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生活在南月国,月亮村,他们结婚多年,育有一个女儿。她是夫妻俩一生的快乐和骄傲,是他们晚年生活的幸福源泉。
在他们的记忆中,那些如金子般重要的日子无不见
她的成长。在她出生三十天时,母亲给她穿上礼服,抱着她去观音庙祭拜,让她接受观音菩萨的庇护;在她的第一百天,父母送给她一套人偶和属于它们的小配饰,之后年复一年地添置;最重要的日子是三岁生日,她的小腰上第一次系上了粉色与红色相间的宽腰带,标志着她不再是婴儿。
现在她已经七岁,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哄父母开心,他们的幸福之杯似乎已被斟满,全南越国也找不到比这更幸福的小家庭。
一日,家里变得热闹非凡,因为父亲突然有要事被召到
京城去。在铁路、汽车和其他快捷旅行方式盛行的今天,我们很难理解从月亮村到京城的这一段旅程,对当时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道路崎岖不平,几百里的距离,平民百姓们得一步步走过去。在那个时代,去京城是一件大事。
因此,在帮丈夫准备长途旅行所需的东西时,妻子非常焦虑,她知道丈夫面临着多么艰巨的任务。她希望能跟丈夫一起去,可是这段路对于她们母女来说太远了,况且料理家务也是妻子的责任。
一切都准备好了,丈夫站在门口,家人围在他身边。“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丈夫说,“我不在的时候,拜托你照顾好一切,尤其是我们的小女儿。”
“放心,我们不会有事的。倒是你,必须照顾好自己。
路上一天也不要耽搁,尽快回来。”妻子说着,泪如雨下。只有小女儿在笑,因为她还不知道离别的痛苦,也不知道远赴京城和走到邻近的村庄完全是两码事。她跑到父亲身边,抓住他的长袖,让他停留片刻。
“爹爹,我会乖乖等您回来的,所以请给我带个礼物。”父亲转过身来,最后看了一眼哭泣的妻子和满脸期待的女儿,他觉得好像有人在揪着他的头发让他不要离开。对他来说,把妻子和女儿留在家里实在太难了,因为他们此前从来没有分开过。但是他知道这次召见是无法推脱的,他费了好大劲儿才让自己不再多想,毅然转身,快步穿过小院,出了大门。妻子抱着女儿一直追到大门口,看着他走到两旁长着梅花树的路上,直到只能看到他那顶古怪的草帽子,最后连那顶帽子也消失在了远处的薄雾中。
“父亲走了,在他回来之前,我们必须照看好一切。”母亲在回屋的路上说。
“嗯,我会很乖的。”女儿点点头说,“等爹爹回家时,
请告诉他我有多乖,他说不定会送我一件礼物。”
“父亲一定会带回来你想要的东西,我交代过了,让他
给你带一个人偶。你必须每天想着父亲,祈祷他旅途平安,直到他回来。”
“是啊,当他回来的时候,我该多幸福啊!”女儿拍着
手说,她的脸变得明亮起来。
之后的日子,妻子开始为一家三口做冬衣。她架起简易
的木制纺车,在织布之前先纺线。在这段日子里,她只能从工作中得到安慰。工作间隙,她会陪女儿做游戏,给她讲故事。
时间在这个安静的家里过得很快,丈夫终于办完差事回来了。
此时,这个男人已经和出发时判若两人了。他日复一日地走了一个月,穿行在各种天气中,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
但妻子和女儿一眼就认出了他,飞奔出去迎接。丈夫和妻子
发现彼此安然无恙后都很高兴。他的草鞋被解开了,他的大斗笠被摘了下来,他又回到了家人中间,回到了在他外出时空荡荡的旧起居室里。
他们刚在白垫子上坐下,父亲就打开了随身挎着的竹篮,
拿出一个漂亮的人偶和一个装满糕点的漆盒。
“这是给你的礼物。”他对女儿说,“是我不在的时候,
你把母亲和家里照看得这么好的奖励。”
“谢谢爹爹。”女儿把头俯到地上说,然后伸出枫叶一样
的小手,张开手指急切地去拿人偶和漆盒
这两样来自京城的礼物比她见过的任何东西都更漂亮。她高兴得说不出话,脸似乎都要笑得化掉了,眼睛里完全没有了别的东西。
丈夫再次把手伸进篮子,拿出一个用红白相间的绳子细
心捆好的方木盒,递给妻子说:“这是给你的。”妻子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拿出一个带把手的金属圆盘。圆盘的一面是亮的,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另一面有凸起的梅花树和兔子的形象,都是在圆盘光滑的表面雕刻出来的,栩栩如生。对于自出生起就没出过远门的她来说,这辈子还从没见过这种东西。她凝视着亮闪闪的圆盘,抬起头来,
脸上露出惊奇、疑惑的表情,说:“我在这个圆圆的东西里
看现有人在看我!你给我的是什么?’丈夫大笑道:“哎呀,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脸。我给你带的东西叫镜子,在它光滑的那一面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虽然在这个偏僻的地方还寻不到它,但在遥远的古代,京城里的人就开始用它了。在那里,镜子被看作女人必不可少的物件。
有一则古谚说‘刀是当兵的灵魂,镜是女人的灵魂’。根据
流传甚广的说法,女人的镜子是她内心的外在体现,如果她让镜子明亮清澈,那么她的心就是纯洁善良的。镜子也是象征神物似的存在。所以你必须珍视你的镜子,小心使用它。”
妻子听完丈夫的这番话,很高兴自己学到了这么多新东
西,对这件礼物更满意了。
“这面镜子代表了我的灵魂,我一定会把它当作贵重的
财产来珍惜,决不会随便使用它。”她把镜子举得和前额一样高,以表示感谢,然后把它装进木盒里,收藏了起来。
妻子看到丈夫十分疲惫,便着手准备晚餐,想尽量把一
切安排得舒舒服服。在以前,这个小家庭似乎还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现在一家人又团聚了,真是太高兴了。
当晚,丈夫讲了许多话,讲他的旅途和他在都城所看到的一切。
时光流逝,女儿已经长成了十六岁的美丽少女。夫妻俩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把他们的掌上明珠养大了,他们的辛劳得到了回报。女儿会帮着母亲做家务。父亲也为她感到骄傲,每天看到她,就能想起妻子刚嫁过来时的模样。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
一天,善良温柔的妻子病倒了,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幸福。
在她生病的头几天,丈夫和女儿以为她只是着凉了,并
不十分着急。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郎中也很困惑,他用尽了办法,这个可怜的女人还是一天比一天虚弱。父女俩悲痛欲绝,无论白天黑夜女儿都守在她的身边。然而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救不了她的性命。
一天,女儿坐在母亲的榻边,试图用微笑掩饰内心的痛
苦。母亲醒了过来,拉起女儿的手,慈爱地凝视着她的眼睛,气若游丝地说:“女儿,我心里明白,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救不了我。我死之后,你要照顾好你亲爱的父亲,做一个孝顺的好女儿。”
“母亲,”女儿泪如泉涌,“您千万别这么说。您要做的
就是赶快康复一一这才是我和父亲想要的幸福。”
“是啊,知道你们多么渴望我能好起来,对我来说就足
够了,但我是不可能好起来了。不要愁眉苦脸的,前世的业注定了我的今生会在这个时候死去。知道这一点,我就听天由命了。我有东西要给你,我死之后,你在看到它时就能想起我。
她伸出手,从枕头旁拿出一个用丝线和流苏系着的方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从里面取出多年前丈夫送给她的那面镜子。
“在你小的时候,你父亲去了一趟京城,把这个宝贝当作礼物送给我。这叫镜子,我要把它传给你。在我离开人世后,你如果感到孤独,渴望见到我,只要拿出这面镜子,你就能在光滑的那一面看到我一一这样,我们就能常常见面,你可以把心里事都告诉我。虽然我不能说话,但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事,我都会理解你,支持你。”说着,这个垂死的女人把镜子递给了女儿。
这位慈母的心情似乎平静了下来,那天她没有再说一句话,她的灵魂静悄悄地离去了。
失去亲人的父女俩痛苦得要疯掉了,他们陷入极度的悲伤之中,既难以向这个占据着他们整个心灵的女人告别,也不想把她的身体交给冥途。但当这一阵呼天抢地的悲痛过去之后,他们又重新控制住了自己的心绪,对命运屈服了。尽管如此,女儿还是很痛苦,她对亡母的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她的怀念是如此深沉,以至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甚至是刮风下雨,都能让她想起离世的母亲。
有一天,父亲外出了,女儿一个人在做家务,她无法忍受孤独和悲伤,倒在母亲的房间里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可怜的孩子,她只希望看一眼心念之人的脸。她突然坐起来,头脑中响起了母亲的临终遗言。
“啊!母亲把那面镜子作为遗物传给我时,告诉过我,
无论我何时朝镜子里看,都能见到她。我差点儿忘了她的遗言-我真笨啊。我现在就把镜子拿来,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她赶紧擦干眼泪,走到壁橱前,取出装着镜子的木盒,拿起镜子,凝视着光洁的镜面,心怦怦直跳。看哪,母亲的话是真的!她在镜子里看到了母亲的脸!镜中的母亲让她回想起童年时那个年轻美丽的女人。她觉得镜中的那张脸就要开口说话了,那双眼正热切地望着她,她几乎听到母亲又在对她说,要她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孝顺女儿。
“我看到的肯定是母亲的灵魂。母亲知道如果没有她的
陪伴,我会多么痛苦,她是来安慰我的。每当我渴望见到她时,她就会在这里与我相会。我对镜子真是感激不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