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惩处苍梧豪强

刘琦醒来,还未睁眼,先亲了亲怀里的佳人。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得这么黏腻,总想着触碰她,再多一分,更甚一分。

孙尚香尚在酣眠,忽觉有什么,若鸿羽般,扫过眼帘,拂过面颊,复于唇畔摩挲。

“再睡一会……”

她目未睁而含嗔低语,翻身蜷入刘琦怀中,以面埋于刘琦胸间。

一向要强的孙尚香,总算是适应了岭南的生活。二人情事轰轰烈烈,从未有过这种新奇体验。

刘琦依依不舍而起,洗漱罢,换青衫一袭,风姿特秀。

窗外,旭日东昇,天光万丈。

刘琦去往府衙,处理政务。繁重的案牍,积压起来,一般人看着都觉得头疼。他全神贯注,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耗费一个上午,总算是清理完毕。

苍梧郡豪右侵吞田土之事,需从速解决。东汉复兴,实赖门阀世族相助。云台二十八将中,多为南阳、颍川及河北人士,此三地土地兼并最甚,故黄巾之乱,主要爆发于此。

冀州之地,素称膏腴,且地处要冲,北连幽燕,南控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冀州豪强多与边将勾连,借屯田之名广占阡陌,更兼水旱之灾频仍,百姓流离,遂使土地兼并之况较南阳、颍川尤甚。

汉桓帝,冀州河间郡人也。汉灵帝,亦冀州河间郡人。董太后,冀州河间郡人。十常侍老二赵忠,乃冀州安平国人。

帝王外戚与宦官,于冀州横行不法,土地兼并之烈,可想而知。是以大贤良师张角覆灭,冀州仍有张燕率黑山军作乱。

豪强众多,土地兼并日重,流民势必增多,矛盾自当激化。

南阳亦然,何皇后与大将军何进皆南阳人。十常侍之首张让,乃颍川人。东汉朝廷,多倚仗河北、南阳、颍川之士族与外戚。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间,膏腴之田满于郊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岭南的情况,要好很多。可经过朱符、张津等人的饕餮掠夺,土地的矛盾相当激烈。

刘琦吩咐侍从,将钱博唤来:“我让你调查的事,如何了?”

钱博肃然抱拳,声若金石:“启禀主公,苍梧豪强诸般不法事,皆已录于案牍。”

朝廷为存续计,尚知施仁政于百姓,以缓和冲突。东汉末年的豪强不同,其为兼并田土,多行丧心病狂之事。他们巴不得神州频生灾害,以便低价谋取自耕农田地。

哪怕朝廷施以仁政,也会被他们变相扭曲,成为盘剥百姓的手段。朝廷上层,还会受到“名声”的影响,豪强根本没有这样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袁绍曾勃然大怒:“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董卓虑及声名与统治,竟未加害于他。

豪强为谋田土,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全无底线。其以田租佃于佃户,竟取六七成之赋。这也是为何曹操执行屯田,分给百姓五成,还能称为善政的原因。

刘琦展阅钱博所呈文书,只觉触目惊心,豪强牟利之状,实乃难看至极。

钱博犹豫:“公子,要把他们都抓起来吗?”

刘琦斩钉截铁道:“必当快刀斩乱麻,勿使豪强有反扑之机。你通传消息,文长执行逮捕。”

钱博面露感激之色:“公子思虑,果然周详。”

毕竟,他是岭南人,行事不可过绝。今有魏延出头担当,最好不过了。

刘琦承诺道:“豪强隐匿的土地,尽皆分予佃户及有功将士。”

土地于官府而言,唯耕种且纳赋方具价值。

钱博心领神会:“公子,此事必办得妥帖,断不教您失望。”

苍梧郡兵大举出动,收捕城内豪强。魏延分片区逐次缉捕,不给豪强反应的机会。

待主犯拿捕停当,魏延率精锐往搜城外坞堡。豪强素行霸道,家中多蓄私兵,断不肯束手就擒。

双方遂起大战,然豪强私兵训练不及官军,面对魏延突袭,无招架之力,官兵于坞堡中搜出刀兵、强弩、甲胄无数。

覃雷、夷廖各率部众,于诸县雷厉风行展开缉捕。被捕豪强,一个又一个。

刘琦进行汇总时,查出来的隐户,超过四万人,简直是触目惊心。光是他们的私兵,就超过两千人。若非钱博预先探明底细,又得魏延雷霆出击,断难将此辈一举荡平。

更有豪强死士遁入山林,恐将落草为寇。官府欲剿除此辈,需作长久之战备,刘琦已为此绸缪周全。

刘琦下令将逮捕的豪强,全城示众,言明若有冤情可当庭申诉,当重加审查。百姓闻之,纷至围观,当场欢声雷动。

豪强所犯罪行,非但未减,反增数十起。甚者陈年旧恶,可追溯至二三十年前。

百姓久遭豪强欺压,今终得伸张正义,遂将积郁胸中恶气一吐而尽。

“我乃农户李大之子,有一年水灾,区正家仆持伪造债契,硬言家父欠债,强夺我家祖传数十亩良田。家父不服,往县衙告状,反被诬陷‘偷盗官粮’,竟惨死狱中。我全家失了生计,只得沦为区家佃户,终年耕作,大半收成皆被夺走,余下粮食竟不足糊口。村中数十户人家,皆被如此逼得家破人亡啊!”

“我是广信的一个小贩,常在街市上卖布。那天,商人张泛因为不肯给黄家交“孝敬钱”,被抓进了黄家的私牢。他的家人凑钱去赎人,结果黄家家主竟让人把他钉在木板上,用滚烫的醋往他鼻子里灌!张泛惨叫彻夜,次日气绝,尸身被弃城外乱葬岗。官府明知此事,却畏而不敢问。自那以后,我等商贾见黄家人,谁敢不避?”

“我是一个灾民,那年水患,官府发赈灾粮,尽被梁家扣于私仓,言欲活命,需将田产卖与彼等。我母亲饥馁难耐,至粮仓拾地上谷粒,竟被梁家恶奴缚石沉塘!村中数百人往讨公道,梁家竟遣家兵放箭,当场射杀十余人。后官府查办,梁家以财疏通,逍遥法外。”

……

地主豪强伏诛,百姓莫不额手称庆,奔走相告,城中巷尾尽是欢腾之声,宛如久旱逢甘霖,阴霾散尽见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