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站在剧场废墟的穹顶之下,脚下是烧焦的《镜中人》剧本残页。夏柠的枪口仍有余温,弹壳滚落在周寒山破碎的机械头颅旁,眼眶中滋生的数据藤蔓正在疯狂闪烁——那是科恩集团核心数据库自毁前的最后挣扎。
“他上传了自己的意识。”夏柠踢开冒烟的芯片残骸,左眼的机械义眼突然投射出全息地图,东北某处的雪原上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这些坐标是……”
“脑髓农场。”林深踩碎最后一枚数据存储罐,荧蓝色的液体渗入地缝,“用艺术家的痛苦喂养人工智能,周寒山死了,但‘涅槃计划’还没终结。”
寒风卷起灰烬,烧焦的镜面幕布上忽然浮现列车轮廓。车窗内闪过一张张熟悉的脸:二十年前《镜中人》的观众、实验室事故的幸存者、甚至包括夏柠在脑机接口里见过的虚拟人格。
七十二小时前·神经云中枢
林深潜入地下数据中心时,数万条脑神经纤维正从培养舱中汲取痛苦数据。全息屏上跳动着实时更新的“艺术痛苦指数”:梵高的星空被拆解成情绪波动曲线,李白的诗句被换算成多巴胺分泌值。
他在某条神经突触的末端看到了母亲的记忆回廊。1998年那场火灾的真相如利刃刺入脑海——周慕雪根本没有登台,母亲林月茹才是被选中的“痛苦源体”。舞台上的火焰是投影,真正的实验是观察观众发现被骗时的愤怒峰值。
“欢迎见证艺术的祛魅。”周寒山的意识体从数据海中升起,化作京剧脸谱般的虚拟形象,“你以为摧毁我的躯壳就能赢?看看这个——”
整座城市的霓虹突然变成血红色,楼宇外墙上滚动播放着林深的脑神经图谱。每个路人的手机强制弹窗:「下载《心茧》完整版,体验顶级推理作家的痛苦阈值」。
跨江大桥对决
夏柠的子弹穿过数据洪流,击中隐藏在城市电网中的量子服务器。林深在崩塌的虚拟世界中抓住最后一根神经纤维——那是母亲临终前哼唱的东北民谣《月牙五更》。
“真正的艺术不是数据!”他将民谣旋律转化为神经脉冲波,顺着科恩集团的云服务器逆向灌注。摩天大楼的LED屏接连爆出雪花的噪点,最终定格在所有实验体最珍视的记忆画面:
烧伤男人珍藏的周慕雪谢幕鞠躬、夏柠童年时与母亲堆的雪人、林深六岁生日收到的蜡笔画……那些无法被量化的瞬间如星火燎原,烧穿了算法的牢笼。
终局与序章
三个月后,林深在旧货市场淘到一张泛黄的火车票。票面印着“极光号特等座”,发车日期是母亲忌日,背面用钢笔写着:
「当列车穿过零下四十度的长夜,镜中人会复活所有观众。」
他摸向锁骨,灼痕不知何时蔓延成了铁轨的图案。街角传来新闻播报:“国内首列量子悬浮列车今日试运行,投资方为科芯科技重组后的新集团……”
雪落在烫金的票面上,融化成一个小小的莫比乌斯环。
下章预告:第六章《冰轨上的残响》——极光号首发列车惊现悬浮尸体,死者手握林深绝版小说!车窗倒影中闪现本应销毁的科恩集团LOGO,神秘乘客竟携带周慕雪的DNA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