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许新年的苦恼,许七安会作诗?
- 谢邀,人在大奉,狱友许七安
- 零度棱镜
- 2068字
- 2025-04-26 09:30:29
魏渊听了李玉春的话后,心中开始有了计划。这两人都是断案的好手。
关键是林七夜还创作了一首“登黄金台歌”,那诗句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豪迈气魄。
可以说,这些诗词之中尽显他的狂傲不羁,而且他的诗词才华堪称一绝,同时还是剑道修炼的天才。
无论如何,这两人都应该被招入麾下。魏渊对他们二人的性情也颇为满意。
谁年轻的时候不曾意气风发?他魏渊年轻的时候,那股意气风发劲儿甚至比这两人更强。
一下子出现两个天才,这着实让魏渊有些难以抉择。
要知道,多年前司天监监正曾想让他做某件事,可惜被他拒绝了。
如今一下子冒出两个这样的人物,也不知道司天监监正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或许,他应该去见见监正了。
魏渊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打算。这两人都很合他心意,即便他们尚未加入打更人,但第一感觉就很不错,显然这两人给他的直觉很棒。
魏渊有了自己的规划,长公主怀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至于林七夜的才华,怀庆公主早已知晓,确实是个有才之人。
如今又得知林七夜还是剑道修炼天才,竟然能领悟出剑意,这无疑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看来是时候向打更人推荐他们了。这两人有勇有谋,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出手干净利落,杀伐果断,毫不拖泥带水,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林七夜这个名字,也因为一首“登黄金台歌”而一下子声名远扬。这件事,云鹿书院的许新年也有所耳闻。
所以,许新年回到家之后,便向林七夜求助。原来,书院有一位长者远游,老师要求大家都作诗为其送别,这让许新年十分苦恼。
许新年对策论很在行,可诗词方面却不太擅长。许七安听闻后,问道:“辞旧,你啥时候能从开窍期突破,达到第八品修身境啊?”
要知道,许新年走的可是儒家修行之路,而他所处的云鹿书院更是历史久远。
据说,云鹿书院是由儒家圣人的大弟子所创,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云鹿书院不但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求学之地,更是当世仅存的可以修炼儒道的地方。
儒道修行有九个品级,开窍境是其中之一。处于开窍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战斗力,主要是能增强记忆力,达到一目十行的程度,让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仅此而已。
许新年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到现在都还没触及到修身境的门槛,实在是有些无奈。
其实开窍境并不难达到,只要悟性足够,再把圣人的经典著作背得滚瓜烂熟,融会贯通,化为己用,接着就能达到传说中的开窍境界了。
总的来说,就是读书读得多了,道理自然就明白了,这和武夫的修炼体系倒是颇为相似。
都需要日积月累地积累,然后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修身境的儒士,内心毫无畏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信服,激励起他人的斗志。
许新年转头看向林七夜,说道:“林大哥,我们书院里一位长辈要出仕去青州任职,书院学子都要为长辈赠诗,你能不能给我指点指点?”
这话一出口,林七夜看向了许新年,众人也将目光投向了林七夜。
林七夜只是他们家的租客,和许七安是兄弟关系。可说到底,他和大家非亲非故的,人家怎么可能帮忙呢?
许玲月看着二哥许新年这么个书院的人都没有诗,细声细气地说:“二哥,你怎么……”
你是书院的学生,向外面的人求救,这听着总觉得有些可笑。
李茹瞪了许玲月一眼,不悦地说:“你二哥才华横溢,只是不擅长作诗罢了。”
林七夜则是看向许七安,淡淡地笑了笑,说道:“辞旧兄弟,不是我不帮忙,而是这屋里还有一个作诗的高手呢。”
众人听了,彼此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不明白林七夜是啥意思。最后看到林七夜的目光落在许七安身上,都一脸疑惑。
许玲月问道:“林大哥,你说大哥也会作诗?”
李茹一听,立刻质疑道:“许七安会作诗?别哄我们啦。”
大家都一头雾水,觉得这简直不可能。他们和许七安住在一起,他有没有文采大家能不知道吗?
林七夜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我和宁宴同睡一张床,他会不会作诗我清楚得很。”
“他之前那是韬光养晦,不愿意显露自己的才华,不轻易发表高见,我都是向他学习的。要不是这一次许家遇到危机。”
“恐怕他的能力都被埋没了。只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家人,他愿意做任何事。”
许七安简直无语到家了,这家伙明显是在拉自己下水。人家向他求助,结果他反手就把他给出卖了。
再说了,你啥时候跟我学习了,应该是我想向你学习才对。谁让你老婆那么多呢。
许新年看了看他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长辈可是名满天下的儒学大家,诗词造诣极高,去送行的可都是才子。”
“当然,最重要的是,想要结识这位长辈,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这样一来,以后再遇到之前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再束手无策了。”
许七安特别认同这一点。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他深知人脉关系的重要性,这直接决定了未来的道路。
“辞旧,你终于想明白了,大哥我可太欣慰了。”
要是许新年之前多结交一些书院的大儒,何至于在许家危难的时候,没人出手相助呢?
要是当时许新年能结识这位文坛前辈,说不定就能救大家脱离大牢,不至于求救无门。
许新年自己也想明白了,经过这件事,他也成长了不少。
许平志皱着眉头对许新年说:“你外祖父也就只会写写文章,诗词是完全不会的。”
李茹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说:“你这啥意思,难道还是我父亲的错啦?”
“辞旧能考上举人,那全是我李家的功劳,他随了李家。”
“你看看铃音,就是随了你,现在都还没启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