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架构是软件的蓝图,优秀的软件架构不仅能让代码按需求稳定运行,也能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返工。然而,当我们审视当前软件行业的现状时,便会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由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软件本身的灵活性和易扩展性,现代软件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相对应的软件架构也日趋复杂。面对复杂的软件生态以及不断演进的软件架构,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估架构的有效性就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书从多名作者独特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软件架构评估的标准。在评估和度量方面,书中介绍了诸如四个关键指标、架构模块化成熟度、耦合和结构侵蚀、代码复杂度以及架构度量维度等内容;在设计和演进方面,书中探讨了适应度函数、架构师的组织角色、问题分析方法等内容。书中涵盖的各类指标体系、方法论以及行业案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架构师和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本书作者都是软件行业的一线从业者,他们是架构师、CTO、软件教练以及咨询顾问,他们不仅向读者传授了评估软件架构的指标和原则,也分享了他们在不同行业领域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评估软件架构,从而更有效地设计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本书既适合有经验的软件架构师阅读,也适合初学者阅读,无论读者是想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还是希望团队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都能从中受益。

感谢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深刻洞察,他们为软件架构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感谢所有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参与校对和出版工作的老师,他们的支持使本书得以顺利问世。感谢所有读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大家在软件架构探索之路上的得力助手。

本书的翻译由三位译者合作完成。张旭海负责翻译第1、3、6、10章和前言,以及全书的统筹和审校工作;杨琛负责翻译第2、7、8章;陈崇发负责翻译第4、5、9章。本书的10位作者都是业界知名专家和学者,我们期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向读者准确、客观地传递这10位作者的思想。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