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下,不止大舅母脸色不好,大舅舅也脸色铁青。

二哥哥与三哥哥同在县学,大舅舅作为两人的先生,自是在三哥哥的课业上,特别上心,可三哥哥不如二哥哥聪慧。

二舅舅是官身,二舅母的母家也比自己强出一大截。

两人先后两年嫁入吴家,二哥哥都满周岁了,大舅母才怀上儿子。

本就处处都被弟媳压一头,如今儿子也比不得人家。

不说二哥哥吴昌峻早过了童生,自家儿子吴昌翊却三战三败,这事儿成了大舅母的心病。

“你少说两句吧。”

二舅舅根本拉不住二舅母,只得戳了戳她,被瞪了一眼,只得缩回了手。

最后还是吴老夫人看不下去,出声制止,二舅母撇撇嘴,不再说话。

“祖父、祖母。”四哥哥躬身。

“我想继续在茶摊做事。”

“昌宴!”三舅舅吴仲湖呵斥道,“你胡闹什么!”

三舅舅一直希望四哥哥能走仕途,哪怕最后这途不通,还可接了他外祖家的书坊。

上次开茶摊的市引用了四哥哥的名字,三舅舅是不同意的,因着经商便不能再出仕。

姚甜楠知道是大舅母私下找了三舅母,让三舅母说服三舅舅。

若是市引在四哥哥身上,日后她要嫁人的,吴老爷子不可能把茶摊让她带到夫家去,这茶摊就是四哥哥的。

但四哥哥要一直经商,就不一样了。

他外祖父是个老学究,对身份看的极重,若四哥哥真的走了商途,日后老人家是不会把书坊给他的。

“父亲。”四哥哥走上前来,再躬身。

“我没有胡闹。茶摊的市引本就是我的名字,理应由我打理。”

“你不读书了?”三舅舅满脸怒意。

“父亲,我自小身体不好,去不得学堂,读书也不如旁人用功。这半年,白天里跟甜姐儿在茶摊做活,晚上再回来温书,每日虽说忙碌些,但身子好了许多,不用再日日吃药。再者,还能给家里出份力,让家里多个进项,日子还能松快松快。”

三舅舅听四哥哥说的头头是道,“那就随你吧。”

“茶摊由昌宴打理,以后昌宴就是东家,四丫头去帮忙要听昌宴的令。”

吴老爷子瞧各家都商量得差不多,最后拍板。

“还和原来一样,工钱按外边的算,盈利的两成交到公中,茶叶比外边添两文钱。”

“酒肆的市引,是谁的名字?”

大舅母突然出声问道,偏这件事,姚甜楠还没下定主意。

却见二舅母从容地将市引申请书递到吴老爷子面前。

“自然是甜丫头的本名,姚氏。我娘家为她作保,只要甜丫头签字画押交上去就得了,府衙那边,相公也打了招呼。”

“二舅母。”

前日二舅母说要回家一趟,昨日傍晚才回来,原来是请托母家帮她的忙。

那她的户籍也……

姚甜楠惊的瞪大了眼,看向二舅母。

二舅母看着姚甜楠的傻样,笑着从袖中摸出一块绫布,递给她。

“户籍的事,我早让相公帮忙给办妥了。”

姚甜楠原是请托了人作保,只是没决定将市引落在谁的户上。

没想到,二舅母不仅把市引的事情直接给办了,还把户籍的事给解决了。

这次二舅母悄声声的帮了个大忙,姚甜楠欠了她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是县太爷亲批的户牒,甜丫头从此自立门户。”

大舅母死死盯住市引申请书上的官印,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似是想将那张纸看出个窟窿。

本来还想,若是还让昌宴给她的铺子挂名,结果老二媳妇横插一脚。

大舅母冷声冷气的道。

“你倒是好心肠。”

“既如此,甜丫头便将这市引和户牒收好了罢。”

吴老爷子将市引申请书递过来,姚甜楠恭恭敬敬的接下,攥在手心里,福身行礼。

“多谢外祖父、外祖母,多谢二舅舅、二舅母。”

“回头你二舅舅带人去你那,可帮我看着点,别让他喝多了。”

二舅母打趣着她,二舅舅也笑呵呵的看过来。

“必是要给二舅舅多上几壶好酒的。”

姚甜楠也笑的真诚。

寻常人家,自是没有允了女子自理门户的。

虽说她父亲去世,可母亲尚在,还有姐弟照应,自立门户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她情况也算特殊。因父亲是犯了事,族中与他们一家断了亲,长姐与幼弟跟母亲改嫁之后,也都改了姓氏。

是以,姚家只剩她一个人,还在已逝父亲的户下。如今自立门户,倒也说得过去。

“今日便到此罢。”吴老爷子遣散了众人。

车马巷口新立的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牌匾上,“姚记酒肆”四个鎏金大字映着晨光。

姚甜楠立于朱漆木门前,望着络绎不绝的车马人流,指尖抚过腰间新系的黄铜钥匙——

这是她头一回真正握住自己的生计。

“甜姐儿。”吴秋挎着竹篮从巷口跑来,鬓边簪着朵新开的腊梅。

“席婶子送来的十坛梅花酿,庆海哥在后院码好了。”

“庆海哥真是帮了大忙。二舅母在灶间,你过去帮衬一下。”

姚甜楠将吴秋引至后厨。

“晚点儿给你买东市那家点心。”

“甜姐儿,快出来,来贵客了。”吴焕着急忙慌将姚甜楠从厨房拽出来。

只听得远处传来热热闹闹的声。

大舅舅引着位青衫老者过来,身后跟着三两位长衫长者,再后边,是家中几位哥哥并着一众儒雅学子。

“甜丫头,这位是县学的教谕和几位先生。”

姚甜楠福身行礼,将人请进店内,喊四哥哥帮忙招呼

正好昨天备了几坛茶酒,便喊来庆海哥帮忙抬酒。

“一坛梅花酿、一坛茶酒,送到大舅舅的雅间。哥哥们那桌,先送去一坛茶酒。”

外边,三舅舅带着自己的丈人和书坊众人,捧着贺联进了店。

姚甜楠几番道谢,招待着去雅间,又喊来陈希。

“希哥,送一坛茶酒、一坛清酒。”

二舅舅身着绛紫色绸袍,身后还跟着七八个大老爷。

“甜丫头,这几位是我的同袍。”

姚甜楠忙引着众人进到酒肆的后院。

“后院的上间留着呢,伯伯叔叔们里边请。小店简陋,各位见谅。”

二舅母听见吴焕去厨房传话,忙张罗将存了几年的桃花酿送一坛去上间。

姚甜楠又着吴庆海取来一坛烧酒,再带一坛茶酒。

二舅舅趁着姚甜楠给各位斟酒的功夫,将各位老爷介绍给姚甜楠。

姚甜楠一边应承,一边介绍自己店里的特色,言行举止甚是妥帖。

瞧着气氛渐浓,姚甜楠知礼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