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2021)
- 杨海蛟 杨弘 张等文主编
- 5393字
- 2025-04-28 17:43:42
一 党的建设成果显著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全党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政治建设成就显著
政党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就在于政治建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
2021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发布。该意见体现了政治建设所具有的四个特点:其一是突出政治性,鲜明地体现了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坚定不渝地拥护“两个确立”、绝对忠诚地做到“两个维护”。其二是突出了系统性即遵循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律和内在逻辑,点明了当前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其三是强调统领性,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各方面的领导作用,注重团结和分工相结合,保持全面的纲领性。其四是聚焦针对性,要适应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地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取得实效。
2021年,全党全社会开展了一场特殊且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热潮。各地将党史学习落到实际行动中,用行动落实纲领。比如,河北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省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上率下,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展开学习讨论,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具体要求,着力抓好落实。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累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2万余次,各级党组织举办专题读书班16.9万个、参加人次达550余万,举办线下专题培训班8.6万余个,线上线下参加培训的人数达3100万人次。[3]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引发了全党的热烈反响和学习热潮。
这一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4]“两个确立”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总结,又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创造更大的辉煌成就提供指导。
(二)思想建设效果突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021年,全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和生命线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积极巩固已有成果,有效推动党的思想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这一年,全党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著作,通过对这一系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著作的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凝聚了广大党员同志的奋进力量。在强化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各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方法纷纷涌现。各级党组织探索和创新了许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诸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瞻仰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化展览馆等,通过一系列沉浸式学习,体验式参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其次,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时代交汇点召开的一次极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其所负有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十分巨大。对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举办专题研讨班,开展宣传报告会。以实际行动助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比如,北京市以营造氛围突出“浓”、学习方式突出“新”、交流心得突出“深”的“三字诀”,来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细落实。[5]浙江省深入挖掘精神宝库,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精选40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照片、音视频和实物,为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6]
最后,积极发挥英雄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7]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且能够产生英雄的。“七一勋章”的获得者都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既有以拳拳之心回报党恩的百战老兵王占山,也有爱民为民,当好群众服务员的社区工作者林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道:“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七一勋章”的颁布,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一种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更加奋勇拼搏。
(三)作风建设效果明显
作风是一个党性质和宗旨具体、形象的外化表现,作风的好坏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2021年,党的作风建设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地位,以更高的战略高度推进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更加深入。
首先,加强制度保障,严格纠查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甚至可能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9]2021年,各地继续优化政绩考核体系,精简考核事项,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如青海省开展的2021年度市州、省直单位领导班子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让群众的“好差评”成为政绩的“度量衡”、干部的“正衣镜”,切实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首要标准。[10]
其次,严明党风政纪,加强腐败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11]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正式施行,我国反腐败力度持续加大并不断出现“主动投案”现象,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2021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80.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93.2万件,谈话函询16.9万件次,立案32.1万件,处分26.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2.1万人)。[12]同时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5.9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68.9万人次,占总人次的71.8%;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20.6万人次,占总人次的21.5%;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3万人次,占总人次的3.1%;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3.4万人次,占总人次的3.5%。[13]这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最后,不断推进基层作风建设。这一年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同时中央层面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着力监督《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落实情况。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制和分级负责制被进一步推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四)组织建设不断深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14]2021年,全党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各级党组织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使得组织发展有序推进,人才队伍逐步加强,组织活力明显提高,组织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一是强化制度执行,促进选人用人风清气正。这一年,各级党委严格把好民主推荐关、考察识别关和讨论决定关,对政府工作部门正职、办事处党政正职的任免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同时,按照“三定”方案配备干部,积极消化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科级领导干部的总体职数配备没有超编现象。认真落实干部调整报告制度,及时将干部调整的动因、数量等向市委报告,待审核批复后再进行下一步程序;对重要岗位的任用意向,坚持做到先报告,待上级考察研究同意后,再按管理权限任用。同时,坚持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行全程纪实,把纪实表作为干部考察文书档案的必备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选人用人水平提供制度约束。
二是加强国家机关组织建设。2021年,各级机关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意见》,以实际行动化解当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不平衡以及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一年来,中央组织部持续抓好激励干部担当,中央宣传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和方式加强宣传;中央改革办推动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关措施落地见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不断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加强调研成果转化;国务院办公厅精文简会,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转变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全国政协办公厅进一步规范考察调研活动,全面推动了中央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最后,进一步整治“四风”,推进基层减负。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上,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15]此后,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对于基层强调“要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出现‘人在心不在’等现象,防止照本宣科,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16]。在此指导下,各级党委全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如甘肃省各级纪检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常态监督,让基层干部真正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干事创业中。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纪委监委建立2个市级和7个县级基层减负监测点,按季度对文件、会议和督检考事项进行统计监测,及时分析研究,对频次过多的事项及时加以反馈预警、约谈提醒。2021年上半年,以泾川县委(县委办)名义发的文同比减少8%,县级层面会议同比减少30%,督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75%。[17]
(五)持续推进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先决条件,纪律建设是党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20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完善、落实现有制度规范的同时,严肃党规党纪,在纪律建设工作上取得重要进展。
首先,多策并施,稳步推进纪律建设。这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规定》,制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委员会)领导人员职责清单。在基层,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工作,发挥考核成果作用。深化“灯下黑”专项治理,开展“回首”工作。加强抽查突击调查,加强监督检查。全国各地还开展党章、党纪和党纪学习教育,把其作为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此外,这一年全党坚持用好“四种形态”,充分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作用,以实际行动推进基层纪律建设。比如湖南省推行“一县一清单”监督、“一领域一专题”治理,抓实过渡期专项监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全省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3530件,处理6272人,处分3924人。[18]
其次,加强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2021年,中共中央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深入整治,进一步规范优化监督检查考核方式,以电子政务APP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大力完善基层规范减负机制。同时,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坚决制止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行为。严守纪律规矩,加强对处级以下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大线索处置和立案审查工作力度。除此之外,2021年还坚持把“严”作为主基调,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保持压倒性力量常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孙力军、邓恢林、龚道安、王立科、刘新云等人政治团伙案。与此同时,深入金融领域,严肃处理污染国家金融领域人员如蔡鄂生、何兴祥、宋亮等。据统计,2021年1—9月共立案47万件、处分41.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22人、厅局级干部2058人、县处级干部1.7万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