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学、哲学与社会:走向思辨的地学之旅
- 刘郦 刘爱玲 阮一帆编著
- 1225字
- 2025-04-07 17:27:31
序: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般来说,人的认识从实践开始。通过实践产生感性认识,继而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再结合某种专业,获取更广泛和系统的知识。经过对知识的加工和提炼、归纳和总结、实践和应用,进一步得出某些规律,这些规律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反复实践,可对未来事件做出预测,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理论。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可以预测未来,使人不仅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所以理论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但一般理论具有特定的专业性,即针对一定的事物,有一定的相应的假设,用这样的理论去指导其他领域的事物就可能无效或不适用。然而,若将某些特定专业或领域的理论加以精炼、提高、抽象和升华,使其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更广泛的适用性,它就可以对更多领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它不仅使人“知其然”和“所以然”,而且教人“如何然”和“必然然”,这就是哲学。哲学是人们认知的最高阶层,是科学的最高形式。哲学是指导一切行为的最高思想,所谓“哲理”也就是哲学思想,“理念”“思维”都表示一种抽象化了的思想。各种哲学思想,不同宗教信仰,都是各种不相同的理念。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理念和思维,都是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思维,我们崇尚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使其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准则。
一门科学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二是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三是具有预测未知的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感性认识,使第三点达到抽象的理论思维,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使其具有科学理论和形成科学方法。一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有一个探索、构成、反复、完善和逐步成熟的长期过程,像地质学就经历了灾变论和均变论、水成论和火成论等种种的长期争论。正像本书引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句话:“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的系列,是旧岩层不断毁坏和新岩层不断逐层形成的系列。”
当今大数据时代,每门学科都需要有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数据科学来分析处理自己的数据。数据科学就是要通过数据的处理获取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专业化、模型化产生数据知识,进而凝练数字规律,形成数字理论,再将其转化为数字产品和数字经济,创造财富,服务于社会,这就是数据科学的理念和哲学。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应该建立起数字思维,凡事要探讨其数字规律,从而达到处理问题的定量化、精准化和科学化,为此科学技术家和思想家努力开发各种人工智能和数字产品,为社会造福。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郦教授等编写的这本《地学、哲学与社会》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地质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又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地球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这对我们探讨地球科学发展的规律、演化历史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地球科学研究和地质工作的开展也有指导意义。特别是通过这本著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考,才能使我们从事的研究和工作达到应有的水平和高度,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所以可以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赵鹏大
2018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