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卡莱平原之役

教历1423年初,

卡莱平原之战爆发。

这次战役,

法洛林方投入了3.4万兵力,

西德兰方投入了约2万兵力。

这场战役的结果,

最终以西德兰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法洛林军残部则撤回了布吕梅斯要塞,从此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下面是这场战役的详细经过和背景:

从12月起,1422年的冬天就很不对劲……

整个泰拉西亚北方的半不冻港在这个历史上罕见的暖冬期都没有封冻。

因此,也就催生了艾德华三世的大胆计划。

以往,西德兰与法洛林之间的争端都是集中于法洛林的西部海岸地区。

从西德兰的蛮族时代开始,一直到安基坦王室入主的封建时期。

无论是曾经的原住民德特人还是如今的西德兰人,他们入侵法洛林地区的常规方式,一直都是从法洛林的西海岸入侵。

因此,从路德维希三世起,法洛林就一直致力于打造西北布雷顿领的要塞防线,以期能拒敌于海岸之上。

然而,此次暖冬,为艾德华三世的此次入侵创造了打破常规的条件。

从法洛林北方的泽地公国登陆,直接扑向首都,的确打了法洛林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无论西德兰的袭击多么出人意料,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法洛林是整个泰拉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西德兰不过是一个人口百万,刚刚形成王权不久的小国。

无论是后勤还是动员能力,西德兰都远远比不上法洛林,那么,艾德华三世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

1423年的一月,受暖冬的影响,本该有的降雪变成了连续的降雨。

降雨给对峙的两军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是西德兰军,暴涨的河水摧毁了部分西德兰的营帐,使得西德兰的军队未开战便遭到了损失。

而法洛林方面呢?

连绵的雨水使得卡莱平原本就松软的泥土变成了一片片泥浆四布的泽国。

这极其不利于法洛林引以为傲的重骑兵发起冲锋,马蹄极其容易

陷进泥里,巨大的重量更是使重骑兵一旦陷入泥水,便休想凭自身的力量挣脱。

路德维希四世面临着国内诸侯的指责和军队巨量的金钱消耗,作为国王,在本国的土地上作战驱逐入侵者是他的义务。

胜利是必须的,但为取得胜利而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

战争每多持续一秒,消耗的都是法洛林的国力和国王的威望。

路德维希四世不想为他认为唾手可得的胜利支付太多的代价。

路德维希四世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一场战争,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和更少的消耗。

因此,在一月的一天,连绵的暴雨终于短暂歇息了一天,路德维希四世果断抓住了这一时机,发出了决战的命令。

这一天,太阳总算从云层里暂时出来透了口气,是个不错的晴天。

路德维希四世根据昨夜明朗的星象,推断出今天一定是个晴天,于是提前下发了明天决战的命令。

这使得本就占据战场主动权的法洛林军队有着更为充足的准备。

但谨慎的路德维希四世在这个罕见的晴天,决定推迟到下午再发动攻击。

他的理由是,经过一上午的太阳照晒,泥泞的战场会变得更加坚硬,更有利于重骑兵的发挥。

随后这被证明是他在这场战役犯下的最大决策错误之一。

他高估了冬日太阳的力量,哪怕是暖冬,太阳的力量也只够把泥潭的表面一层晒干,干脆开裂的表皮之下依旧是粘稠的泥浆。

这反而使得原本明显的泥潭对于冲锋的骑兵更具迷惑力,这对于一个依赖骑兵冲锋的军队是致命性的。

他犯下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命令重骑兵以密集队形向西德兰的军阵发起正面冲锋。

这一决定本来无可厚非。

西德兰选择在河湾处扎营结阵,三面环水,一面接敌,这是极为冒险的军事决策,好处是只用应对一面的敌人,坏处则是一旦被击溃,西德兰的军队将无路可逃,必将是被全数歼灭的下场。

因此,路德维希也没有办法攻击敌人的侧翼,只能选择集中使用重骑兵,以期从正面彻底击溃敌人。

但这个决定与第一个决定结合,变产生了致命的后果。

河湾处应该是潮湿的,多泥的。

当法洛林军的重骑兵向西德兰的军阵发起冲锋,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命中注定的,无论是骑兵还是国王,他们都被眼前貌似坚硬的地表蒙蔽了。

在加上,这支骑兵军队是以整齐和密集的冲锋而闻名于世的……

当沉重的马蹄踏上那层不足一寸厚的表皮,

无可避免的,骑兵群陷入了泥潭。

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法洛林的重骑兵的韧性是惊人的。

哪怕是陷入了泥潭,骑兵们依然凭借着巨大的动能,在泥泞里前进。

可以说幸运的是,他们陷入的泥潭并不深,仅仅淹过一半的马腿。

肩高惊人的法洛林战马凭借自己,不是没有脱离的可能。

但敌人不会再给他们挣脱的机会。

西德兰数量众多且精锐的长弓手此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直接以直射的方式向泥泞里的法洛林骑兵射击,顷刻间就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当一支骑兵失去了速度,就成了没牙的老虎,而西德兰穿透力惊人的箭矢更是使他们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法洛林的步兵与弩手不是没有过来支援。

但当弩手费力的转好了三圈绞盘,西德兰的长弓手们往往已经将第三甚至是第四支箭射出,精准地命中了他们的脑袋。

那怕如此,此刻,胜利的天平也并没有完全倾向西德兰这一边。

双方巨大的数量差距放在这里,西德兰哪怕击溃了攻击的骑兵,一旦主动发起追击,也免不了被数量更多,装备更精良的法洛林步兵部队堆死的的命运。

就在法洛林的步兵顶着箭雨,从一个个泥潭之间的间隙中艰难通过,与一部分从较浅的泥潭中挣脱的骑兵汇合,准备向西德兰军的重步兵发起攻击的时刻。

艾德华三世终于展示了此次远征作战的最大的撒手锏——

二十余门射石炮从伪装成灌木丛的掩体里探出炮口,这种由西德兰军械局打造的青铜炮管可以发射五磅重的碎石弹丸。

当法洛林军步兵与少量骑兵冲入八十码距离时,炮手们用烧红的铁钎点燃引信,上千多颗棱角分明的燧石在火药的推动下形成了宽广的水平弹幕。

冲在最前面的奥良第公爵被五颗碎石同时击中面甲,他的铁护鼻被打成扭曲的金属片,破碎的眼球顺着变形的头盔缝隙流出。

失去主人的战马继续向前狂奔,直到被三支破甲箭射穿脖颈才轰然倒地。

后续骑兵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冲锋,却在满地碎石与漫天箭矢中接连绊倒,倒下的战马和骑士很快在阵前堆积成半人高的障碍。

冲锋在前的第一波步兵很快在碎石和箭矢的打击下一个个倒下,只有少部分幸运儿冲到了阵前,却被三米长的长矛刺成了奶酪……

其他的步兵则是选择了溃逃。

他们没有见过射石炮这种玩意。

火药的轰鸣与硫磺的刺鼻气味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丧失了继续冲锋的勇气。

事实上,这并不是射石炮第一次被用于泰拉西亚的战场上。

火炮的技术起源主要就是源自泰拉西亚的东方。

在那里,火炮的使用更加频繁,战术也更加多样。

游历四方的伦巴德商人们将火炮的故事与铸造技术带到了泰拉西亚的西部。

各国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往往越是传统的陆上强国,就越不喜欢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技术。

就在伦巴德的商人们向法洛林的宫廷推销最好的小丑戏团时,来自西德兰的刚特公爵却一眼相中了这技术,凭借自身的长袖善舞,他成功在艾德华三世的宫廷中,担任了军事大臣的职位。

由此,西德兰的军队便抢先一步装备了火炮,拥抱了未来。

当来自法洛林的乡下骑士们,卖掉了土地与祖产,换来了一匹战马和骑甲,准备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完成忠军爱国的人生理想之时,

来自西德兰的炮手只是轻松的将烧红的铁钎插进炮门,就摧毁了在乡村经营了大半辈子的法洛林骑士的全部身家和生命。

在这个圣教盛行的国家,

这些在乡下,在庄园,在城市念了一辈子经的法洛林士兵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

明明操控天火与硫磺是上帝的权力,这些西德兰的蛮子是从哪里窃取了祂的权柄?

但他们已经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引线的滋滋声又一次响起,战场里又飘起了硫磺的味道,他们现在知道,只要等会巨大的轰鸣声响起,死神就会随机带走他们的生命。

他们撒开步子逃跑,有些甚至为了跑的更快,脱掉了盔甲,但往往这些人越容易被飞来的碎石贯穿腹腔,绞碎内脏。

前面就是国王的督战队了,好几个跑的快的都已经被他们杀掉……

跑还是不跑?

为了活命,哪怕会死都得跑!

所有的法洛林士兵此刻都抱着同样的想法。

他们此刻的冲锋劲头没有用在对西德兰的军队上,反而用在了对国王的督战队上。

他们的大脑已被恐惧与困惑充满,这使得他们哪怕已经脱离了射石炮的射程,双腿仍没有停下。

数量本就不多的督战队哪里抗得住这样的冲击,在勉强刺死几个倒霉鬼之后,很快就被裹挟着,被动的加入了逃跑的队伍……

“混蛋!混蛋!”

这是战场后方,来自路德维希四世的怒吼。

“他们可以从侧翼攻击,从侧翼攻击,火炮来不及调整的,快告诉他们!传令官!”

哪怕现在已是兵败如山倒,国王仍在嘶吼着,试图让他的部队再次发起冲锋。

但现在的指挥体系已经完全崩溃,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被动或主动的加入了逃跑的队伍。

命令已出不了王帐,已经没有部队可供国王指挥。

与此同时的西德兰这边,工兵已经在陷马的泥潭上铺好了木板。

随着号角声响起,珀西侯爵一声令下,西德兰的重步兵和骑兵便开始了对溃军的追击。

现在,西德兰数量稀少而且装甲轻薄的骑兵反而还成了优势,他们可以从容的通过泥潭,挥舞着马刀,将一个个来不及逃跑的法洛林士兵劈成两半。

而数量更多的重步兵,则是选择从敌人的尸体上踏过泥潭,毕竟木板的数量还是有限。

无论如何,追击已经开始,广阔且平坦的卡莱平原此刻成为了法洛林的屠宰场,而负责屠杀的屠夫则是西德兰。

这段从索纳河畔到布吕梅斯的路程,将是无数法洛林士兵的断魂路。

大势已去。

眼见再不撤退的话,西德兰的骑兵就要冲到王帐……

路德维希四世也只能象征性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加入了逃跑的大军。

西德兰的兵锋跟随着溃军,一路摧毁了法洛林军原先在野外的营地,杀伤了大量士兵,最远甚至到达了布吕梅斯的城门外。

直到大部分军队都到达了布吕梅斯堡的几里外,艾德华三世才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

此次战役的主要目的都已达到,摧毁了法洛林的重骑兵,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被西德兰牢牢掌握。

现在,挡在西德兰军队面前的只剩下这层层的布吕梅斯防线,一旦此防线被攻破,西德兰的兵锋将直达兰纳里亚,法洛林的首都。

到那时,法洛林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但现在已经近黄昏,一下午的追杀让西德兰的军队已经精疲力尽。

现在这支军队最需要的是休息。

法洛林这只棘手的猎物现在只是被西德兰这个好猎手打成了重伤,失去了进攻的尖牙利爪。

但它坚硬的鳞甲还在保护着它,敌人如果没有办法打破这层鳞甲,就没有办法刺穿它的心脏。

而艾德华三世目前的兵力是不够他包围布吕梅斯要塞及周围的堡垒群的,他只能先暂时止住兵戈。

作为一个赌徒,他知道压上全部筹码的时刻到来了,调集所有西德兰本土剩余军队的命令已下达。

而目前龟缩在布吕梅斯堡的路德维希四世,此刻正在会见来自泽地公国的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