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坏了,田小鹏还是被忽悠着

每逢动漫节那几天,展馆周围几家餐厅的生意都会非常好。

做杭帮菜的那家尤其繁忙。

今天中午大厅里被包了三张大圆桌,由陆玲珑和华国兵作为杭城二维外包团队代表,招待来自沪城、苏城、锡城等地的外包团队。

小公司都分散在两张桌上,由当地代表作陪。

陆玲珑和华国兵坐在主桌上,陪一些大中型公司的老板和代表。

从沪城来的金日动画名气最大,老板是张天骁,以前主要做欧罗巴外包,后来放弃部分利润换来几部加工片的夏国发行权,把它们变成合拍动画片,不仅可以在全国电视台发行播放,还能获得当地政府的奖励和补贴。

他那部《夏国小子》还得过去年杭城动漫节的大奖。

从苏城来的红鹰和红广也都是大型外包公司。

红鹰老板谢泰春带来一条《功夫学苑》电影版的样片,入围了最佳短片评选,这次来主要是想为电影寻找投资方。

红广来的是市场部负责人王诚,是老板王忠园的侄子。

这些外包公司都在传统二维动画领域里摸爬滚打过许多年,随着时代变革,他们中有些跟着在改变,有些却反应比较慢,别说发展,就连生存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些人聚在一起,几杯酒一喝,各种沧桑和感概接踵而至,接二连三地吐起苦水。

“现在外包真不好做,要求越来越高,价格越打越低,人工还在涨,利润几乎被压光了。”

“普通外包肯定不行!目前只有电视台项目或者外国项目利润还可以。”

“电视台项目不用想,也只有红鹰红广这种大规模的老牌公司才能拿得到。”

王诚听到别人议论,想起自己刚签下一个央视项目,不想有人贴过来讨活干,连忙转移话题说:“大家都要改变经营思路,不能墨守成规。”

他指着谢泰春和张天骁说:“要多学学谢总和张总,他们都孵化出自己的IP,有系列片,也都在开发动画电影,未来肯定前途无量。”

周围人纷纷附和,开始各尽所能地大拍马屁。

“我看过谢总《功夫学苑》的样片,非常好看,这次肯定能得奖,说不定炫动会主动抢着要来投!”

“那炫动动作要快点,我听说苏省优漫卡通已经看上了!”

“张总的《百变麻丁》做电影也很好啊,美术多洋气,明显更适合炫动。”

“是啊!”有人过来敬杯酒说,“张总,你公司在沪城,应该跟炫动沟通过吧?”

张天骁在这群人中间俨然一副老大样子。

他客气地跟人干了一杯,笑着介绍说:“确实谈过,而且炫动反应也很积极,只不过双方有些条件没谈拢,我不太想让步,不然总感觉有点贱卖的意思。”

“没错!”那人继续吹捧说,“那是炫动没眼光,等过几天冷静了,他们肯定要来找张总重新谈。”

张天骁哈哈大笑,反敬他一杯说:“借你吉言!”

谢泰春侧目看着他们吹捧,心里觉得非常好笑。

他自认《功夫学苑》的市场知名度要比《百变麻丁》好,美术设计也更符合夏国审美,成本还低,炫动只有瞎了眼,才会选择《百变麻丁》而不选《功夫学苑》。

更何况这次评委会里面有个委员是他认识的,特意打过招呼,得奖希望非常大。

陆玲珑和华国兵也悄悄对望过一眼。

两个人心中都平静如水。

无论张天骁这他们怎么吹牛逼,看起来还是比柳云差了点。

……

在这三大桌的侧面,靠窗边卡座里,还坐着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梁宣,做编剧。

一个叫张椿,做美术。

两个人要做联合导演,开发一部动画电影,名字叫做《大渔·海棠》。

他们做了一条样片,画风唯美,但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及时报名参加这届动漫节评选。

他们也在燕京找过一段时间投资,但收效甚微,公司几乎快要把钱花光了,还是没有找到投资方。

这次来动漫节,也临时听人说起,没做太多准备,直接过来碰碰运气。

张椿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大桌聊天,忽然有所启发,低声对梁宣说:“他们好像都很期待跟炫动卡通合作电影,我们要不要也去试试?”

梁宣心思很多,抬起头问:“具体该怎么接上头呢?”

张椿性格直爽,拍拍桌子:“这还不简单?下午去他们展台,找个人把样片一放,他们看中了就开聊呗!”

“没这么简单!”

梁宣皱着眉头,摆出老资格的样子说,“我听说小鬼最难缠,那些底层工作人员跟我们非亲非故的,没点利益关系根本不会上心,看过就直接放过了。”

张椿歪着嘴表示不懂:“那你说怎么办?”

“下午去他们展台看着。”

梁宣也是个大聪明:“如果有大人物来,我们就直接把样片放给他看,如果没有,我去找我朋友。”

他举起一根手指,认真地解释说:“我那个朋友说他有个朋友,认识炫动里面的制片人,名字好像叫雷斌杰,我们可以让朋友的朋友把项目转交进去!”

……

常伟因为要赶回沪城,没到12点就走了。

柳云也接到田小鹏的催促短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速来”。

十五分钟后,三个人走进餐厅。

田小鹏坐在卡座里,无聊地看着展会各种资料。

桌上的菜差不多都摆齐了,还不错,都是些家常菜。

柳云招呼赵睿和林筱静坐下,顺便给他们和田小鹏作出介绍。

“哇,田小鹏,我可是久仰大名啊!”

赵睿流露出敬佩神色,目光真切地说:“你们每条片质量都很高,大家都把十月数码的片子当作质量标杆!”

“哪里哪里!”

田小鹏回敬说:“我也是老听说赵睿的名字,说技术特别好,总是能解决那些最难、最复杂的镜头。”

柳云各自给他们夹了几筷子菜,自己也边吃边说:“其实我今天刚刚说服赵睿来帮忙,以后一起工作,梳理制作流程,组建制作团队。”

“好事啊!”田小鹏看看赵睿,高兴地说,“强强联手,大有可为!”

“是吧?”柳云顺水推舟地说,“我还想着,等你那边电影开工,让赵睿去帮帮你,看看从技术上能给你什么支持,制作流程上能有什么改进。”

“好啊!”

田小鹏满口答应,但音调下沉,显然兴致不高。

连赵睿都察觉到他似乎并不欢迎这个提议。

柳云立刻明白过来。

田小鹏的制作方式喜欢硬磕,一个镜头会磨啊磨,磨到满意为止。

如果要赵睿去梳理流程,很多内容都需要提前决断,肯定会影响田小鹏的创作习惯。

他想了想,换个方式说:“老田啊,我刚才只是提个建议,并不强求,这个出发点是节约成本下来,多做几个牛逼镜头。”

田小鹏哈哈一笑,接过他的话说:“老柳,这你不用担心,只要投资方肯砸钱,多牛逼的镜头都能做。”

柳云的心啪嗒往下一沉。

田小鹏放下筷子,非常得意地说:“上次你让我去打听杜峰,我专门去问过了,第三方的人说杜峰很可靠,是个富有激情的创业者,让我大力配合。”

“杜峰最近也跟我说,他很快要拿到笔大钱,1千万美金,到时候至少会用一半的钱来启动大圣电影。”

他激动地宣布说:“等会他也要过来,说要见见你,准备给你也投资点钱!”

柳云一下子感觉到头很疼。

田小鹏根本没逃出来,反而还被忽悠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