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结束,宁衍从尤府中醒来,那对琼玉簪子木木交给了尤老爷,后来府中为杨哲和尤怜雪举行了冥婚,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苏醒后的宁衍立即和木木启程去往琉玉城,他们已经脱离预期很久了,原本计划着搭乘琉玉城的商队车马前往景州涑河,随后转乘商船前往中州,不过在青竹县这一耽搁,宁衍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这一批的商队,索性二人沿途走的慢悠悠的,一边欣赏一路的风土人情,一边和木木品尝特色小吃
“宁哥哥,你醒来后,好像怪怪的”
木木将绿豆糕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
“以前的你总是眉头紧锁,好像有什么心事,每次到一个地方,总会一个人发呆,很少陪我出来逛”
“是吗?”
宁衍挠了挠头,他的确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忘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可是他怎样也想不起来,只是对火格外的敏感
“傻小子,修为越是高,就越是容易被心底不堪言说的情绪左右,我可不想你到时候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在宁衍识海中的黑袍男人心声道,上次他占据宁衍身体的时候,便察觉到宁衍这段记忆隐约有成为心魔的迹象,所以顺便在宁衍身上下了点手段,让他暂时忘却这段记忆,而宁衍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不过木木更喜欢现在这样的宁哥哥!”
木木拿起一块绿豆糕喂到宁衍的嘴里,宁衍愣了一下,随后笑着摸了摸木木的头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宁衍和木木也是走到了涑河,涑河是景州的一座临海城市,中州人富裕,且喜爱景州的瓷器与茶叶等特产,于是这座离着中州最近的城市便理所应当的住满了来往商人
宁衍和木木马不停蹄的前往港口,一番口舌之后,和一位看起来有些沧桑的船主敲定了二人搭乘商船前往中州的价钱,随后来到一家客栈休息,房间内,宁衍坐在床上,盘膝闭目,神识内视空窍,如今他的修为已经达到炼气中期,真元海面呈现出一片青金色,美中不足的便是尽管宁衍修行了很久,但是像样的术法杀招他是一个不会,傍身的仅有一套家传《三才剑法》,而他根据剑法草创的三绝剑气这么久了也没有什么突破,幸运的是他手上的这把长剑潜渊并非凡物,有时宁衍会与识海内的黑袍男人交谈,这柄剑的名字也是黑袍男人告诉宁衍的,尽管多数时候对方对于宁衍的疑问都不予理会
“到了中州,首要的便是去想办法获取些术法杀招,这样以后对敌不至于像如今这样捉襟见肘了”
九州中,中州修士数量最多,因此传承遗藏也会比其他州多,术法杀招也相较于其他地方更容易获取,还有就是梦境中的道观,宁衍总感觉冥冥中自己要去一趟
一夜无梦,刚刚清晨,宁衍的房门被很不礼貌的敲开
“宁哥哥,你准备好了没!”
一反常态的木木脸上写满了激动和兴奋,宁衍伸了个懒腰打趣道:
“你这丫头,平时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床,今天怎么这么反常,是不是海边风大,吹得你精神错乱了?”
“哎呀哪有精神错乱,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船呢,难免有些小兴奋”
木木拿开宁衍放在她头上的手,露出两颗小虎牙歪着头冲着宁衍笑,宁衍看了看外面蒙蒙亮的天,虽然还是对床有些不舍,但他还是起床,带着木木下楼,恰好楼下的早点摊已经出摊了,于是两人又吃了些早饭,随后去往码头
“哎呦,二位客人真是起得早呢,我这边还要接着装货,就不招待二位了,你们在船上逛逛,累了就去船舱你们的房间里面休息,这是钥匙,您二位拿好”
船主给了宁衍钥匙后便接着去忙,两人上船后,木木一溜烟跑得没影,说是对船感到新奇,要到处看看,宁衍则是在甲板上找了个不算隐蔽的角落坐下,静静的看着远处海平面上逐渐升起的红日,带着凉意的海风轻抚过宁衍的脸颊,空气中是海边特有的咸湿味道.....
感受了一番日出美景后,宁衍回到了房间,呼吸吐纳间,炼化的真元汇入宁衍空窍中的真元海面,虽然进步缓慢,但宁衍并不着急,乘坐商船前往中州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按照现在的修行速度,等到了中州宁衍的修为大概也就到了炼气巅峰的境界
“吃饭啦,宁哥哥!”
木木的声音从房门外传来,宁衍打开门,木木正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鱼粥
“不是才吃过早饭吗,你又饿了?”
“嗯不饿....但是不吃的话,我感觉会很对不起我的肚子的”
宁衍有些哭笑不得,船上的鱼鲜味道相当不错,光是鱼粥木木就喝了两大碗,吃饱喝足后,木木果不其然的开始了晕船,趴在桅杆边上大吐特吐
“哈哈哈哈哈,小哥,按照这位姑娘的吐法,这片的鱼儿都要再胖十斤了”
船主打趣道,宁衍笑了笑:
“不瞒船主,家妹的确是第一次乘船出海,看来是有些晕船了”
“哈哈哈,我房间里还有些姜片,服下就不会晕船了”
“真是有劳船主了”
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航行了几日,木木也逐渐习惯了海上的颠簸,闲暇时间,宁衍就会教她识字
“马上就到龙骸峡了,祭品都准备好了没?”
“早就准备好了”
宁衍看着船主忙前忙后,不禁感到好奇,出声问道:
“船主,这龙骸峡是个什么地方,怎么还要祭品?”
“小哥有所不知,百年前,那里只是一座海岛,上面盘踞着一群无恶不作的恶匪,有一次他们劫掠了一艘商船,原本说好了只要乖乖交钱便不杀人,没想到恶匪言而无信,所幸船上有一个隐修仙人,一剑便斩开了那座海岛,而海岛深处有一只闭关的蛟龙,也被这一剑当场击杀,因此怨气冲天,所以路过的船家都要准备祭品,以求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