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震京师,舅甥矛盾

尚书房。

朱元璋扎在一堆奏疏中,朱标则是侍奉在其身旁。

时不时,朱元璋便会将手里的奏疏,递给朱标。

让其看看底下臣子们,给出的解决方案。

好的地方,学习。

不好的地方,则是加以修正改正。

就在朱元璋合上一份奏疏,并递给朱标的时候,其开口询问道:“标儿,蓝玉的事情,可听说了?”

朱标先是一愣。

有些茫然的望着自己父亲。

“蓝玉?”

见其有些呆愣,甚至忘记接自己手里的奏疏了,朱元璋便心中了然。

晃了晃手里的奏疏。

朱标这才连忙接过,后询问道:“父皇,蓝玉可是又闯祸了?”

他深居宫中,消息获取的渠道,相较于朱元璋而言。

还是比较匮乏。

主要是来源于群臣,还有进宫拜见自己的那些近臣。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疏,一心两用的说道:“那倒没有。”

“听说,他得了一把宝剑。”

“能够削木如泥,在咱的武校场上,大显神威。”

“靠着这把剑,把咱保儿都给击败了。”

“好生威风。”

朱标微微一愣。

蓝玉得了宝剑?还把李保儿给击败了?

真的假的,李文忠靠着一杆白枪,在军中,他说自己武艺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前些年,蓝玉想要挑战李文忠。

夺回当年常遇春的名号,却被李文忠十几枪,直接挑翻。

自此后,也没人敢去挑衅李文忠。

朱元璋翻看着奏疏,并询问道:“咱记得,蓝玉这些天,是和咱孙儿呆在一起。”

“你说,他哪来的削木如泥的宝剑。”

“还是说,你宫中,有位能造削木如泥的绝世工匠?”

“也不带来给咱见见?”

朱标心中一颤。

自己东宫,哪里来的绝世工匠?

不过,这把宝剑的来历,或许他倒是能够猜到。

应该是雄英从另一个世界获取的。

思绪片刻,朱标连忙解释道:“父皇,我这东宫,哪里会有工匠?”

“就算有,儿臣又怎会隐瞒父皇。”

“而且,蓝玉在出宫之时,也并未见这把宝剑。”

“想来,应该是偶然所得。”

“若是在宫中获得,那他必然会在儿臣面前展示,儿臣又怎会不知呢?”

朱标的解释,不算很好,也没有太大的漏洞。

见状,朱元璋便没有过多在意这件事。

军中的事情。

谁武艺第一,谁武艺第二,都是将士闲时搞出来的主观评判。

战场上,个人武艺再厉害,也决定不了胜负。

决定胜负,终究还是要靠统帅能力,指挥能力。

武艺,只是点缀李文忠名声的一撇。

蓝玉也是一样,武艺终究只是点缀罢了。

至于以剑破枪,倒确实有些虚幻。

不过,若是李文忠故意让着蓝玉,也未必不可能。

本来他是想诏李文忠问问清楚,这件事的。

可自从胡惟庸案爆发之后。

李文忠便言语犀利的批判他的屠戮不对。

一次,他不予理会。

可李文忠接二连三的上疏,他自然也不满。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文忠都没有率军出征。

只是担任着左都督府的左都督,并兼管拱卫京师的禁军总兵统领。

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是李贞病故。

李文忠需要守孝。

“父皇,何不如诏表兄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却摆了摆手。

“罢了,一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

朱标见状,心中清楚,朱元璋还是在怪罪李文忠,便继续道。

“父皇,您还是没有原谅表兄。”

“表兄虽然言语犀利,不顾父皇脸面,可他也是为了朝廷好。”

大肆屠戮官员,确实会造成朝野的震动。

李文忠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这才屡次谏言,哪怕朱元璋大怒,也依旧坚定。

闻言,朱元璋却冷哼一声。

“别和咱提他!若非恩亲,咱早就撤了他的职位,贬到边关去!”

“你也不必再给他求情。”

“要是没什么事,你就退下吧。”

看着朱元璋的态度,朱标心中无奈。

不过,这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再过多追问蓝玉的事情。

这些年来。

自己也是两边劝谏。

希望缓和朱元璋和李文忠的舅甥关系,奈何两人都是倔驴。

都不肯退让。

一个认为自己没错,一个认为自己需要改正皇帝的错误,不断劝谏。

忠言逆耳。

罢了,一时半会儿,俩人的关系也缓和不了。

自己还是需要去询问一下,蓝玉和宝剑的事情。

毕竟,要是父皇真的追查起来。

难免会露出马脚。

回到东宫。

便来到皇太孙的寝宫。

并找到了朱雄英,将蓝玉以剑破枪,名震京师的事情,如数告知给了朱雄英。

同时询问道:“雄英,蓝玉手中宝剑,应该是你给的吧?”

听着这则消息的朱雄英,却有些凝重。

微微点了点头。

“是。”

本来,只是见蓝玉有些烦人,便将此剑交给蓝玉玩玩。

可没想到,蓝玉居然闹出这种动静。

对战李文忠?

看来,这把黄金宝剑的耐久度,应该差不多了。

蓝玉貌似并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眼里。

朱雄英眼神中,略有些不满。

“父亲,那皇爷爷那边,可有察觉到什么不对?”

朱标摇了摇头。

“我暂时糊弄过去了。”

“想来,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切不可闹出这般动静,不然我也瞒不住。”

闻言,朱雄英点了点头。

眼神中思索片刻。

而后,其便询问道:“父亲,十二叔的事情,可有定论?”

朱标点了点头。

“明天,我会去看看他,到时候,按照你说的。”

“他会向我顶嘴,并出言不逊,我便可借机将其关禁闭。”

“和你一起受罚。”

“想来,你皇爷爷那边,不会有大碍。”

见状,朱雄英点了点头。

朱标此时却有些犹豫。

“雄英,你十二叔今年十岁,他能帮到你什么?”

“不然,换个人?”

对此,朱雄英也只是解释道。

“父亲,闯荡有危险,也有机缘。”

“宗室力量,也需要扶持几个。”

朱标却知晓朱雄英这番话的言外意思。

“你是担心,你的几个叔叔,会不服我?”

“若是如此,那你大可不必担忧。”

“老二老三老四他们,没几个有胆子敢违逆我。”

朱雄英只是笑了笑。

这几个叔叔,确实服自己父亲。

可并不意味着,他们服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