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冻猫子

神京。

大雪纷纷扬扬。

府内正房的后罩小院内。

一张古色古香的黄花梨木大床,四根床柱上,镂雕荷花纹路,四周罩着一层雨过天晴色的纱幔。

床上,一个约莫九岁左右的孩童,仰面躺在床上。

不知多久,他倏地睁开眼,眼眸黑白分明,竟透露出一丝成年人才有的深思。

贾环脸色微白,靠在半旧的弹墨椅袱,整理着脑海中的记忆,总算将前因后果梳理明白了。

他是贾寰,如今亦是红楼一梦中的贾家二房庶子——贾环。

贾环虽是庶子,算作府里的半个主子爷。

但不论是二太太、宝玉,亦或是丫鬟小厮,只把他当做是人憎狗厌的小冻猫子,更遑论称他一声环三爷。

要说他究竟因何契机,这才穿越到贾环的身上。

这还得从昨日的事说起。

原身与丫鬟耍钱,却遭遇有人出千,赢走了贾环的二两银子。

贾环不依,想要讨回银子,孰料遇到了府里的混世魔王,也便是被老祖宗捧成心肝肉的宝二爷。

宝二爷自认女儿是水做的,是最金贵的存在。

而男儿却是泥做的,尤其是贾环这般,更是浊口臭舌的腌臜之物。

他天然看不惯贾环如此做派。

当即,这位宝二爷就说他小家子气,全然没有主子样,连二两银子,都要跟丫鬟争。

二两银子,宝二爷自然不放在眼里。

单是他房内丫鬟撕的画扇,便不止二两了。

可对于贾环来说,那是他和赵姨娘一个月的月例银子,少了这二两,他们只怕要窘迫好久。

就这么一怒、一激,贾环就气得厥过去。

而他,就这么来到了这所谓的红楼一梦,万红一窟的世界。

彼时。

贾环揉了揉发涨的眉心,想要思考接下来的出路,可外头的声音,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尖锐起来。

“当真儿是国公府的雀儿也能当凤凰了。便是我这姨娘再不得脸,环哥儿也该是正经主子,没的被丫鬟、兄弟,如此糟践!”

赵姨娘双眼红肿宛若核桃,似乎大哭过一场,只是口中却丝毫不饶人,拈着帕子,站在正厢房破口大骂。

站在赵姨娘面前的,是一个削肩细腰,俊眉修眼,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的高挑身量女子。

贾探春看着姨娘如此粗鄙的模样,只觉得悲从心来。

她贾探春自认才自精明志自高,却不想托身在赵姨娘的肚子里。

赵姨娘比不得太太出身名门,环哥儿更不如宝二爷钟灵毓秀,如今又喜欢计较这些铜臭之物,想来便也知道,他与宝二爷那样的钟灵毓秀人物,是万万比不得的。

贾探春咬着唇,拢了拢身上斗篷,这才道:

“姨娘这话好没道理。”

“宝二爷不过说了几句公道话,偏生环哥儿年纪轻轻,气性如此之大,全然没有爷们儿的肚量。”

“不过是二两银子的事情,也值得气厥过去?”

赵姨娘气急,话到嘴边,看着贾探春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眉眼,到底想着这是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终究没舍得说重话:

“二两银钱,便是我同环哥儿一个月的月例。你跟着太太体面,自是不知道,这府内的上下,哪一个不是长着一双富贵势利眼?”

“你瞧瞧你兄弟房内,数九寒天连块银霜炭都摸不着。每每要些时鲜菜蔬,都得看婆子们眉眼高低……”

赵姨娘口中诉苦不断,话里话外,都围绕着两三银钱。

探春眉头一皱,脸上就露出不虞的神色来:

“姨娘也不必总说这些话,在我面前哭喊。如今府里是琏二嫂子当家,我纵是有心,也是无法。更何况……太太慈悲心肠,听了这些事,便叫我送支百年老参过来,哪里就有姨娘说得那么窘迫?”

说着,探春便打开锦盒,露出里面那支老参。

赵姨娘一面听着亲生女儿,说着太太的好话,心中绞痛不已,一面却又忍不住松了口气。

有了老参在手中斡旋,今天冬天,总算能过得轻省些,不至于成日对着萝卜白菜。

一时之间,她竟不知是喜还是悲,强自露出个笑脸来,顺着探春的意思,说了一句软话:

“到底是太太,拔一根寒毛,比咱们腰还粗呢。”

这话,放在探春耳中,便又是落入粗鄙村妇一类的下成话了。

她微微皱了皱眉头,孰料这个时候,突然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声。

转过头,却见原本那个惹人嫌的小冻猫子,此时额前的碎发悉数梳到脑后,露出肖似赵姨娘的眉眼来,清隽灵秀,竟没了往日里阴沉畏缩的样子。

不知怎地,看着那双清凌凌,黑白分明的眼眸,探春竟然从贾环的身上,看出了一丝气清神秀的书卷气。

乍一眼看去,恍若脱胎换骨了般。

见状,探春忍不住开口:

“环哥儿岁数也不小,当是知晓世事的时候。我知环哥儿心气高,气性大。然做人最重要的便是自知之明。”

“宝二爷衔玉而生,更是二太太亲子,诗词文章,锦绣字句,随口吟诵,当是神仙一般,世无其二的人物。环哥儿拿什么与宝玉相比?”

贾环默声,就这么盯了探春许久,旋即嘴角轻轻翘起:

“三姐姐许是在太太身边待久了,姓甚名谁都忘了。姐姐一口一个宝二爷,一口一个太太,想来只恨不是从太太肚子里钻出来,只恨亲兄弟不是宝二爷。”

探春听到这话,心中兀地一跳。

她下意识地撇开眼,不敢去看赵姨娘的神色。

她心思被戳破,面上蓦然多出一副羞恼之意。

之前还在犹豫,太太的吩咐如何周全,如今听到环哥儿说话硌人带刺,她便也索性说了:

“虽说太太给了山参,然而说起来,这事儿里,环哥儿气性未免太大,也忒小家子气。可见是身边人带歪了性子。”

“太太发话,环哥儿身边,那些不晓事、偷懒耍滑的,都打发出去几个,另挑些本分老成的伺候,方是妥当。”

此话一出,赵姨娘身形猛地一晃,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来。

后罩厢房里,姨娘的日子本就艰难,环哥儿更是在嫡母的手下讨活,正经的主子爷,连稍微得脸一点的丫鬟小厮都不如。

如今太太更是要安插人手,赶走贴身小厮,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