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原形毕露

“赵骁峰,你是什么人!”

赵叔向看着点睛笔,目眦欲裂。

“太原府,文水县人士。”

赵骁峰调整状态,准备进入到空明的状态去作画,随口一说。

“不,我是问的你的祖籍!”

“我只知道我们家是从别的地方迁去文水县的,其他我一概不知。”

“那你怎么会有这支笔?”

赵骁峰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赵叔向能看代点睛笔的本体?

这笔在外人眼里是不显形的啊。

他抬起头,狂热的眼神正死死盯着那支笔,不由得向后一退。

还好自己知道点睛笔的一些缘由,准备了一套说辞:

“我师父传给我的,说是在绘灵秘法旁一并捡到的,叫雕龙笔。”

“哦,原来是这样啊。书上确实说,唐代仿制点睛笔,名字就叫雕龙。”

“赵公,您刚才口中的点睛笔又是什么啊,难不成也和绘灵有关?”

赵叔向从书柜拿出一本书,示意赵骁峰拿去看看。

据传,绘灵秘法分为七秘。

七秘起于魏晋,由竹林七贤所创,盛于南朝仙梁时期。

后来有一只笔的传说,盛行于世。

那便是绘灵一脉称祖道圣的张僧繇,他整合七秘,创造绘灵秘法。

手中的那只曾点化真龙的笔。

人称画龙点睛笔,简称点睛。

后人为了更好绘灵,便依照其形,仿制灵笔,统称雕龙。

自此绘灵便从七秘之中脱离,成了一项独立的秘法。

黄巢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一切消散如烟。

这些绘灵基本化为灰飞,就连各大门阀世家的绘灵师供奉也被其屠戮殆尽,于是传承便逐渐断绝。

而点睛笔一路流传,到了赵宋太祖之手。

它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世人众说纷纭的烛影斧声中……

目前,世上的绘灵画作绝大多数都收藏在修仙世家中。

这些世家为了彻底避免类似黄巢起义的凡俗因果,隐世不出。

可是,他们由于没有官运庇护,世家气运日渐低迷,不复往昔。

“世间居然存在修仙世家,难道说世家成员个个都是修士?”

“非也,吾辈修士都有同感,那就是这世间灵气越来越弱。

修士的力量和数量大大减少,得道成仙早就只是个传说。

太祖创造出官运,使得天下修士大多紧紧围绕在皇帝身边。”

赵叔向说出了一些秘辛,把书放回。

气氛有些怪异。

赵骁峰没想到这位郡公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

如是当初不被人顶替了名额,现在两人说不定还是好友。

赵骁峰转念一想。

这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自己和宋慈一起破案,就看出来赵叔向被新帝针对。

若自己真成了他的好友,到时候怕是也会被一起清算吧。

不过也怪他治下不严,不然自己也不会有牢狱之灾,也不会帮宋慈。

想到这一点,他瞥向赵叔向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怜悯。

这赵家人真不该当皇帝,琴棋书画,才艺颇多,当个书香门第该多好。

那样就不会有各种争权夺利,为了一个位子戕害彼此。

一切都没如果……

赵骁峰不免觉得有些惋惜:

“那我帮你画一幅,你看好了。”

赵骁峰催动真炁,将砚台里的灵墨化开,一手拉着另一只手执笔的袖子,点睛笔轻轻点在砚台中。

笔将灵墨全部吸纳到了毫毛之中,下笔的那一刻就有道韵在其间晕染开来。

天地初开,沧海桑田。

世事变幻,皆成定数。

这次习作,总算没有那种力竭之感。

可这次心中念头不够通达,心流中止,没进入空明之态,作画有些顿挫。

赵叔向看完整个作画,不由得把画拿起来观摩,激动地都流下眼泪:

“堂德兄,堂德兄,你看到了吗?你的徒弟把绘灵传承下来了。”

他擦干眼泪,看着赵骁峰:

“以自身为媒介,直通天理,将大道保留下来。怪不得绘灵师如此短命了,你师父也是因为强行绘灵缩短了寿元吧。”

“是的。”

赵骁峰叹了口气。

修士暂且可以用多年修为去抵消绘灵对寿元的侵蚀,凡人就不行了。

即便如此,师父教导自己绘灵的时候,都从来没有犹豫。

让自己在没有联系绘制道韵这部分的前提下,也能掌握这项秘法。

“小友,到底是谁占了你的名额?”赵叔向平静下来。

“是城郊一个叫郑大桥的画坊掌柜,他说将名额卖给了两位大人。”

“一个名额,两位?”

“我也不懂。”

“这件事我会替你做主。”

“郡公大人,若无他事,我便走了。”

赵叔向见他拉开门,不禁出声:

“我……”

“改日再谈吧。”

赵骁峰都能感受到,赵叔向心性紊乱,修为也暂时跌落到了八品之位。

他不由得感叹:

“英雄也是人,有人的七情六欲,真实的人从不会像画像那般单薄。”

他走出厢房,刚才伴在他身边的谋士陈烈正在外面候着。

陈烈等到赵骁峰离开才发话:

“赵公,明晚的商会还参加吗?”陈烈在外头问道。

“去。”

陈烈见语气平和不少,进了房间:

“我听闻宣抚使刘光世,刚刚集结了江南东路的一大批人马。今日守城门的胡统领,说感知到几个大人物进了城。”

“不就是想对我动手吗?他们也别忘了当初在金人的千军万马中,康王,是怎么被我救下的!”

陈烈叹了口气:

“赵公,当初你想一起合谋北上、还于旧都的宗泽将军死了。宗泽将军死前大呼三声‘过河’后,与世长辞。”

“何时?”

“五日前,我也是刚刚收到线人拼死传出的密报。”

“宗泽将军的旧部王彦、岳飞这些人,去向如何?”

“暂且不明。”

令陈烈没有想到的是。

赵叔向面色却出奇得冷静。

唯独不知何时,他手中的茶杯碎了。

他缓缓站起身,盯着谋士陈烈:

“于涣呢?李书武呢?”

“于涣进了刘光世的营地,已经两日有余;李书武自前日,下落不明。”

赵叔向冷笑数声:

“陈先生也逃去吧,吾帐下五百忠义社儿郎,尚可效博浪一椎。”

陈烈丝毫不见踌躇,淡然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赵叔向按剑抚膺,忽笑道:

“吾非完人,纵有失策,仁风义行、器识雅量,亦有一二可称者。”

“公问心无愧,我有何惧哉。”

赵叔向沉默不语,从窗口向下望去。

赵骁峰刚踏出云韵阁的大门。

他感知到身后跟了几个宵小之辈。

修为都不足九品。

他故意放慢了脚步,七拐八拐地来到一个偏僻的巷子中。

等这些人意识到中计,一个都没跑得掉,全部都被放倒。

“我就知道你这种人,总有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突然,赵骁峰的眼前出现一根金色绳索,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捆了个结实。

“我们又见面了。”

阴霾中,月光扫过半身,一袭白衣,剑眉星目,手握折扇。

“怪不得,我能从你身上感受到一股敌意,这下暴露了。”

“话可不能乱说,我的主家交让我拿到第一,与赵公交谈的任务我没达成。我也不能就这样交差,把你拿过去,再好不过。”

陈子墨向前探了两步,露出他标志性的眯眯眼,以及和善的微笑。

“这仿制的捆仙绳虽不牢靠,对付你这等九品修士绰绰有余。劝你少做挣扎,不然只会束得越紧。”

“你不也是胡作非为,得给我个理由吧,官府抓我还要出具文书。”

“呵,说得是不假,可是这世道上,总有些事情要先斩后奏,以儆效尤。”

“你这目无王法之徒!”

“特事特办,何况我也已经通知了大理寺的两位大人。”

“就算是大理寺,也不该这样!”

陈子墨也懒得再浪费口舌,一把将赵骁峰打晕,强行让他服下毒药,提起捆仙绳,带消失在小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