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蜀山,宛如人间仙境,美得令人窒息。抬眼望去,奇峰罗列,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其间,时而聚拢,时而飘散,将山峰衬托得似梦似幻,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每一笔都勾勒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古木参天,粗壮的树干需数人才能合抱,枝叶交错纵横,形成一片片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留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点点繁星散落人间。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蜀山千年的故事。
李小峰抬头望去,只见一位仙人乘着仙鹤,从远处的山峰缓缓飞来。那仙鹤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泽,如同冬日里的初雪,纯净而无暇。它优雅地伸展着翅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仙人一袭白衣飘飘,衣袂随风舞动,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他神情悠然,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世间的超脱与豁达,遨游于天际,潇洒自在,宛如谪仙降临人间。
另一边,又见一仙人脚踏飞剑,如流星般划过天际。飞剑闪烁着凌厉的光芒,寒光逼人,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烦恼与束缚。仙人御剑而行,身姿矫健,动作行云流水,宛如灵动的飞燕。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紧紧盯着前方的目标,留下一道道绚丽的轨迹,引得山间飞鸟纷纷避让,仿佛在为他的气势所慑。
李小峰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满是震撼与向往。在这喧嚣尘世中,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景象,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紧紧地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暗暗发誓一定要探寻这蜀山的奥秘,拥有这般超凡的能力。
不多时,李小峰和张桂英历经跋涉,终于来到了蜀山山门。那山门巍峨耸立,由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散发着古朴而庄严的气息。门楣上刻着“蜀山”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仿佛在诉说着蜀山千年的岁月与辉煌。山门两侧的石狮威风凛凛,张牙舞爪,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就在此刻,从门中轻盈跃出一个门童。这门童年纪尚小,不过十岁左右,却背负着剑,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扎着两个冲天髻,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宛如熟透的苹果。他双手叉腰,大声问道:“你们是何人,来蜀山是为了什么?”那声音清脆响亮,在山间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枝头的鸟儿。
李小峰神情微变,心中虽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自镇定。他赶忙从怀中掏出那封珍贵的信,双手恭敬地捧着,说道:“小兄弟,我这里有一份信,要当面交给王伯当前辈。这封信关系重大,还望你能引荐一下。”他的眼神中满是诚恳与期待,额头上也隐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生怕这门童拒绝。
张桂英也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与祈求,紧紧地盯着门童。她身着朴素的衣裳,头发简单地挽起,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她双手紧紧绞着衣角,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门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似乎在判断他们话语的真假。他歪着头,思考了片刻后,说道:“行吧,你们且随我来,不过王前辈见不见你们,我可不敢保证。”他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童真。
李小峰和张桂英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道谢:“多谢小兄弟,多谢小兄弟。”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说完,他们便跟着门童往山门内走去。
片刻后,李小峰和张桂英跟着门童,脚步匆匆又带着几分忐忑,走入了一间厢房。这厢房布置简约却不失雅致,几盆翠绿的盆栽生机勃勃,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墙上挂着的几幅水墨画意境悠远,画中或是青山绿水,或是仙鹤祥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可此时他们却无暇欣赏,心中只想着即将见到的王伯当前辈。
门童转身,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说道:“二位请稍等,我这就前去禀告王前辈。”他的声音清脆,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让人听了感到一阵清爽。李小峰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诚恳地说道:“麻烦了,小兄弟。这封信着实紧急,还望前辈能尽快过目。”他的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额头上也隐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仿佛这封信承载着他全部的希望。
张桂英则站在一旁,双手紧紧绞着衣角,眼神中透露出不安与担忧。她时不时地看向门口,仿佛这样就能更快地得到消息。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怕打扰到门童,只能将心中的焦虑默默地咽下去。
门童点了点头,快步走出厢房,脚步声渐渐远去。厢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李小峰轻轻拍了拍张桂英的手,安慰道:“娘子莫急,定会没事的。”他的声音虽然沉稳,但手中却也不自觉地渗出了汗水。两人便在这厢房内,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门童的消息。
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每一秒都像是一年。终于,一盏茶的功夫,门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说道:“王伯当前辈同意了你们的求见,你们跟我来吧。”这消息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李小峰和张桂英焦急的心房,两人眼中瞬间燃起了希望。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他们赶忙起身,跟在门童身后。穿过长长的走廊,廊下微风轻拂,带着淡淡的花香,那是从旁边的花圃中飘来的。花圃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可他们却无心驻足欣赏,心中只想着即将见到的王伯当前辈。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不少仙侠画卷,画中人物御剑飞行、斩妖除魔,气势非凡,仿佛在向他们展示着蜀山的神奇与伟大。
终于,来到了一间偏殿。偏殿的大门古朴厚重,门上雕刻着神秘的符文,隐隐散发着微光。那些符文线条流畅,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敬畏。门童轻轻推开大门,做了个“请”的手势。李小峰和张桂英深吸一口气,怀着敬畏与期待,缓缓踏入偏殿。
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让人闻了感到心旷神怡。王伯当前辈端坐在上首,身姿挺拔,仙风道骨。他身着一袭青色的长袍,袍上绣着精美的云纹,仿佛是天上的云朵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的头发束起,用一根白玉簪固定,面容慈祥而威严,目光深邃而温和,正静静地看着他们。
偏殿之内,气氛庄重而静谧。王伯当稳稳端坐于上首,目光平和地看向李小峰和张桂英,缓缓开口道:“听说你们两人要见我,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那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敬畏。
李小峰赶忙向前一步,双手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前辈,我叫李小峰,这位是张桂英。我岳父叫张昊,他让我把这份信交给你。”说罢,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那封保存完好的信,双手递上前去。信封上隐隐还带着他一路赶来的体温,那是他对这份信的珍视与重视。
张桂英站在一旁,神情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眼睛紧紧盯着那封信,仿佛那是他们此次前来唯一的希望。她的身体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王伯当微微颔首,伸出修长的手指接过信,轻轻拆开。他的眼神随着信上的字迹逐渐变得凝重,时而微微皱眉,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时而轻轻点头,似乎对信中的内容有所认同。李小峰和张桂英的心也随着他的表情变化而起伏不定,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等待着王伯当的回应,不知这封信里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偏殿之中,气氛因王伯当的神情变化而微妙起来。他全神贯注地看完了信,原本沉静的面容上,忽然绽开一抹笑意,恰似春日暖阳穿透云层,带着几分释然与欣慰。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这笑意让李小峰和张桂英面面相觑,满心疑惑却又不敢贸然开口。只见王伯当将信轻轻托于掌心,信纸在他宽大的手掌间仿佛有了生命般微微颤动。刹那间,信的边缘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光芒如灵动的游蛇,迅速蔓延至整张信纸。那光芒越来越亮,将整个偏殿都映照得金碧辉煌。
紧接着,信纸竟无火自燃起来,幽蓝色的火焰跳跃闪烁,却并不灼热,反而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息。火焰中,信纸逐渐蜷曲、焦黑,化作点点星火飘散。那星火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美丽而又短暂。李小峰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惊,下意识地抓住张桂英的手。他的手心全是汗水,身体也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张桂英也吓得脸色发白,身体微微颤抖。她紧紧地靠在李小峰身边,仿佛这样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解,嘴唇也不自觉地哆嗦起来。
待信彻底化作灰烬,王伯当轻轻一拂衣袖,灰烬便随风消散。他看向两人,目光中多了几分温和与深意:“此事我已知晓,你们且安心,后续之事我自有安排。”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给两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李小峰和张桂英听了,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多谢前辈,多谢前辈。”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喜悦,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王伯当微微抬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们扶起:“不必多礼。你们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待我安排妥当,自会通知你们。”他的声音如同春风化雨,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门童走上前来,再次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请随我来。”李小峰和张桂英再次向王伯当行了一礼,然后跟着门童走出了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