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卷二十七·汉孝顺帝纪

孝顺皇帝刘保,本是安帝的儿子,亲妈李氏被阎皇后害死,命运从一开始就有点坎坷。永宁元年的时候,他被立为皇太子,本来顺风顺水,可谁知道延光三年出了大变故。

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还有中常侍樊丰,这几个家伙坏得很,诬陷太子的乳母王男和厨监邴吉,把人家给杀了。刘保年纪虽小,但心地善良,为这事多次叹息。王圣他们做贼心虚,害怕以后被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和樊丰、江京一起陷害太子,可怜刘保被废成济阴王。这就好比原本是皇位继承人,结果被一脚踢出局,太惨了。

第二年三月,安帝驾崩,北乡侯被立为帝。刘保因为被废,连去大殿瞻仰安帝棺木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一旁悲号不食,朝廷内外的官员看到他这模样,都忍不住心疼。

谁知道北乡侯命也不长,没多久就薨了。车骑将军阎显和江京,还有中常侍刘安、陈达等人,跑去跟太后说先别发丧,赶紧再找其他国王的儿子来当皇帝,然后关闭宫门,派兵把守,就怕局势失控。

结果他们没想到,十一月丁巳这天,京师和十六个郡国发生地震,这一震仿佛是命运的转折信号。当晚,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趁乱斩杀江京、刘安、陈达等人,然后把济阴王刘保迎到德阳殿西钟下。年仅十一岁的刘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登上了皇位。

刘保上位后,近臣尚书等人簇拥着他前往南宫,登上云台,召集百官。尚书令刘光上奏说:“孝安皇帝英明神武,可惜早早离世。陛下您才是正统继承人,本就该继承宗庙大统,却被奸臣算计,只能在外忍辱负重,我们这些臣子都为您感到不值。现在天命回转,北乡侯在位不长,汉室福运昌盛,陛下您顺应天命,在近臣和左右大臣的扶持下登基。不过因为即位仓促,很多礼仪制度都还不完善,得赶紧梳理一下。”刘保一听,觉得有道理,马上同意。

紧接着,刘保就召集公卿百官,派虎贲、羽林士驻守南、北宫各大门。阎显兄弟听说新皇帝登基,赶忙带兵闯入北宫。尚书郭镇可不怕他们,上去就和他们干架,还把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给斩了。戊午那天,朝廷派人进入宫中,夺回玉玺,刘保这才前往嘉德殿,派侍御史拿着符节去抓捕阎显和他另外两个弟弟城门校尉阎耀、执金吾阎晏,把他们都关进大牢处死。己未日,宫门打开,驻守的士兵也都撤了。壬戌日,刘保下诏给司隶校尉,说只追究阎显、江京的近亲,其他人能宽大处理就宽大处理,还挺仁慈。

壬申日,刘保去祭拜高庙,癸酉日又去祭拜光武庙,乙亥日还下令益州刺史停止子午道的修建,改通褒斜路,这小皇帝还挺有想法。己卯日,按照诸侯王的礼仪安葬了少帝,司空刘授也被免职,刘保还给公卿以下的官员赏赐钱和谷物,大家都挺开心。

十二月甲申,少府河南人陶敦被任命为司空。刘保还下令,郡国的太守、国相任职不满一年的,都能举荐孝廉和官吏,这可是给很多人提供了机会。乙卯日,尚书上奏请求收回延光三年九月丁酉日把皇太子废为济阴王的诏书,刘保批准了。这下刘保算是彻底洗清冤屈,正儿八经当皇帝了。

可这一年,京师大闹瘟疫,真是好事坏事都凑一块儿了。

辛亥日这天,孝顺皇帝刘保发了个诏令,让公卿、郡守、国相这些大官们,每人举荐一个贤良方正、能大胆直言提意见的人。那些跟着刘保的辇车去南宫的尚书令以下官员,都给增加了俸禄,还按级别赏赐了布,大家心里估计都乐开了花。

永建元年春天正月甲寅日,刘保又下了一道诏书,说:“先帝那么圣明有德,可惜在位时间不长,早早丢下了伟大的功业。奸臣们趁机捣乱,百姓们怨声载道,这就冲撞了天地间的和气,所以才闹起了瘟疫灾祸。我继承了这大业,却还没能让天下安宁太平。要想治理好国家,关键得广泛施行德政和恩惠,把以前的坏东西都清除掉,和百姓们一起重新开始。现在大赦天下!给男子们封爵,每人二级,作为父亲的继承人、三老、孝悌、力田的人封三级,那些想登记户籍的流民封一级;鳏夫、寡妇、孤儿、无依无靠的人、重病残疾的人、穷得活不下去的人,每人给五斛粟米;贞节的妇女,每人给三匹帛。那些按法律该流放的,就不流放了;逃亡该被抓回来的,也不抓了。宗室里因为犯罪被除名的,都恢复宗室户籍。和阎显、江京这些人有来往的,也都不再追究。大家都好好干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辛未日,皇太后阎氏去世了。辛巳日,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司徒李郃都被免职。二月甲申日,安葬了安思皇后。丙戌日,太常桓焉当上了太傅;大鸿胪朱宠成了太尉,还参与处理尚书事务;长乐少府九江人朱伥当了司徒。给那些跟着辇车负责宿卫的官员和新任命的官员,也按级别赏赐了布。

这时候陇西的钟羌造反了,不过护羌校尉马贤很给力,把他们给打败了。

夏天五月丁丑日,刘保又下诏给幽、并、凉州的刺史,让他们把二千石以下到黄绶的官员,那些年纪大了、能力弱了、不适合负责军事的人的名字上报。还严厉下令要严守边塞,修缮防御工事,设置屯兵守备,等立秋之后,还要训练战马。

六月己亥日,刘保封济南王刘错的儿子刘显为济南王,又有新王爷诞生啦。

秋天七月庚午日,卫尉来历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这可是个掌握兵权的重要职位。

八月,鲜卑跑来侵犯代郡,代郡太守李超不幸战死沙场,真是太惨了。

九月辛亥日,开始让三公、尚书入宫奏事,这权力结构又有了点小变化。

冬天十月辛巳日,刘保下诏把死罪以下的罪犯减罪,流放到边疆;那些逃亡的人可以按规定花钱赎罪。丁亥日,司空陶敦被免职。

鲜卑又来侵犯边境了。庚寅日,朝廷派黎阳营的兵去中山北界驻扎。还告诉幽州刺史,让边境的郡增加步兵,死死地守在边塞下。又征调五营的弩师,每个郡举荐五个人,让他们教士兵们练习战斗和射箭。壬寅日,廷尉张皓当上了司空。甲辰日,因为瘟疫和水灾,刘保下诏让百姓今年只交一半田租;损失达到十分之四以上的,就不用交田租了;损失不到十分之四的,按实际情况减免。

十二月辛巳日,给王、公主、贵人、公卿以下的官员,都按级别赏赐了布,这一年就在各种事务和赏赐中快快乐乐(也有点忙忙碌碌)地过去了。

永建二年的开头还挺热闹。正月戊申日,乐安王刘鸿来京城朝见皇帝,这算是给皇帝请安来了。可没几天,丁卯日,常山王刘章就去世了,真是世事难料。

二月,鲜卑不老实,又来侵犯辽东、玄菟。甲辰日,皇帝下诏说,要给荆、豫、兖、冀这四个州那些流浪在外、穷苦的人发放救济粮,让他们能在当地安稳生活,要是生病了还给提供医药,这政策还挺有人情味。

护乌桓校尉耿晔带着南单于去攻打鲜卑,把鲜卑给打败了,扬眉吐气了一把。

到了三月,天公不作美,发生了旱灾。皇帝赶紧派使者去审查囚徒,看看有没有冤假错案,这操作还挺及时。

这时候疏勒国派人来给皇帝进贡,估计是想和东汉搞好关系。

夏天六月乙酉日,皇帝追尊自己的生母李氏为恭愍皇后,还把她安葬在恭北陵,也算是尽了一份孝心。西域长史班勇和敦煌太守张朗去讨伐焉耆、尉犁、危须这三个国家,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这几个国家也服软了,都派自己的儿子来进贡。

秋天七月甲戌朔日,发生了日食。估计皇帝心里也有点慌,壬午日,太尉朱宠、司徒朱伥就被罢免了。庚子日,太常刘光当上了太尉,还负责录尚书事;光禄勋许敬成了司徒。辛丑日,下邳王刘成也去世了,这一年走了不少王爷啊。

永建三年,正月丙子日,京师发生地震,汉阳那地方还地陷开裂,这可太吓人了。甲午日,皇帝下诏,要核实地震中受到伤害的人,给七岁以上的每人赐钱二千;要是一家人都被害了,郡县得负责收敛安葬。乙未日,又下诏说今年汉阳的田租、田赋都不用交了,给老百姓减轻点负担。

夏天四月癸卯日,皇帝派光禄大夫去巡查汉阳以及河内、魏郡、陈留、东郡这些地方,给穷苦的人发放救济粮。

六月又赶上旱灾,皇帝再次派使者去审查囚徒,把那些罪行轻的给释放了。甲寅日,济南王刘显去世,这王爷们接二连三地走,让人感慨。

秋天七月丁酉日,茂陵园寝发生火灾,皇帝穿着素服,避开正殿,以示对这事的重视。辛亥日,派太常王龚拿着符节去茂陵祭祀,祈祷祖先别降罪。

九月,鲜卑又来侵犯渔阳,真是不让人省心。

冬天十二月己亥日,太傅桓焉被免职。这一年,车骑将军来历也被罢官,看来朝廷里的人事变动还挺频繁。

永建四年,正月丙寅日,皇帝下诏说:“我坐在王公之上,治理国家的道理懂得越来越少,政策也有失误,导致阴阳之气阻隔,盗贼肆意横行,各种案件越来越多,我忧愁叹息,头疼得厉害。《诗经》里说:‘君子如祉,乱庶遄已。’现在正是三朝聚会,初一立春的时候,我要和天下人一起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大赦天下!从甲寅日赦令以来恢复官职和宗室属籍的,还有三年正月以来用钱赎罪的,都算数。那些因为和阎显、江京等人有来往、联姻而被禁锢的人,全部赦免。一定要崇尚宽厚平和,敬畏顺应时令,遵守典章制度,去除苛政,符合我的心意。”

丙子日,皇帝举行加冠礼,这可是大事。给王、公主、贵人、公卿以下的官员都赏赐了金、帛,按级别来。还给男子封爵,流民想登记户籍的也每人封一级;作为父亲的继承人、三老、孝悌、力田的人封二级;鳏夫、寡妇、孤儿、无依无靠的人、重病残疾的人、穷得活不下去的人每人赐帛一匹。

二月戊戌日,皇帝下诏说,百姓们进山凿石头,可能会泄露地下的藏气,让有关部门检查一下,该禁止的就禁止,就像建武、永平年间那样。

夏天五月壬辰日,皇帝下诏说:“天下有不少灾异现象,朝廷正在整顿政务,太官都减少了膳食,也不玩那些珍奇的玩意儿了。可桂阳太守文砻,不想着尽忠职守,宣扬本朝的德政,反而大老远地献上大珠子,想讨好我,现在把珠子封好还给他。”

这一年有五个州发了大水。秋天八月庚子日,皇帝派使者去核实死亡人数,收敛安葬,还给家属赏赐。丁巳日,太尉刘光、司空张皓被免职。

九月,把安定、北地、上郡又恢复到原来的辖地。癸酉日,大鸿胪庞参当上了太尉,录尚书事;太常王龚成了司空。

冬天十一月庚辰日,司徒许敬被免职。鲜卑又来侵犯朔方,这边境真是一刻不得安宁。

十二月乙卯日,宗正刘崎当上了司徒。这一年,还把会稽郡分出一部分设为吴郡。拘弥国派人来进贡。

永建五年的正月,疏勒王派自己的儿子到朝廷侍奉皇帝,大宛和莎车王也都派使者来进贡,这几个国家都挺积极,估计是想和东汉搞好关系,求个安稳。

夏天四月,京师闹旱灾。辛巳日,皇帝下诏说,那些郡国里遭受灾害的穷人,今年的更赋就不用交了。这还不够,京师和十二个郡国又闹起了蝗灾,这老天爷可真不给面子,旱灾接着蝗灾,老百姓可遭罪了。

冬天十月丙辰日,皇帝下诏把郡国和京城官府里那些被判死罪的囚犯都减罪一等,让他们去北地、上郡、安定去戍边。乙亥日,定远侯班始可倒了霉,因为杀了自己的老婆阴城公主,被处以腰斩之刑,他的同母兄弟也都被斩首示众,这事儿闹得可不小,公主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永建六年,二月庚午日,河间王刘开去世,又一位王爷离开了。

三月辛亥日,恢复了伊吾的屯田,还重新设置了一个伊吾司马,看来朝廷对伊吾这地方还挺重视,屯田既能解决粮食问题,也能加强边防。

秋天九月辛巳日,开始修缮太学,这可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看来皇帝也想抓抓教育了。

护乌桓校尉耿晔派兵攻打鲜卑,又把鲜卑打败了,耿晔还挺厉害,多次立功。丁酉日,于阗王也派自己的儿子来进贡,这来进贡的还挺多。

冬天十一月辛亥日,皇帝下诏说:“连续几年闹水灾,冀州地区尤其严重。之前已经免除了受灾百姓的赋税,还抚恤救济了贫困的人,可老百姓还是有放弃产业的,流亡的人也不断。我怀疑是郡县的官员们办事不用心,朝廷的恩泽没有传达到位。《易经》里赞美‘损上益下’,《尚书》里说‘安民则惠’。现在下令冀州地区今年的田租和刍稿都不用交了。”

十二月,日南边境以外的叶调国、掸国派使者来进贡,壬申日,还出现了客星出现在牵牛星附近,这在古代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天象预兆。于阗王又派儿子来进贡,这于阗王还挺积极。

阳嘉元年,正月乙巳日,立梁氏为皇后,这可是后宫的大事。皇帝还下令赐爵,百姓每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的人三级,如果爵位超过公乘,可以把爵位移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同母兄弟、同母兄弟的儿子,那些没有户籍的百姓和想登记户籍的流民每人一级;鳏夫、寡妇、孤儿、无依无靠的人、重病残疾的人、穷得活不下去的人每人赐粟米五斛,这赏赐还挺丰厚。

二月,海贼曾旌等人侵犯会稽,杀了句章、鄞、鄮三个县的县长,还攻打会稽东部都尉。皇帝赶紧下诏让沿海的县都屯兵防守。丁巳日,皇后去祭拜高庙和光武庙,皇帝还下诏给甘陵的穷人发放救济粮,按人口多少来给。

京师又闹旱灾,庚申日,皇帝下令让郡国的二千石官员各自去祭祀名山和大川,还派大夫、谒者去嵩高、首阳山,同时祭祀黄河和洛水,祈求下雨。戊辰日,举行雩祭来求雨,这为了求雨可没少折腾。

因为冀州地区连年水灾,百姓粮食不够吃,皇帝下诏派人去巡查,发放救济粮,鼓励农耕,赈济那些缺粮的人。甲戌日,皇帝又下诏说:“政治失去了和谐,阴阳失调,冬天很少有积雪,春天又没有及时的雨水。到处祈祷,所有的神灵都祭祀了。我很担心地方官员们违背了‘如在’的大义,现在派侍中王辅等人,拿着符节分别去岱山、东海、荥阳、黄河、洛水,诚心诚意地祈祷。”

三月,扬州六郡的妖贼章河等人侵犯了四十九个县,还杀了不少官吏。庚寅日,皇帝到辟雍举行飨射之礼,然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阳嘉。还下诏说,那些宗室里被除去属籍的人,全部恢复属籍;给冀州特别贫困的百姓发放救济粮,今年的更赋、田租、口赋都不用交了。

夏天五月戊寅日,阜陵王刘恢去世。

秋天七月,史官开始制作候风地动铜仪,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在当时能监测地震,领先世界。丙辰日,因为太学新建成,让那些明经考试没通过的人补为太学弟子,还增加了甲、乙科的名额各十人。选拔了郡国里九十位德高望重的儒者补为郎官和舍人。

九月,皇帝下诏把郡国和京城官府里关押的囚犯都减罪一等,那些逃亡的人可以按规定赎罪。

鲜卑又来侵犯辽东,这鲜卑真是没完没了。

冬天十一月甲申日,望都、蒲阴有狼咬死了九十七个女子,皇帝下诏给被狼咬死的人每家赐钱三千。辛卯日,开始下令让郡国举荐孝廉,限定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儒生要精通经义章句,文吏要能写笺奏,才能被选上;要是有像颜渊、子奇那样有卓越才能和品行的人,就不受年龄限制。

十二月丁未日,东平王刘敞去世。庚戌日,重新设置了玄菟郡的六部屯田。

阳嘉元年闰月丁亥日,朝廷下了个命令,那些因为皇帝诏令而被任命为郎官的人,如果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按照孝廉科目的标准进行考试,通过的人可以参加廉选,每年推举一人。这就相当于给郎官们又开了一条晋升通道。戊子日,客星出现在天苑星附近,不知道这在当时的占星家眼里意味着什么。辛卯日,皇帝下诏说:“近来呀,官吏们处理政务不勤勉,所以灾祸频繁降临,盗贼也增多了。我反思原因,都是因为选举官员不实在,任用的人不称职,所以没能让上天满意,百姓也多有怨言。《尚书》里歌颂辅佐大臣,《诗经》里讽刺三公行事不当。现在刺史、二千石官员的选拔,就交给三司负责了。要仔细排列先后顺序,精确核查才能高低,考虑任职时间的长短,以及文武才能的合适程度,务必做到公正合理。”庚子日,恭陵百丈长的廊屋发生火灾,这皇家陵园着火可不是小事,估计皇帝心里也慌得很。

这一年,还开始修建西苑,并且对宫殿进行修饰,看来皇帝想让自己住得更舒服些,不过这花费肯定不少。

阳嘉二年春天二月甲申日,因为吴郡、会稽发生饥荒,皇帝下诏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这也算是解了当地百姓的燃眉之急。

三月,使匈奴中郎将王稠率领左骨都侯等人去攻打鲜卑,把鲜卑打败了,又一次在边境扬威了。辛酉日,选拔京城六十岁以上的德高望重的儒者四十八人,补为郎官、舍人以及各王国的郎官,这是在充实朝廷的人才队伍呀。

夏天四月,重新设置了陇西南部都尉这一官职。己亥日,京师发生地震,这地震可把大家都吓坏了。

五月庚子日,皇帝下诏说:“我德行不够,却继承了这大业,没办法顺应天地,协调阴阳,所以灾祸频繁出现,不祥的征兆不断。这次地震从京师开始,我心里十分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各位公卿大臣们,你们要怎么来辅助我弥补不足,回应这异常的警示呢?这些异常不会无缘无故出现,肯定是有所回应的,大家都要全心全意地说出其中的过错,不要有所隐瞒。”戊午日,司空王龚被免职,估计是皇帝觉得他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没做好吧。

六月辛未日,太常鲁国人孔扶当上了司空。

疏勒国来献上狮子和封牛,这可都是稀罕玩意儿。丁丑日,洛阳发生地陷,这个月还发生了旱灾,这真是祸不单行啊。

秋天七月己未日,太尉庞参被免职,看来这朝廷里的大官位置也不那么好坐呀。

八月己巳日,大鸿胪沛国人施延当上了太尉。

鲜卑又来侵犯代郡,这鲜卑隔三岔五就来骚扰边境,真是让人头疼。

冬天十月庚午日,皇帝在辟雍举行礼仪活动,演奏应钟之乐,开始恢复黄钟之音,制作乐器也按照月律来,这文化礼仪方面的事儿,皇帝也挺重视的。

阳嘉三年春天,二月己丑日,皇帝下诏,因为干旱太久,京城各个监狱里不管罪行轻重的犯人,暂且都不要审讯定罪,得等下了大雨再说。看来皇帝也觉得这旱情和司法有点关系,想缓一缓,给老天爷表个态。

三月庚戌日,益州出了大麻烦,盗贼劫持了县令县长当人质,还杀了列侯,这简直无法无天,朝廷的颜面也受损。

夏天四月丙寅日,车师后部司马带着后部王加特奴等人突袭匈奴,打得匈奴落花流水,还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母,这可真是扬眉吐气,边境压力暂时减轻了些。

五月戊戌日,皇帝下诏书说:“以前汉文帝,有那么显著的德行,上通天下达地,生活节俭还体恤百姓,把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我呢,处理政事不太明白,把治国之道给搞偏了,惹得天地发怒,大的变故接连出现。春夏连续干旱,盗贼越来越多,老百姓受苦,我心里特别怜悯。现在要和天下人一起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大赦天下,除了那些犯了谋反大逆等不该赦免罪行的死刑犯之外,其他人都赦免。赐给八十岁以上的百姓每人一斛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九十岁以上的再多赐两匹帛,三斤棉絮。”这大赦和赏赐,都是为了安抚民心,希望能转运。

秋天七月庚戌日,钟羌来侵犯陇西、汉阳。到了冬天十月,护羌校尉马续把他们给打败了,边境危机又化解一次。

十一月壬寅日,司徒刘崎、司空孔扶被免职,也不知道是因为啥,可能和这一年的各种乱子有关。乙巳日,大司农南郡人黄尚成了司徒,光禄勋河东人王卓做了司空,朝廷班子又换了一批。丙午日,武都边塞上的屯羌和外面的羌人攻破了屯官,驱赶掠夺人口和牲畜,这边境又不安宁了。

阳嘉四年春天,二月丙子日,朝廷开始允许宦官可以收养儿子作为继承人,还能世袭封爵,这可开了个大先例,后面说不定要出乱子。

从去年冬天就开始干旱,一直到这个月。谒者马贤去攻打钟羌,把他们打得很惨,又为朝廷立了一功。

夏天四月甲子日,太尉施延被免职。戊寅日,执金吾梁商当上大将军,前太尉庞参又成了太尉,这朝廷高官换来换去,就像坐过山车。

六月己未日,梁王刘匡去世。秋天七月己亥日,济北王刘登也去世了,这一年王爷们走得有点多。

闰月丁亥初一,发生日食,古代人可把这当大事,觉得是上天在警示。

冬天十月,乌桓侵犯云中。十一月,把度辽将军耿晔围困在兰池,朝廷赶紧征发各郡的兵力去救援,乌桓这才退走,这边境的仗打得让人操心。

十二月甲寅日,京师又地震,这一年真是多灾多难。

永和元年春天正月,夫余王来京城朝见,这是来搞好关系的。

乙卯日,皇帝下诏说:“我执政不太明白,灾祸频繁出现。典籍里忌讳的,地震和日食是大事。现在日食刚过,京师又地震,这些警示不是白来的,肯定是在回应啥。各位公卿百官,都赶紧给我上书,指出朝政的得失,别藏着掖着。”己巳日,在明堂祭祀祖先,登上灵台,改年号为永和,大赦天下,希望新的年号能带来好运。

秋天七月,偃师闹蝗灾,老百姓的庄稼可遭殃了。

冬天十月丁亥日,承福殿失火,皇帝只能跑到云台去躲一躲。

十一月丙子日,太尉庞参被罢免,这庞参的太尉当得也不长久。

十二月,象林的蛮夷叛乱。乙巳日,让前司空王龚做了太尉。

永和二年这开头就不太平。正月,武陵的蛮人反叛,把充县围得水泄不通,还跑去侵犯夷道,这武陵地区一下子就乱了套。

好在二月的时候,广汉属国都尉给力,把白马羌打得大败,给大家提了提士气。武陵太守李进也不示弱,进攻反叛的蛮人,取得了胜利,暂时稳住了武陵的局势。

三月辛亥日,北海王刘翼去世。乙卯日,司空王卓也走了。丁丑日,光禄勋冯翊人郭虔被任命为司空,这朝廷里的官员变动有点频繁。

夏天四月丙申日,京师又地震了,这频繁的地震让人心惶惶。

五月,日南反叛的蛮人攻打郡府,这南方边境也不消停。

到了秋天七月,九真、交阯这两个郡的士兵造反,这内部的动乱一个接一个。

八月庚子日,火星侵犯南斗星,在古代这可是不祥的天象。江夏还有盗贼把邾县的县长给杀了,感觉到处都不太平。

冬天十月甲申日,皇帝前往长安,一路上给那些鳏夫、寡妇、孤儿、无依无靠和穷得活不下去的人赐粟米,每人五斛,还挺有人情味。庚子日,到了未央宫,和三辅的郡守、都尉以及他们的下属聚会,犒劳赏赐还举办了宴会作乐。

十一月丙午日,祭祀高庙。丁未日,又去祭祀了十一陵。丁卯日,京师又地震,这一趟出行,京师还不省心。

十二月乙亥日,皇帝才从长安回到京城。

永和三年,二月乙亥日,京师以及金城、陇西发生地震,这两个郡的山壁崩塌,地面塌陷,这灾害太严重了。戊子日,金星侵犯火星,这天象也不寻常。

夏天四月,九江的盗贼蔡伯流在郡界和广陵一带流窜作案,还杀了江都的县长,这盗贼太猖獗。戊戌日,朝廷派光禄大夫去巡查金城、陇西,给那些被压死的、年满七岁以上的人赐钱,每人二千;要是一家人都被害了,就帮忙收敛安葬。还免除了今年的田租,受灾特别严重的连口赋都不用交,这政策能给受灾百姓减轻不少负担。

闰月,蔡伯流等人带着手下向徐州刺史应志投降,也算是一件好事。己酉日,京师又地震,这地震就像甩不掉的麻烦。

五月,吴郡丞羊珍造反,攻打郡府,好在太守王衡把他打败斩杀,平息了这场叛乱。

六月辛丑日,琅邪王刘遵去世。

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张乔安抚诱导日南反叛的蛮人,让他们投降了,岭外地区终于平定,这可让朝廷松了口气。

秋天七月丙戌日,济北王刘多去世。

八月己未日,司徒黄尚被免职。

九月己酉日,光禄勋长沙人刘寿担任司徒。丙戌日,下令让大将军、三公各自举荐以前的刺史、二千石官员以及现任的县令、县长、郎官、谒者、四府掾属中,性格刚毅勇猛、有谋略能胜任将帅的人各两名,特进、卿、校尉各举荐一人,看来朝廷在搜罗军事人才,应对各种叛乱。

冬天十月,烧当羌侵犯金城,护羌校尉马贤把他们打败了,可没想到羌人竟然相互招引,又开始反叛。

十二月戊戌初一,又发生了日食。

永和四年刚开始就有大动静。正月庚辰日,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人犯了罪被诛杀,这事儿还牵连到弘农太守张凤、安平相杨皓,他们被关进大牢,最后死在里面,看来这朝廷内部的斗争很激烈,一抓一大串。

三月乙亥日,京师又地震了,这都成“家常便饭”了,老百姓估计都被震怕了。

夏天四月癸卯日,护羌校尉马贤去讨伐烧当羌,大获全胜,真是大快人心。戊午日,皇帝大赦天下,还赏赐百姓爵位、粟米和帛,按不同情况分发,这也是为了庆祝胜利,顺便安抚民心。

五月戊辰日,封原来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刘安为济北王,又多了一位王爷。

秋天八月,太原郡闹旱灾,老百姓流离失所,日子过得太惨。癸丑日,朝廷派光禄大夫去巡查,发放救济粮,还免除了更赋,希望能帮老百姓熬过这难关。

冬天十月戊午日,皇帝到上林苑打猎,还经过函谷关才回来。十一月丙寅日,又去了广成苑,这皇帝还挺爱游玩。

永和五年,二月戊申日,京师再次地震,这地震的频率,让人怀疑是不是老天爷在发脾气。

夏天四月庚子日,中山王刘弘去世。

南匈奴左部句龙大人吾斯、车纽等人反叛,把美稷城围了起来,边境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

五月,度辽将军马续去讨伐吾斯、车纽,把他们打败了。可使匈奴中郎将陈龟却逼迫南单于自杀,这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己丑日月底,还发生了日食,感觉这一年到处都是麻烦事儿。

目冻羌侵犯三辅地区,杀了当地的县令、县长。丁丑日,朝廷下令让死罪以下的罪犯以及逃亡的人可以按规定赎罪,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缓解一下监狱压力。

九月,朝廷下令让扶风、汉阳修筑陇道上的坞堡三百座,还设置了屯兵,加强防御。辛未日,太尉王龚被罢免,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些乱子有关。

且冻羌侵犯武都,还烧毁了陇关。壬午日,太常桓焉当上了太尉。丁亥日,把西河郡治所迁到离石,上郡治所迁到夏阳,朔方治所迁到五原,这是为了应对羌人的侵扰,调整战略布局。

句龙吾斯等人东边联合乌桓,西边拉拢羌胡,侵犯上郡,还立车纽为单于。冬天十一月辛巳日,朝廷派使匈奴中郎将张耽把他们打败,车纽投降,这才暂时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永和六年,正月丙子日,征西将军马贤和且冻羌在射姑山交战,结果马贤军队战败,他自己也战死,安定太守郭璜也被关进大牢处死,这损失有点惨重。

朝廷下诏让王、侯国借租一年,估计是为了筹集军费或者救灾。

闰月,巩唐羌侵犯陇西,还波及到三辅地区,这羌人的事儿真是没完没了。

二月丁巳日,有彗星出现在营室星附近,在古代这可是不祥之兆,估计大家心里都慌慌的。

三月,武威太守赵冲讨伐巩唐羌,把他们打败了。庚子日,司空郭虔被免职。乙巳日,河间王刘政去世。丙午日,太仆赵戒当上了司空。

夏天五月庚子日,齐王刘无忌去世。

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在天山把乌桓、羌胡打得大败。巩唐羌又去侵犯北地,这边境的仗打得一刻不停。

秋天七月甲午日,朝廷下诏向有钱的人家每户借一千钱,这是在想办法筹钱解决各种问题。

八月丙辰日,大将军梁商去世;壬戌日,河南尹梁冀当上了大将军,这梁家在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大。

九月,各种羌人侵犯武威。辛亥日月底,发生日食,这一年真是多灾多难,天象也不太平。

冬天十月癸丑日,把安定郡治所迁到扶风,北地郡治所迁到冯翊,继续调整防御布局。

十一月庚子日,让执金吾张乔代理车骑将军事务,带兵驻扎在三辅地区,加强防御。

汉安元年,正月癸巳日,在明堂祭祀祖先,然后大赦天下,还改年号为汉安,希望新的年号能带来新的气象。

二月丙辰日,下诏让大将军、公卿举荐贤良方正、能探索深奥道理的人各一名,看来朝廷在搜罗人才,想改变现状。

秋天七月,开始设置承华厩,估计是为了养马,加强军事力量。

八月,南匈奴左部大人句龙吾斯和薁鞬台耆等人又反叛了。丁卯日,朝廷派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别去各州、郡,宣扬教化,检举官员的好坏,看来朝廷想整顿一下地方吏治。

九月庚寅日,广陵盗贼张婴等人侵犯郡县,这国内到处都不安宁。

冬天十月辛未日,太尉桓焉、司徒刘寿被免职。甲戌日,代理车骑将军张乔被罢官。

十一月壬午日,司隶校尉赵峻当上太尉,大司农胡广做了司徒。癸卯日,下诏让大将军、三公挑选勇猛且试用有成效、能担任将校的人各一名,继续为军事储备人才。

这一年,广陵的贼寇张婴等人向太守张纲投降,这可算是个好消息,给乱糟糟的局势带来一丝曙光。原本张婴他们到处侵犯郡县,让当地百姓和官府头疼不已,这下好了,终于能消停会儿。

汉安二年春天,二月丙辰日,鄯善国派使者来进贡,看来东汉在西域的影响力还在,鄯善国还想着和东汉搞好关系。

夏天四月庚戌日,护羌校尉赵冲和汉阳太守张贡在参这个地方攻打烧何羌,成功把他们打败。这护羌校尉赵冲可真厉害,多次和羌人作战,为保卫边境立下功劳。

六月乙丑日,火星侵犯土星,这在古代可是被视为天象异常,可能预示着有大事要发生。丙寅日,立南匈奴守义王兜楼储为南单于,这是为了稳定南匈奴的局势,让他们别跟着反叛。

冬天十月辛丑日,朝廷下令让郡国和京城官府里关押的死刑以下的囚犯可以用缣帛赎罪,根据罪行轻重有不同的标准;那些没钱赎罪的,就被派到临羌县去服劳役两年。甲辰日,削减百官的俸禄,看来朝廷财政有点紧张。丙午日,禁止卖酒,又让王、侯国借租一年,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节省开支,应对各种问题。

闰月,赵冲在阿阳攻打烧当羌,再次把他们打败,赵冲真是羌人的克星。

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将马寔派人刺杀了句龙吾斯,这个反叛的家伙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边境压力又减轻了一些。

十二月,扬州、徐州的盗贼攻打焚烧城邑和官署,杀害掠夺百姓,这国内的治安真是让人头疼,到处都不太平。

这一年,凉州发生了一百八十次地震,这地震频率太吓人了,百姓的生活肯定苦不堪言,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再加上之前的叛乱和赋役,老百姓太难了。

建康元年正月辛丑日,皇帝下诏说:“陇西、汉阳、张掖、北地、武威、武都这些地方,从去年九月以来,发生了一百八十次地震,山谷开裂,城邑和官署被破坏,百姓惨遭杀害。再加上夷狄反叛,赋税劳役繁重,朝廷内外都有很多怨言,我只能叹息自责。现在派光禄大夫去巡查,宣扬朝廷的恩泽,惠及百姓,千万别给百姓添乱。”皇帝这话说得挺诚恳,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三月庚子日,沛王刘广去世。

领护羌校尉卫琚追击讨伐反叛的羌人,把他们打败。南郡、江夏的盗贼侵犯城邑,被州郡出兵平定。

夏天四月,使匈奴中郎将马寔攻打南匈奴左部,把他们打败,于是胡羌、乌桓都向马寔投降。辛巳日,立皇子刘炳为皇太子,改年号为建康,大赦天下,还按不同情况赏赐百姓爵位。这本来是件大喜事,新太子登基,大赦天下,大家都盼着能有好日子过。

秋天七月丙午日,清河王刘延平去世。

八月,扬州、徐州的盗贼范容、周生等人侵犯城邑,朝廷派御史中丞冯赦监督州郡的兵力去讨伐。

庚午日,皇帝在玉堂前殿驾崩,年仅三十岁。他留下遗诏,不要修建寝庙,用平常的衣服入殓,珠玉等玩物都不能陪葬,还挺节俭。

史官评论说:古代的君主,有被幽禁放逐后又重新恢复皇位的,他们无一不是借鉴以前的错误,认清事情的真假,不忘记在外面的忧患,所以能复兴他们的大业。看看顺帝一朝的政事,恐怕不是这样吧?为什么失误和偏失这么多呢?这史官也是一针见血,顺帝在位期间,天灾人祸不断,叛乱频发,朝廷确实有很多问题没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