
“赵姐要不要一起?”苏蘅抬头时,眼底带着恰到好处的真诚,“多个人计分,游戏更公平。”
“不了不了。”赵琳猛地站起来,文件夹“啪”地合上,“我……我还有别的客户要顾。小丽啊,卡片留着慢慢玩。”她转身时撞翻了茶几上的玻璃杯,清水溅在苏蘅的帆布包上,晕开个深色的圆。
苏蘅弯腰收拾水渍,余光看见赵琳在玄关换鞋时,脚后跟重重磕在门槛上。
门“砰”地关上后,刘太太递来干毛巾:“赵姐好像不太高兴?”
“可能急着赶下一家吧。”苏蘅擦着包上的水痕,目光扫过餐桌上的卡片——最上面那张画着歪歪扭扭的红叉,是赵琳刚才翻页时没藏住的。
她捏着毛巾的手指微微收紧,又很快松开,“不过小丽今天玩得开心最重要,对吧?”
“何止开心。”刘先生推了推眼镜,手机屏幕亮着,是他刚拍的照片:小丽举着计分板,上面用蜡笔写着“爸爸12分,妈妈15分,小丽20分”,“我发家族群了,我妈说要视频看看‘能教孩子玩算术的保姆’长什么样。”
傍晚离开时,小丽追出来塞给她一颗水果糖:“苏阿姨,赵阿姨的卡片上有好多叉叉,像我上次算错题时老师画的。”小姑娘仰起脸,“不过我更喜欢和你玩的游戏,因为……”她凑近苏蘅耳边,“因为你会等我慢慢想,不像赵阿姨一直催‘快点快点’。”
苏蘅捏着糖纸站在楼道里,听着刘宅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风从楼梯间穿过来,吹得她工牌上的“实习保姆”几个字晃了晃。
她摸出手机,论坛的未读消息又多了三条,最上面一条是“家政老人”的新回复:“装什么知心姐姐,明天有你好看。”
路灯亮起时,苏蘅坐在书桌前,翻开泛着墨香的笔记本。
第一页贴着小丽画的三个手拉手小人,第二页夹着刘太太烤的曲奇包装纸,第三页正空白着,她握着钢笔的手悬在半空,笔尖在“2025年5月17日”几个字上顿了顿,最终落下:“赵琳今日来访,意图通过否定现有教育方式动摇客户信任。应对策略:强化亲子共同参与感,用孩子的真实反馈瓦解质疑。后续需记录小丽近期学习状态数据,以备对比。”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声,苏蘅合上笔记本时,瞥见夹在扉页的工牌——“金管家实习保姆”的字样下,不知何时多了行铅笔小字:“知识不该被定义,服务同样需要专业。”那是她上周整理刘先生书房时,在废弃便签上看到的句子,鬼使神差剪下来贴了上去。
夜风掀起窗帘,月光漏进来,在“专业”两个字上镀了层银。
苏蘅合上笔记本时,手机在桌面震动起来。
屏幕亮起,是刘太太的视频邀请,右上角的时间显示21:17——往常这个点,小丽早该上床听故事了。
她指尖在接听键上顿了顿,想起傍晚小姑娘塞给她的水果糖还在口袋里,糖纸被体温焐得有些发软。
“小苏,方便吗?”刘太太的脸出现在屏幕里,身后是暖黄的壁灯,小丽趴在沙发扶手上,正用蜡笔在便签纸上画歪歪扭扭的爱心,“刚才和老刘商量了半天,还是想和你说说话。”
苏蘅把笔记本往旁边推了推,镜头里只露出她微卷的发尾和专注的眼睛:“刘太太您说,我都在。”
刘先生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小苏,今天赵姐那事,我们夫妻俩越想越不对。她突然带卡片来,说是为小丽好,但你看——”手机被刘太太转了个角度,镜头对准茶几上摊开的卡片,“这些题目根本不是八岁孩子的水平,两位数的借位减法,还有连加连减。小丽刚才试了两道,急得咬指甲。”
苏蘅的眉心微微皱起。
她想起下午整理水渍时瞥见的红叉,想起赵琳捏紧文件夹时泛白的指节——那些卡片根本不是启蒙资料,是用来打击孩子自信心的工具。
“赵姐可能对我的教育方式有误解。”她措辞温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笔记本边缘,“但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可追踪的反馈机制,让小丽的进步可视化。”
刘太太把手机摆正,小丽立刻凑过来,举着刚画好的便签:“苏阿姨你看!这是我今天算对的五题!妈妈说要贴在冰箱上,每天加一颗星星!”
“小丽真棒。”苏蘅笑着,眼底浮起暖意,“其实我想和两位商量,接下来我会每天记录小丽的学习时长、完成度和情绪变化,每周做一次成长曲线表。这样如果有外部干预,我们也能及时发现差异。”她停顿了下,声音放轻,“比如今天赵姐的卡片,如果下周小丽突然抗拒数学游戏,或者正确率下降,我们就能快速排查原因。”
刘先生从刘太太身后探出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后的认可:“这方法可行。我让助理做了个共享文档,你每天更新,我们随时能看。”他推了推眼镜,“另外,明天我会和金管家的经理打个招呼,明确表示不需要其他保姆接触小丽——既然我们认可你,就该给你足够的工作空间。”
苏蘅的喉咙突然发紧。
她想起投递57份简历时的自我怀疑,想起面试时HR说“硕士做保姆太屈才”的轻蔑,此刻却有客户愿意为她筑起专业壁垒。
“谢谢刘先生刘太太。”她低头盯着桌面,耳尖泛起薄红,“其实更重要的是,你们愿意信任我这个‘实习保姆’。”
“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刘太太伸手揉了揉小丽的羊角辫,小姑娘立刻扑进妈妈怀里撒娇,“以前请的保姆,要么只盯着家务,要么照搬育儿书里的套话。可你不一样,你教小丽的是‘玩着学’,教我们的是‘陪着学’。”她忽然笑了,“刚才老刘他妈妈视频过来,非要看你长什么样,结果看了小丽的计分板,现在正让我发你教的乐高算术法给老家的亲戚呢。”
视频里传来小丽的抗议:“外婆说要给苏阿姨寄土鸡蛋!妈妈你不许偷吃!”
苏蘅被逗得笑出声,眼角却有些发烫。
她想起笔记本里夹着的便签——“知识不该被定义,服务同样需要专业”,此刻这句话像团小火,在胸腔里烧得暖融融的。
同一时间,三公里外的老式公寓里,赵琳把工牌狠狠摔在茶几上。
塑料壳撞在玻璃上发出脆响,“金管家服务明星”的烫金字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她扯松领口,从冰箱里摸出罐啤酒,仰头灌下去半罐,喉结随着吞咽剧烈滚动。
“凭什么?”她对着空气喃喃,手机屏幕亮着,是群聊里的消息——“刘太太今天在业主群发了小丽的算术游戏视频,底下全是问保姆联系方式的”。
她捏扁铝罐,指节因用力泛白,“我带教三年才拿的客户好评,她一个刚转正的实习保姆,凭什么?”
茶几角落躺着张皱巴巴的便签,是她下午趁苏蘅不注意塞进帆布包的——“装什么知心姐姐,明天有你好看”。
现在那行字被啤酒渍晕开,像团模糊的墨团。
赵琳突然抓起手机,翻出通讯录里“王姐”的号码。
王姐是小区家政群的活跃分子,最擅长传闲话。
“喂,王姐啊。”她扯出个笑,声音甜得发腻,“跟你说个事,金管家新来了个硕士保姆,看着挺专业,其实啊……”
深夜十一点,苏蘅关了台灯。
月光透过纱窗落在书桌上,工牌上“实习保姆”的字样被便签纸盖住了一半,只露出“专业”两个字。
她躺进被窝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刘先生发来的共享文档链接,标题是“小丽的成长档案——苏蘅专属”。
迷迷糊糊要睡着时,她听见楼下传来汽车鸣笛声。
那声音像根细针,轻轻挑动着神经——她知道赵琳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第二天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