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光复

炮声的余波似乎还在旷野间回荡,战场上升腾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血腥与焚烧焦糊混杂的浓重气味。

狼藉遍地的公路及两侧麦田,独立团战士动作迅速而冷酷,正在进行最后的肃清战场工作。

“通知各连,按立即集合,目标周家口...”卫远对着一旁的参谋长叶子良道

叶子良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匆匆记下卫远命令,随即召来团部通信兵:“团座令!一连留下打扫战场,清理缴获,收敛阵亡弟兄遗体!其余各连,目标周家口城,急行军!必须在正午12点前完成集结,发起进攻,如贻误战机军法从事。”

命令随着团部通信兵的离开,迅速传达到各连各排,还在逐个对日伪军尸体“补刀”、打扫战场的士兵们立刻停止动作,紧接着各班、各排长嘶哑的吼声此起彼伏:

“一排集合!”

“三班的,跟上我!”

“放弃鬼子尸体,整理武器弹药,动作要快!”

五分钟后,除了一连战士留下继续处理阵地上的日伪军尸体,其余五个步兵连的士兵已迅速集结完毕,在公路一侧集结待命,虽然各连士兵的德式M36冬季野战服溅满了血污和泥土,但一个个疲惫的眼神中却还在燃烧着胜利后的亢奋。

那辆命名为“铁拳”的装甲战车(履带拖拉机改装)开始发出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安装在前端的推土铲在驾驶员的操控下开始缓缓落下,与地面平齐。

紧接着,驾驶员猛踩油门,AE-54型四缸水冷柴油发动机爆发出54匹马力的澎湃动力。

前端的推土铲如同巨兽的利爪,毫不费力地将公路上横七竖八的卡车残骸、扭曲的摩托车骨架、散落的辎重箱子以及那些支离破碎、混做一团的尸体,粗暴地推向道路两侧,为后续独立团部队往周家口城内方向进发清理出一条通道。

战车中队剩余的三辆T-37式装甲车则是拖拽着两门75毫米野战炮,紧随“铁拳”之后,也开始缓缓开动,履带上的血肉残渣在导轮中不断被甩开,留下遍地令人心悸的暗红印记。

再往后,便是略显寒酸的景象,各连士兵或徒步小跑,或拥挤在从驻地附近村庄紧急征购来的骡马大车上。

因为车辆有限,一部分连队士兵只能跟在后面徒步行军,在不断行进中与骡马车上的士兵与、定期轮换,以此用来加快整体行军速度。

饶是如此,长长的灰色队伍在冬日萧瑟的公路上蜿蜒前行,无论是速度还是威势,都不及卫远在后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机械化或者摩托化行进方式。

此刻,卫远坐在一辆212吉普车的后座,与参谋长叶子良、副官王景福挤在一起,电台兵则抱着电台坐在副驾,整个吉普车被塞得满满当当。

这辆卫远作为“私货”夹带来的212吉普,此刻临时客串了一把团部指挥车,但从车窗内裸露在外的天线来看,无疑是成了这土洋结合行军队列中最扎眼的袭击目标。

看着车窗外这土洋结合行军队列,卫远不禁眉头一皱,在心中暗叹在行军打仗方面自己果然是个二把刀。

鬼子扫荡还知道凑几辆卡车拉辎重拉火炮,自己倒好,队伍行军全靠铁脚板和牲口腿,就这机动力,别说机械化,就连摩托化都还差得远。

要是这时候头顶上突然冒出来个鬼子几架飞机,哪怕是老掉牙的九七式战斗机,光是一轮对地扫射下来都够自己喝一壶的,更别提这个时期中国战场日军还装备了九三式双发轰炸机。

对于制空权的重要性没有人比卫远这个穿越者更清楚,后世美军空袭伊拉克那场战斗,不光向世界诸国宣告了现代制空权的重要性,同样给卫远留下了深刻印象。

仅仅只是空袭就摧毁了伊拉克T-72坦克260辆(占伊军总数78%)、BMP步战车1200辆(67%)以及98%牵引火炮(约1500门),可以说丧失制空权的伊拉克军队在现代化空战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至于自己买的那几门37毫米高炮,威慑作用大于实战效果,要是用来平射打步兵或者建筑工事效果自然极好,真要用在防控上完全就是概率问题。

对付敌人飞机还是得靠自己的空战力量,卫远决定等自己下次再穿越回去,说什么也要把机械化运输问题和空军部队给搞起来。

行进间,部队离周家口城墙越来越近。

等到接近两公里时,部队行进的速度明显开始变慢,本就不宽的公路,因独立团这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几乎被完全占据。

原本稀疏的行人和商队也开始多了起来,一些裹着破烂棉袄的农夫,推着独轮车的小贩,挑着货担的行脚商人,以及赶着骡马队的商帮……在这条公路上来来往往。

在发现这支带着血腥气、满身硝烟尘土的军队逼来时,一个个看的目定口呆,紧接着便慌忙避让到路边积雪的田野里,有的甚至直接趴在了冰冷的土埂后面,头都不敢抬起。

然而,士兵们目不斜视,并未对路边百姓做出任何惊扰之举,只是沉默而快速地向前推进,终于,路边人群中开始响起窃窃私语的议论声:

“老天爷…这是哪路队伍?都穿着灰袄戴着铁头盔,…瞧着…是咱们中国兵?”

“真是咱们中国兵,看那旗子模模糊糊写的‘十九路军独立团’?没听说过啊…”

“嘶…看那些人身上的血,这是刚打完仗?”

“早上不是刚出城好几百鬼子和二鬼子吗?这回来的咋是这支兵?那鬼子和二鬼子哪去了?”

“该不会…该不会都被这独立团给…打没了吧?”一个老头压低声音,说出那个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猜测。

“八九不离十!你看他们这气势…还有那些车后面拖着的大炮筒子……邪乎!真邪乎!”

路边百姓原本对于面前这支部队的恐惧,逐渐被震惊和难以置信取代,窃窃私语如同涟漪般在道路两旁蔓延开来。

无数好奇、敬畏、带着一丝丝期盼的目光,紧紧追随着这支突然出现、来历不凡、且似乎刚刚袭击了日寇的精锐之师,周家口城,难道要变天了?

就在距离城池约两公里的地方,前锋部队突然停下,团部通信兵飞奔而至:“报告团长!前锋已抵达周家口城南门外两公里处,敌人已发现我们,目前城南门紧闭,城头有鬼子防御迹象。”

卫远抬手看了眼手腕,手表的指针稳稳指向11点40分。

“比计划早二十分钟!命令各连原地休息二十分钟!抓紧时间检查武器弹药吃干粮,12点整,准时发起进攻!”

命令迅速传达,长长的行军队伍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士兵们以班排为单位就地分散而坐、拧开水壶,啃着炊事班提前蒸好的窝头,眼神却不时看向远处那座灰蒙蒙的城墙。

二十分钟,转瞬即逝。

12点整!

卫远举起望远镜,视野中,南门城楼和两侧城墙上人影晃动,依稀可以看到城墙上有几个穿着土黄色军装的鬼子身影在指指点点。

“李忠,炮兵准备的怎么样?”卫远通过步话机呼叫炮兵中队。

“报告团长!炮兵准备就绪!请指示!”

“游击队那边的情报显示,城内的重武器已在城外被我们摧毁,小鬼子在城头上最多就是几挺机枪和掷弹筒,够不着咱们,给我把那两门75毫米炮放平”

顿了下,卫远嘴角勾起一丝冷厉的笑意:“目标!南门城墙及城门楼!直射!给我轰它娘的!”

“明白!放平!目标敌城墙!高爆弹!预备——放!”

轰!轰!

两门75毫米野战炮几乎同时怒吼,长长的炮管喷吐出炽热的火焰,75毫米炮弹划出几乎笔直的弹道,狠狠撞向目标!

这座明清时期修筑、承载了数百年风霜雨雪的砖石城墙,在现代化火器的直射轰击下,脆弱得如同朽木一般。

仅仅只是第一轮射击,两发75毫米炮弹精准命中城门两侧城墙,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漫天烟尘碎石飞溅,厚厚的城墙像是被无形的巨手狠狠挖掉了一大块,砖石混合着泥土哗啦啦向下坍塌。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炮弹接踵而至!

轰隆!

随后的几发炮弹正中城门正上方那飞檐斗拱的箭楼底座,本就因震荡而摇摇欲坠的箭楼,连同下方的一大段城垛,发出令人牙酸的断裂呻吟,轰然塌落下,!将下方本就被冲击波撼动得变形的厚重木城门彻底掩埋。

接着一发又一发炮弹砸在坍塌的废墟边缘,硬生生在碎石瓦砾中炸开一个可供两三人并行的巨大豁口!

硝烟弥漫遮蔽了小半段城墙,透过烟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段近十米宽的城墙连同其上的箭楼彻底消失,只留下一片狼藉、冒着黑烟的断壁残垣,一个巨大的斜坡直通城内。

“……这……”

连卫远都有些傻眼,都知道火炮威力大,但没想到对于城防攻坚效果如此之好:“奶奶的,果然是富则火力覆盖,穷则战术穿插!有炮轰谁还让弟兄们往上冲堵枪眼啊!”

“炮火延伸,压制城头残敌!战车中队!冲!”卫远不再犹豫,立刻对身旁的叶子良下令。

紧接着又通过步话机命令道:“罗大有!带你的战车!从豁口处给我突进去,后方步兵跟紧!”

“是!碾碎鬼子!”

早已按捺不住的四辆装甲车如同闻到血腥的猎豹,立刻咆哮着脱离独立团主力,在罗大有的指挥下,呈分散掩护队形,履带碾压着冻土和路上的碎石,朝着那还在升腾着硝烟的城墙豁口猛冲而去。

城头上残余的鬼子守军被这毁灭性的炮击彻底打懵了,侥幸没死的鬼子士兵躲在仅存的雉堞后,脸色惨白如纸,甚至连步枪都端不稳,毕竟武士道精神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面对远处几辆如同钢铁怪兽般轰鸣冲来的战车,零星射出的几发三八步枪子弹打在装甲上当当作响,如同给战车挠痒痒。

四辆战车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就碾压着坍塌的碎石瓦砾,轻松地冲上了城墙豁口形成的斜坡,居高临下地进入了周家口城内!

“各班!跟我上!”

“火力掩护!清除两侧!”

“哒哒哒…!”

“嗒嗒嗒!”

早已步坦协同训练过无数次的独立团士兵,在班排长的嘶吼和汤姆森冲锋枪短点射的掩护下,如同溪流汇入洪水,从几个炸塌的缺口处凶猛地涌入了城内。

他们三人一组,由班长或副班长带队,加兰德m1步枪平端刺刀向前,迅速散开,沿着豁口两侧已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城墙废墟,开始清剿残余的鬼子和伪军。

零星的枪声和手雷爆炸声在豁口附近响起,但很快就在汤姆森的“嗒嗒”声和加兰德沉稳有力的“啪啪”声中沉寂下去。

一面被硝烟熏燎得有些发黑的“第十九路军独立团”战旗,被一名战士奋力插在了豁口最高处的残破城砖上!旗面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周家口南门告破!

“总攻!各连队按预定计划进攻,迅速控制全城要点缴械所有抵抗力量,投降免死,顽抗者格杀勿论!”卫远对着无线电厉声下令。

“冲啊!”

其余的独立团各连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怒吼,化成无数道灰色的洪流,沿着被打通的豁口和数处被炮火扩大或炸开的城墙缺口,汹涌灌入沉寂已久的周家口城!

“铁拳”装甲推土机也轰隆隆地开上了豁口斜坡,开始清理大块障碍,为后续部队和物资进入拓宽通道,钢铁履带的轰鸣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不断回响。

伴随着装甲车开路和车载机枪的威慑性扫射,后续涌入的步兵连队开始按照各自任务目标行动:

“二连,直捣鬼子宪兵司令部!”

“三连,负责警察局和侦缉队以及伪政府大楼!”

“其余各连,拿下东西北三个城门,关门打狗!”

“通讯班!立刻建立指挥部!架设天线!”

城内的战斗,比攻克城门更加缺乏悬念。

残存的几个鬼子小队分散在三个城门和宪兵司令部,加在一起不足半个小队,如同被沸水浇灌的蚁穴,很快就被以连为单位的独立团主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那些伪军和警察、侦缉队,在目睹了坦克碾入、大群如狼似虎的精锐步兵涌入后,绝大多数早已魂飞魄散,几乎成建制地举手投降。

偶有几处不知死活的小股敌人试图依托建筑反抗,迎接他们的就是装甲车上m2勃朗宁重机枪火鞭般扫射的12.7毫米大口径子弹,然后迅速被淹没在各连汹涌的人潮中。

激烈的枪声、爆炸声在城内各处零星响起,又迅速平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当夕阳的余晖给这座饱经创伤的古城涂抹上一层黯淡的金色时,城内的最后一声枪响终于在城北被清理干净的伪警察局附近沉寂下去。

喧闹了一整天的枪炮轰鸣彻底消失,一种奇异的、紧绷后的寂静笼罩了街道,只有归巢乌鸦的几声嘶哑啼叫划破黄昏的天空。

一辆装甲车停在城内主干道中央,罗大有推开顶盖,疲惫地摘下帽子,看着被夕阳拉长的身影投射在刚刚插上的独立团旗帜上。

四周,是肃立警戒、脸上难掩兴奋的士兵,不远处,则是伪军俘虏们双手抱头蹲成一排,眼神空洞地看着地上自己的影子。

副官王景福拿着一份初步简报走到卫远身边,声音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团座,各连汇报:目标区域全部肃清,俘虏伪军120余人,侦缉队30人,鬼子俘虏…无!缴获正在统计,城西、城东、城北三门均被我军控制,全城光。!”

卫远站在已经清空的南门豁口之上,脚下是仍在散发热气的碎石瓦砾,眺望着暮色四合中恢复平静的周家口城郭轮廓。

缓缓点燃一支香烟后狠狠地吸了一口,感受着辛辣的烟雾冲入肺腑,似乎要将这段时间以来心头积聚已久的郁气一同喷出。

卫远吐出一个悠长的烟圈,对王景福道:“知道了,立刻布防,发安民告示!让三连加打扫完战场立刻进城汇合,从今天起周家口是咱们的了!”

风卷起旗帜,发出扑啦啦的声响,仿佛在回应着这片失而复得的土地。

独立团的锋芒,在饱饮敌人鲜血之后,终于刺穿了日寇的胸膛,深深地楔入了这片中原大地,一场席卷更广阔地域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凝聚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