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府风云起,朝局暗波涌
- 五年禁锢双宝降临她为子怒炸王府
- 赵梅青
- 3862字
- 2025-03-23 23:00:09
苏瑶洗清冤屈后,在王府中的地位逐渐恢复。楚逸尘对她关怀备至,弥补着之前因误会给她带来的伤害。然而,经历了这场风波,苏瑶深知王府表面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她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与此同时,大熙朝的朝局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朝中两大势力,以丞相林正天为首的文官派和以镇远大将军周武为首的武官派,因政见不合,矛盾日益尖锐。林正天主张休养生息,减少军备开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民生建设中;而周武则认为当前局势动荡,周边国家虎视眈眈,必须加强军事力量,以防外敌入侵。双方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使得朝廷上下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一日,楚逸尘从宫中回来,脸色凝重。苏瑶见他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王爷,发生什么事了?”
楚逸尘叹了口气,说道:“朝堂上林丞相和周大将军的矛盾愈发激烈了。今日早朝,他们就边境驻军的问题争论不休,甚至差点动起手来。皇上为此大发雷霆,但也未能平息他们的纷争。”
苏瑶心中一紧,她深知朝局动荡对国家的危害。沉思片刻后,她说道:“王爷,如今朝局如此,您身为王爷,是否能从中调解一二?毕竟,文武不和,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楚逸尘无奈地摇了摇头,“本王也曾尝试从中调解,但他们二人积怨已久,各执一词,根本听不进本王的劝告。而且,他们背后都有各自的势力支持,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颇为棘手。”
就在此时,王府管家匆匆来报:“王爷,宫里传来消息,皇上打算在明日设宴,邀请朝中大臣及家眷参加,意在缓和林丞相和周大将军之间的矛盾,也希望各位大臣能借此机会放下成见,共商国是。”
楚逸尘听后,眉头紧锁,“看来皇上对朝局的混乱也忧心不已,才想出此计。只是不知这宴会能否达到皇上预期的效果。”
苏瑶说道:“王爷,既然皇上有此心意,我们便全力配合。或许这是一个缓和朝局的好机会。”
第二日,楚逸尘和苏瑶身着华丽的服饰,前往皇宫参加宴会。皇宫内张灯结彩,一片热闹景象。大臣们携家眷陆续到来,表面上大家欢声笑语,互相寒暄,但苏瑶却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实则暗藏着紧张的气氛。林正天和周武两人见面时,只是冷冷地对视一眼,便各自转身,毫不掩饰彼此间的敌意。
宴会开始,皇上高坐主位,神色威严。他环顾众人,缓缓说道:“今日设宴,是希望各位爱卿能放下成见,为我大熙朝的江山社稷着想。如今边疆不安,民生待兴,唯有文武一心,方能保我大熙朝太平昌盛。”
大臣们纷纷起身,齐声说道:“皇上圣明!”
然而,酒过三巡,林正天和周武还是不可避免地再次争论起来。林正天放下酒杯,说道:“周大将军,如今国家刚刚经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急需休养生息。此时增加军备开支,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
周武冷哼一声,“林丞相,话虽如此,但边疆战事吃紧,若不加强军备,一旦外敌入侵,我大熙朝拿什么抵御?难道要让百姓赤手空拳去对抗敌人的刀剑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愈发紧张。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楚逸尘见状,起身说道:“两位大人,皇上今日设宴,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和和气气地商讨解决之策。边疆防御固然重要,民生建设也刻不容缓。本王认为,我们不妨寻找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保证边疆的安全,又能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
苏瑶也站起身来,温婉地说道:“各位大人,臣妾也有一言。如今朝局动荡,百姓人心惶惶。若能文武和谐,共同为国家谋划,必定能让百姓重拾信心,齐心协力建设大熙朝。还望各位大人以大局为重。”
就在这时,林正天的女儿林婉儿也起身说道:“苏世子妃所言极是。父亲,周大将军,还望你们能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各退一步。”
林婉儿长相秀丽,知书达理,在京城贵女中颇具声望。她自幼仰慕楚逸尘,对苏瑶能成为世子妃一事,心中难免有些嫉妒,但此时也顾不上这些,一心希望能化解父亲和周武的矛盾。
然而,周武却并不领情,他说道:“哼,说得轻巧!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一切都是空谈。”
林正天也不甘示弱,“周武,你这是蛮夫之见!没有百姓的支持,你以为军队能坚持多久?”
两人的争吵愈发激烈,宴会陷入一片混乱。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猛地一拍桌子,“够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今日宴会到此为止,各位爱卿回去好好反省!”说罢,拂袖而去。
大臣们见状,纷纷起身告退。楚逸尘和苏瑶也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王府。苏瑶忧心忡忡地说道:“王爷,今日之事恐怕会让朝局更加动荡。不知皇上接下来会如何处置?”
楚逸尘沉思片刻,说道:“皇上向来英明,想必会想出妥善的办法。只是这林正天和周武之间的矛盾,若不尽快解决,始终是大熙朝的隐患。”
果不其然,几天后,宫中传来消息,皇上为了平衡朝中势力,决定将林正天的长子林宇派往边疆,协助周武处理军务,希望借此机会让两人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同时,为了安抚林正天,皇上又将林婉儿指婚给楚逸尘,成为他的侧妃。
楚逸尘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十分难看。他对林婉儿并无感情,而且他和苏瑶刚刚解开误会,感情正浓,实在不愿再娶他人。但皇命难违,他也只能无奈接受。
苏瑶得知此事后,心中虽有些失落,但她深知这是皇上的旨意,无法违抗。她强颜欢笑地对楚逸尘说道:“王爷,既然这是皇上的安排,我们便遵从吧。林姑娘知书达理,想必会和我们相处融洽的。”
楚逸尘看着苏瑶,心中满是愧疚,“瑶儿,委屈你了。本王实在不愿再娶,但……”
苏瑶轻轻握住楚逸尘的手,“王爷,莫要自责。这是为了大熙朝的安稳,臣妾明白。”
然而,苏瑶心里清楚,林婉儿成为侧妃后,王府中必将再起波澜。而她,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林婉儿得知自己被指婚给楚逸尘后,心中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她终于能如愿以偿地嫁给自己心仪的人;担忧的是,苏瑶在楚逸尘心中的地位恐怕难以撼动。但她自幼争强好胜,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在王府中站稳脚跟,赢得楚逸尘的心。
很快,林婉儿便风风光光地嫁入了王府。婚礼当日,王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林婉儿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凤冠霞帔,美得如同仙子下凡。苏瑶看着林婉儿,心中五味杂陈,但还是面带微笑地迎接她。
“妹妹以后便是王府的人了,若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姐姐。”苏瑶温和地说道。
林婉儿微微欠身,“多谢姐姐。以后还望姐姐多多关照。”话虽如此,但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婚后,林婉儿开始施展各种手段,试图吸引楚逸尘的注意。她每日精心打扮,在楚逸尘面前卖弄风情;还经常给楚逸尘送一些亲手做的点心和香囊,试图打动他的心。然而,楚逸尘对她始终不冷不热,心中依然只有苏瑶。
一日,林婉儿得知楚逸尘要去书房处理事务,便精心准备了一份点心,前往书房。她走进书房,看到楚逸尘正专注地看着一份公文,便轻声说道:“王爷,婉儿给您送了些点心,您尝尝。”
楚逸尘头也不抬,说道:“放在那儿吧,本王稍后再吃。”
林婉儿心中有些失落,但她并未放弃。她走到楚逸尘身边,娇声说道:“王爷,处理公务累了吧,婉儿给您捶捶背。”
楚逸尘躲开她的手,说道:“不用了,林姑娘,男女授受不亲,还望你注意分寸。”
林婉儿脸色一红,心中又气又恼,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道:“王爷,婉儿只是心疼您。”
楚逸尘放下手中的公文,看着林婉儿,说道:“林姑娘,本王知道你心意。但本王心中只有苏瑶一人,希望你能明白。以后,还请你不要再来打扰本王处理公务。”
林婉儿眼中闪过一丝怨恨,她咬了咬牙,说道:“王爷,您会改变心意的。”说罢,转身离开了书房。
回到自己的院子后,林婉儿越想越气。她觉得苏瑶一定是在楚逸尘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才导致楚逸尘对她如此冷淡。于是,她决定找苏瑶算账。
林婉儿带着一群丫鬟,气势汹汹地来到苏瑶的院子。苏瑶正在院子里赏花,看到林婉儿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心中有些诧异。
“妹妹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生气?”苏瑶问道。
林婉儿冷哼一声,“苏瑶,你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是不是你在王爷面前说了我的坏话,不然王爷为何对我如此冷淡?”
苏瑶心中无奈,“妹妹误会了。王爷对妹妹如何,与我并无关系。王爷处理公务繁忙,或许是无心冷落了妹妹。妹妹不妨多些理解。”
林婉儿根本不听苏瑶的解释,“哼,你别狡辩了!你就是嫉妒我,害怕我抢走王爷的心。今天我就要让你知道,我林婉儿不是好惹的!”说罢,她一挥手,身后的丫鬟们便一拥而上,想要对苏瑶动手。
苏瑶心中一惊,她没想到林婉儿如此蛮不讲理。就在这时,楚逸尘恰好赶来。他看到这一幕,脸色一沉,喝道:“你们在干什么?”
林婉儿看到楚逸尘,立刻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哭着说道:“王爷,苏瑶姐姐欺负我。她还说让我不要痴心妄想,说王爷心中只有她一人。”
楚逸尘看着林婉儿,眼中满是失望,“林婉儿,本王没想到你是如此是非不分之人。苏瑶向来善良,怎会欺负你?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林婉儿心中又气又恨,但她不敢再在楚逸尘面前放肆,只能委屈地低下了头。楚逸尘走到苏瑶身边,关切地问道:“瑶儿,你没事吧?”
苏瑶摇了摇头,“王爷,我没事。妹妹可能是一时误会,解释清楚便好。”
楚逸尘看着苏瑶,心中对她的大度和善良更加敬佩。他转头对林婉儿说道:“林婉儿,你身为王府侧妃,应以身作则,不可再这般胡搅蛮缠。若再有下次,本王定不轻饶!”说罢,带着苏瑶离开了院子。
林婉儿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苏瑶好看……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局势也愈发紧张。林宇到达边疆后,与周武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缓解,反而因为一些军事策略上的分歧,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边疆的战事也因为他们的不和而陷入僵局,敌军趁机不断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楚逸尘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林宇和周武之间的矛盾,边疆危矣,大熙朝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于是,他决定向皇上请命,亲自前往边疆,调解两人的矛盾,稳定边疆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