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医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奶声奶气的读书声在院子里响起。

今年三岁半的陈世书摇头晃脑,在一个丫鬟的陪伴下念着千字文。

“爹。”

看见陈青山,小家伙放下手里的书本便往他怀里扑。

“书儿真乖。”

陈青山笑着将他一把抱起,亲了一口后,这才问道:“怎么不见世靖?他不是应该跟你一起念书吗?”

“他……”

小家伙犹犹豫豫,脸上浮现出几许心虚之色,眼神飘忽不定。

陈青山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故作生气的沉下脸道:“那小子是不是又去医馆了?你可不能说谎骗爹。”

“是……”

陈世书一脸委屈,开口道:“四弟他确实去医馆了,还说如果爹你问起来,就说他去上茅房了……”

“是么。”

陈青山点了点头,揉了揉他的小脑袋:“那你继续念书吧,爹去找找他。”

说着,他将小家伙放下。

“爹,您能不能……不要惩罚四弟。”

小世书仰起头,一脸央求的看着他。

陈青山顿时乐了,起了逗弄的心思,故意摇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爹非要惩罚他呢?”

“那我也跟四弟一起受罚,是我没有劝他,我也有错!”

陈世书小脸紧绷,毫不犹豫的说道。

“很好。”

这般回答,让陈青山满意的点了点头,兄友弟恭,手足相连,这才是家族兴旺之道。

“放心吧,爹不会罚他,你知道的,你爹我一向是以德服人。”

陈青山微笑说道。

小世书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朝着陈青山似模像样的行了一礼,便转身乖乖的继续念起书来。

这一幕,让陈青山不由心下感慨。

他的这四个子女,虽然是一母同胞,却是性格迥异,各不相同。

长子陈世勇今年已经八岁,性情坚毅,心性刚强,只要认准一件事,便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从几个月前修炼五灵诀蕴养出内气之后,陈世勇便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泡在练武房里,摆弄着那些刀剑棍棒。

长女陈凤霞,心性跳脱,活泼开朗,不喜拘束,对武道并无执念,却偏偏身具罕见至极的百脉皆通,武圣之体。

如今的陈凤霞虽年仅六岁,距离练出内力,仅有一步之遥。

这还是她没怎么用功的结果。

若是她能够有世勇一半的勤修苦练,只怕早已踏入后天,成就武者了。

年仅六岁的后天一重武者,光是想想,就让陈青山感到头皮发麻。

家中最小的老三老四,也就是陈世书和陈世靖这一对同胞兄弟,性格也各有不同。

三岁的陈世书,性情沉稳,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思维,他对武道没有丝毫兴趣,反而更喜欢念书,尤其偏爱读启蒙圣训。

早在年前,陈世书便已经将启蒙圣训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对此,即便是秀云也感到不可思议。

小家伙却不以为意,转头便看起了千字文,万诗集注等等儒道经典,且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就连秀云也不由感慨,照这般发展下去,小家伙未来很可能成为又一个文坛新星,科举中名列三甲也并非不可能。

老四陈世靖从小体弱多病,性情孤僻,寡言少语。

他的志向并不在武道,也不在文道,而是学医。

或许是幼时体弱多病的缘故,陈世靖从小便对医道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

又因为小时候三天两头的去村里医馆看病,耳濡目染之下,他便也存下了这般心志。

自打会走路开始,他便时常跑去医馆兴致勃勃的看那老郎中医治病人,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陈青山和秀玉急了,亲自去找,他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及至如今三岁,字不认得几个,药草的名字倒是记得清清楚楚,药性药理信口拈来。

陈青山摇了摇头,出门便往药馆的方向走去。

自从那邪修带着几个被选中的孩子离开,白山村便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但陈青山却明白,只要赵家勾结邪修的罪证大白于天下,白山村必然也会随之动荡起来。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尤其是孩子们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他原本已经严令几个孩子最近几天都待在家里,没有必要不得出门。

没想到看起来一向老实木讷的陈世靖,偏偏第一个违反他的规矩,偷偷跑到医馆去。

整个白山村只有一家医馆,位于村西头。

医馆里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郎中,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独来独往。

其本名更是无人知晓,只知道他自称姓余。

因为折了一条腿,走路一瘸一拐的缘故,也有村民叫他拐子大夫。

对此,余老头也不以为意。

无论寒来暑往,只要不是遇上大事,他都在医馆坐诊。

在白山村,村民们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往往第一选择都是往医馆跑,几文钱,一副药,煎下服用,便药到病除。

若是疑难杂症,余老头便会取出几枚银针,往往扎上十天半个月,不说病症全消,也能大大缓解病人痛苦。

因此,他在村中极受敬重。

随着余老头的名气渐渐传开,就连临近的几个村庄,也有不少村民慕名前来看诊。

陈青山赶到医馆的时候,余老头已经拖着瘸腿在搬门板,看样子是打算关门打烊了。

在他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吃力的帮忙,正是陈家老四,陈世靖。

“靖儿。”

陈青山唤了一声。

听到声音,小家伙吓了一跳,待看见是自己的老爹赶来,眼中立马浮现出心虚之色,紧张的额头冒汗。

陈青山狠狠瞪了他一眼,上前动手帮余老头将门板放好,这才向他行礼,满脸歉意的开口。

“余大夫,孩子不懂事,实在让您费心了。”

“无妨。”

余老头摆手,看着他身后的陈世靖,声音沙哑的道:“山子,你这孩子有点意思,别的孩子见到我都怕,他反倒硬要凑上来,赶都赶不走。”

陈青山闻言,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我终究是老了,这段时间,总觉得体力大不如前,大概是寿数将尽,命不久矣。”

余老头摇了摇头,叹息说道。

“余大夫,您说笑吧?”

陈青山不由一惊。

“您老身体看起来不错,依我看,起码还能活二三十年。”

“我自己的情况,我自己清楚。”

余老头摆手道:“大概是老头子我年轻的时候,造下的孽障太多,所以老了才有报应,让我孤老一人,鳏居至此。”

说话间,他目光转向陈世靖笑了笑。

“这小家伙颇有几分我幼时的模样,是难得的医道苗子,我这一身手艺与其带到棺材里,倒不如传下去,救济百姓,也算做一件好事。”

“山子,你若愿意,便把这小家伙交给老头子调教如何?”

此言一出,陈世靖顿时抬起头,愣在原地。

待回过神来,他紧张的看向自己的父亲,不由自主的抿起了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