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的瞬间,恶狼猛的停下脚步,然后快速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飞奔而去。
“呵呵,调皮的家伙。”
说着,只见火光缓缓朝着林青走来,映照在火光中的是一张面容黝黑的脸,是个中年男子。
看到是人,林青顿时松了口气,正要说话,但突然感觉头脑一昏,整个人白眼一翻,而后昏死了过去。
中年男人走近,看着衣不蔽体,昏厥过去的林青,愣了一下,然后一巴掌拍在了身边的恶狼脑袋上,没好气的道:
“你看看给人吓的!”
“陈头,怎么回事?阿柴刚刚在叫什么?”
男子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一个青年从灌木之中钻了过来问道。
“唉,这蠢狼刚刚发现这里有人,一不小心将人给吓晕了。”
叫陈头的中年男子叹了口气,指着昏死的林青说道。
“这里有人?”
青年男子瞳孔一缩,而后眼中闪过一抹杀意,抽出腰间弯刀,冷声道:
“陈头,我这就将人给宰了,绝不能让人发现咱们的行踪!”
说着,青年就提着弯刀朝着林青走去。
那陈头见状,连忙拦住了青年男子道:
“别!我看这小郎君细皮嫩肉的,多半是个读书人,许是被人给截了,丢在这里的,咱们不正好需要一个账房先生吗?”
此话一出,青年脚步一顿,露出犹豫之色,纠结道:
“会不会不安全?这些读书人心眼脏,我怕到时候出问题,咱们干的可是掉脑袋的活。”
“不急,反正他身无长物,等他醒了问问他愿不愿意,要是不愿意,到时候就宰了他,但若是能用...有一个读书人在咱们身边,咱们也能踏实点。”
陈头说道。
青年闻言,道:
“那好吧,不过还是得将这小子绑起来,不然不保险。”
旋即,二人便将昏死的林青捆绑起来,然后青年直接扛着昏死的林青朝着深林之中走去。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二人来到深山之中一个山洞外。
山洞内拴着五只骡子,角落里放着几个麻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但麻袋表面隐有颗粒状晶体析出。
麻袋附近坐着十几个青壮,青壮中间一个火堆徐徐燃烧。
每个青壮腰间都别着一把弯刀,身上隐约可以感受到一股匪气。
而此时,洞内之人听到洞外的脚步声,齐齐起身,握紧腰间弯刀,警惕的盯着洞口。
下一秒,只见洞外响起一道响哨声,听到这响哨声,屋内青壮顿时松了口气,将放在弯刀上的手放了下来。
而后便见陈头和那个青年扛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众人见状,不由得有些好奇。
“陈头,怎么出去还带了个人回来?”
“这是什么人?新入伙的还是?”
有几人看着昏死的林青问道。
陈头闻言,于是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人反对道:
“陈头,这是不是太冒险了?此人来历不明,万一这是官府的细作怎么办?”
陈头听到此人的话,有些不悦的道:
“我意已决,上次咱们就因为不识字吃了个大亏,老狗是怎么死的你们不清楚?
玛德,官府贴了一张通缉令在那,上面有老狗的画像,老狗那王八蛋在那指着通缉令说这上面画的和他很像...”
此话一出,众人连忙闭上了嘴。
毕竟...这件事正是前不久才发生的事情,当时老狗就被路上的行人直接抓了起来,扭送官府去换赏钱了。
陈头见众人闭了嘴,这才换了个话题,道:
“好了,马三怎么样了?”
“陈头你自己去看吧...马三腿摔断了,我看...怕是不行了。”
一个青年犹豫了一下,指着不远处角落里的干草垛说道。
只见那干草垛上躺着一个人,此人面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汗水,脚上用几根木头捆绑固定着,但小腿处血水渗透,甚至能看到断裂骨头突起。
陈头见状,走上前看了看,然后摸了摸此人的额头,发现额头已经开始高热。
良久,陈头面色难看的道:
“若是明日还不见好,就只能将他给留下了,到时候多给他家一点钱,算是补偿了。”
众人闻言,皆是陷入了沉默。
干这一行的,他们很清楚带一个重伤的病人风险有多高。
风险高也就罢了,他们又不会医术,人带着路上不但遭罪,说不准过几天人就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了,大家都休息吧,起早咱们就出发。”
陈头说道。
众人闻言,只留下一人在洞口守夜,然后其余人闭眼就睡,而守夜之人每半个时辰轮换一次,确保大家都能得到休息。
而此时。
昏睡中的林青,此时的脑海里,却出现了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这个记忆的主人,是一个叫王寒的人。
出生于大中九年,也就是大唐唐宣宗的年号。
此人出身于山南西道所在荆州,家中清贫,但其祖上也曾担任过一方刺史。
所以从小王寒就用心苦读,家中父母一直期望他能高中科举,不遗余力的资助他。
而王寒很是刻苦,又因其祖上有些人脉,通过州县解试,成为了乡贡。
成为乡贡之后,王寒便开始了上京赶考的不归之路。
然而上京赶考需要很多钱财,王寒家中本就清贫,好不容易凑够了上京赶考的费用。
但第一次上京赶考,却因为不懂长安的规矩而直接落榜。
而这一次落榜,直接耗尽了家中钱财,无法再支持他进行第二次科举。
然而王寒却并不死心,他以为是自己不懂长安城的规矩而落榜。
所以痛定思痛,王寒回乡后,开始疯了魔的读书,并让父母为其凑够两倍于上次科举的盘缠。
说是长安科举,考生需要向主考官知贡举和向权贵通榜,也就是贿赂官员和权贵。
说只要给够了钱,就能通过科举。
其父母望子成龙,又听到儿子说一定能通过科举,于是乎,二老卯足了劲开始给王寒凑盘缠。
但天不遂人愿,二老因为常年劳作,先后两年离世。
其父在离世时,对王寒说,让他一定要光耀王家门楣。
王寒见此,更加坚定了要考取科举。
于是乎,王寒为了凑钱,将家中仅有的几亩田和房屋都给卖了,又从族中借了二十贯,共计凑足了五十贯。
然后他抱着必胜的心态来到长安城,来到长安城之后,便分别向主考官和一些权贵示好,并奉上手中仅有的钱财,希望能得到一些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