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棺中小棺

“班长,咱们真的不一起回去吗?”

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祭坛周边的空间便变得空旷了起来,这让李长青不由得慌乱了许多。

人多的时候被压下去的恐惧,现在又回涨了上来。

“是啊,咱们要不先走吧。”王艳也跟着说道。

“你们要是怕的话,可以先走。”刘云志咬了咬牙,他也怕,但他更怕叶凡真的找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飞冲天,所以,哪怕心里同样恐惧到了极点,他也还是硬挺着不愿意就此离去。

“不走,不走。”李长青讪讪地道。

他从大学开始就是刘云志的狗腿子,到现在工作了也是一样,他现在走了,以后还指不定要怎么被刘云志穿小鞋呢。

“啧,你看刘云志那家伙,怂的跟个鼻涕蛋一样,腿都打摆子了,还杵着呢,这是多怕咱们发达啊?”

“可不是吗,你说我现在要是在地上捡个石头说是仙缘,他会不会扑上来抢夺。”

“嘿!你别说,你真别说!”

叶凡和庞博在一边大声密谋,丝毫不顾刘云志铁青的脸色。

“洪钧,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周毅压低声音在洪钧身边问道。

他可不相信,最先来到这里且神情自若的洪钧会对这里一无所知。

说起来,他和洪钧最近一次联系还是在两年前。

那时洪钧突然打电话给他,说自己想参加一个拍卖会,托他想办法弄一张入场券。

他询问了洪钧参加拍卖会的目的,得到的答复是,他看中了其中一个战国时的青铜器。

因为两人在大学时玩得还不错,再加上也不是什么大事,他便没有多想,发动关系将入场券送到了洪钧手上。

那时他才知道,昔日大学里的好友如今在四处收集古玩灵物。

拍卖会之后,洪钧还曾邀请他一起参与进他的寻宝大计过,只是当时他刚刚接手家族产业不久,俗事所累,脱不得身,便给拒绝了。

如今想来,他怕不是错过了一桩天大的机缘。

“知道一些。”洪钧点了点头:“根据我这些年搜寻到的一本古籍中的记载,这五色祭坛是古代帝皇们建造,用以接引仙人的成仙路。”

“成仙路?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不成需要什么特殊的仪式激活?”周毅将目光重新对准五色祭坛,眼神不由自主的闪了闪。

成仙二字,试问哪个中华儿女能够拒绝。

“这谁知道。”洪钧耸了耸肩。

被洪钧的话勾起了心中念头的周毅终于是没忍住,来到五色祭坛上,自己一人摸索了起来。

刘云志见此,也是有样学样。

哐当一声。

清脆的玉石撞击声在空旷空间里是如此的清晰,众人纷纷侧目,只见王艳尴尬的回头。

她方才看中了一块品质极佳的玉石,想要放进背包带回去雕琢成首饰,只是没想到玉石太重,一个没拿稳,将玉石摔在了祭坛上。

“你在干什么?别把祭坛弄坏了!”刘云志气恼的指责起来。

完全没注意到,在玉石交击之后,五色祭坛竟好似活了过来。

五色光华闪耀,五色祭坛上陈列的玉块与石板突然变得晶莹通透起来,上面刻印的古字全部烁烁放光,整座超大型祭坛流转出一股柔和的光芒。

“这是怎么回事?”李长青惊叫起来。

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笼罩了身体,双腿像是绑缚了铅块一般难以移动一步。

与此同时,泰山之巅,九条庞大的龙尸竟颤动了起来,且这个时候那口铜棺也发出“哐当”一声巨响,猛烈的摇动了一下。

棺盖在摇动中偏离了位置,露出一条大缝,一股如同黑洞一样无可违逆的吸力从铜棺之中爆发出来。

“怎么办?我动不了了!”王艳哭嚎起来。

刘云志却早已被这一幕吓破了胆,脸色霎白,张着嘴巴连怎么说话都已忘记。

叶凡几人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见洪钧淡定的模样,心中也没有太过担心。

九龙拉棺号,发车咯……

洪钧在心中默默念道。

下一刻,铜棺之中的吸力陡然扩大,所有人毫无抵抗地被吸入其中。

棺盖重新闭合,棺内众人只感觉到一阵抖动,好似腾空了一般。

“咱们应该是踏上了成仙路。”

棺内,洪钧、叶凡、庞博、周毅四人围坐一团,窃窃私语。

“成仙路?所以咱们这是往天庭去了?”庞博张了张嘴,感觉有些难以置信,他这稀里糊涂的,就成仙了?

洪钧摇了摇头:“说是成仙路,按照我的推断,其实应该就是一个更适合修行的地方,甚至有可能是别的星球。”

“别的星球?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叶凡惊诧道。

几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学子,自然知道星球与星球之间隔了多少光年。

要真是这样,只怕还没等他们抵达目的地,就得饿死在古棺里。

周毅也是吞了吞口水,强撑着胆气道:“这只是猜测罢了,或许不过多久,铜棺就会打开。”

“只能这样想了。”叶凡苦笑着说道。

事到如今,他们已然身处此间,再多想也没有什么意义。

自我安慰了一阵,四人渐渐平静下来。

洪钧便开始在铜棺内部摸索起来。

内部的空间很大,洪钧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大功率手电,打开后一百六十多平的黑暗空间瞬间就被照的亮如白昼。

“卧槽!”

正对着手电的叶凡惊呼一声,立马闭眼偏头。

冷不禁被这强光怼脸,他现在是眼冒金星。

“抱歉抱歉,忘记你在前面了。”洪钧歉意的移开手电,他也没想到这玩意儿在黑暗的地方威力能大成这样。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那是什么?”借着这光芒,周毅一眼便发现了位于棺内中央的另一口铜棺。

几人当即围了过去,观察起来。

这口小棺长不足四米,宽不足两米,古朴而又暗淡,刻印有古图,覆盖着铜绿,镌刻满了岁月的风霜,让人心有寒意,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