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三个月
- 穿到八零饥荒年,我随身带淘宝
- 阿回
- 2296字
- 2025-05-08 11:11:20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保温盒里取出精心准备的饭菜。
一碗银耳莲子羹,一碟蒸蛋,还有一份清炖鱼汤。
每一道都是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特意调配的。
老太爷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很好。比医院的伙食强多了。”
一旁的孙医生也凑过来闻了闻:“林小姐这手艺,确实不错。这些食材的搭配很有讲究啊。”
临走时,孙医生主动提出要送她。路上,他突然问道:
“林小姐对中医似乎很有研究?”
“略懂一二。”林忆寒谦虚地说。
“那些食材的搭配,都是有讲究的吧?”
孙医生眼中闪过一丝专业人士的兴趣,“比如银耳莲子羹,既能滋阴润肺,又能安神补脾。”
林忆寒点点头:
“确实如此。我觉得,营养师不仅要懂得西式营养学,也要了解中医养生之道。”
回去的时候,陆清辰赶回来接她。
陆清辰听完林忆寒说今天发生的事后,说道:“想学中医?”
“是有这个想法。”
林忆寒靠在车座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总觉得,现在的我还不够好。”
第二天,陆清辰就给她找来了一位中医老师——孙乐宝。
这位老师看起来不太好相处,浓眉大眼,一脸严肃。
一见面就扔给她三本厚重的医书,其中还包括《本草纲目》。
“基础要打牢。”孙乐宝说话简单直接,“把这些书背完。”
林忆寒看着这些书,不禁苦笑。这条路,怕是没那么好走啊。
与此同时,孙学山那边的织造坊也在紧锣密鼓地运转着。
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三十多个年轻学徒在几个老师傅的指导下,正在赶制第一笔五百件衬衫的订单。
“针脚要细密均匀。”
老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说,“这可是咱们厂第一笔订单,质量一定要过关。”
然而半个月后,当衬衫全部做好后交完货,订货的人明明说好第二天付钱,但却不见了踪影。
第二天,孙学山和韩雨柏站在林忆寒的面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言的压抑。
韩雨柏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的目光游移不定,像是在躲避什么。
“林小姐,这件事完全是我的责任。”
韩雨柏的声音有些发抖,“我太过轻信了,没有仔细核实对方的资质......”
林忆寒端起茶杯,茶水的热气在她面前缓缓升腾。
她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神色平静得让人捉摸不透。
茶香在沉默中弥漫开来。林忆寒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说说看,具体怎么回事?”她开口问道,语气不疾不徐。
孙学山上前一步,接过话头:
“厂里接到的第一笔大订单被骗了。对方拿着假合同和假公章,骗走了所有货物。”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
“警察那边呢?”
“已经报案了,但是......”
孙学山的声音低了下去,“对方做得很专业,短时间内恐怕难有结果。”
林忆寒微微点头,她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年轻人总是这样,顺风顺水时就容易得意忘形,吃一堑,长一智。
“工人的工资怎么办?”她继续问道。
孙学山挺直了腰板:“我和雨柏商量好了,先用我们的积蓄垫上。绝不能让工人受到影响。”
林忆寒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片刻,嘴角微微上扬。倒是有点担当,不完全是无可救药。
“你们知道这次的损失有多大吗?”
韩雨柏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三千......”
“就凭你们两个,手头有这么多闲钱?”林忆寒的语气带着几分讽刺。
韩雨柏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顺着脸颊滑落。
就在这时,孙学山突然开口:“林小姐,我和雨柏确实没有那么多钱,还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林忆寒挑了挑眉。
“是的,三个月内,我们一定让工厂生意变得红红火火!”
孙学山的眼神坚定,“如果做不到,我们自愿降职当扫地的。”
林忆寒忍不住笑了:“你倒是会立军令状。”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好,我给你们这个机会。”
她转过身,“但记住,我要的不是你们的认错,而是结果。”
两人如释重负,连连点头。
从林家出来后,韩雨柏长出一口气,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力气:“孙哥,幸好有你在。”
第二天一早,工人们都拿到了工资。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但至少没有人空手而归。
孙学山则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新的订单。
从早到晚,他的电话就没停过。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他都不愿放过。
而此时的林忆寒,正站在百草堂的门口。
阳光透过门前的老槐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
自从背完了书,她每日就来这百草堂学习。
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
孙乐宝正在给病人把脉,她就安静地站在一旁观察。
老中医的手指在病人腕上轻轻跳动,仿佛在倾听什么。
一个小男孩哭闹着被母亲抱进来,说是肚子疼。
他的哭声在不大的诊室里回荡,惹得其他病人频频侧目。
孙乐宝把了把脉,说:“最近是不是天天吃香菇?”
男孩的母亲一脸惊讶:“您怎么知道?”
“寒凉之物,食之过量,自然腹痛。”孙乐宝说着,已经开始写方子。
林忆寒在一旁暗暗记下。这就是中医的奥妙之处,讲究阴阳平衡,四气调和。
诊所里的人渐渐少了,到三点时还剩两个病人。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将地面染成温暖的金色。
最后一个是个面色苍白的中年妇女,说是小腹隐隐作痛。
她的眉头紧锁,显然已经困扰她很久了。
孙乐宝没有把脉,只是抬眼看向面前的妇人,目光平和中带着几分洞察。
诊所内,檀香袅袅,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夜里小腹隐隐作痛,尤其是躺下时更明显,对吗?”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
妇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连连点头,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对对对!大夫真是神了。我这病已经困扰我好些日子了。”
站在一旁的林忆寒注意到,妇人虽然面色略显苍白,但精神尚可,举止也不像重病之人。
她默默在心中推演着可能的病因。
孙乐宝提笔沾墨,在宣纸上流畅地写下方子,“一碗山楂汤就能解决。”
笔锋一顿,抬眼观察妇人的反应。
“就这么简单?”
妇人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大夫,要不您再多开几味药?我这病怎么能这么简单就好?”
林忆寒站在一旁暗自诧异,手中的药包差点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