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士、诗人与魔法:看见苏格兰
- 鲁佳
- 4486字
- 2025-03-28 18:35:02
爱丁堡城堡:天空之城与命运之石
“形神结合”游城堡
在雅典,供奉希腊众神的雅典卫城位于这座城市的最高处。身处雅典城中任何一处街头巷尾的雅典市民,只要一抬头,就会看见山顶上的雅典卫城。这反映了在古希腊文化中,城市的中心和最高处是留给神的。神并非遥不可及,他就在城市中与人同在,但又向人展示他的存在和威严,神和人的世界既二元,又融合。
在被誉为“北方的雅典”的爱丁堡,雅典神庙的位置被爱丁堡城堡取代。作为苏格兰曾经的政治中心,爱丁堡城堡也建在城市的最高处。在爱丁堡城区的大街小巷,只要一抬头,就会看见仿佛远在云中,就像是一座天空之城的爱丁堡城堡。

爱丁堡城堡远景(一)
我第一次进入这个城堡是在爱丁堡大学的迎新周。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爱丁堡,学校在那一周安排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我在一系列迎新活动中发现了这个由爱丁堡大学历史协会组织的“参观爱丁堡城堡之旅”,门票由协会负责购买,但只提供50张给当天到得最早的前50名同学。
爱丁堡城堡的门票要16英镑一张,为了省这16英镑,我在那天特意起了个大早,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集合地点。并不感到十分意外的是,已经有好几位中国同学在那里排队了,比我还早,而英国同学还一个都没到呢。我们几位素不相识的中国同学相视一笑,仿佛在说,大家都这么拼,21世纪必然属于我们勤劳的中国人!果然天道酬勤,我们都排到了这张由爱丁堡大学历史协会提供的门票,开开心心奔赴城堡。
从“皇家一英里”往上走,抵达这条大道的最高点,山顶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宽阔的城堡广场,在广场背后就是威严的爱丁堡城堡。城堡大门上方是苏格兰红狮盾徽,盾徽的蓝带上有一句醒目的拉丁文“Nemo me impunelacessit”(犯苏格兰者必诛)。这句话展示了苏格兰人骁勇善战、英勇不屈的性格和不畏强暴、追求独立的精神,而矗立在这句话下方的两座雕像,就是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两位苏格兰勇士。
左边斜挎宝剑,有一张英俊脸庞,眉眼中透出一股王者之气的男子叫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右边手持宝剑和盾牌,身着盔甲,一身军人打扮的勇士叫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看过电影《勇敢的心》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这两个苏格兰历史人物感到陌生。这部电影为了突出华莱士的英雄本色,做了很多艺术加工,把“勇敢的心”的故事加到了华莱士一个人身上,弱化了那段史实中布鲁斯的角色。此刻在爱丁堡城堡门口,这两座雕塑为我们还原了那段真实的历史,布鲁斯和华莱士作为苏格兰最伟大的两位民族英雄,一左一右,平起平坐,共同守护着苏格兰的核心要塞。
在城堡门口为这两位苏格兰勇士驻足片刻后,我穿过木门,进入城堡。沿着小道向右前行,眼前突然变得开阔,城堡的内部景观一下呈现在我面前。这是一座宽广、复杂、弯弯曲曲又高高低低的建筑,古老的城墙围着逝去的国度,围着历史的真相,围着浩瀚的岁月,围着欲望与理想。

爱丁堡城堡内部
城堡内部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结构立体,内涵丰富,就像是把伦敦的白金汉宫、西敏寺教堂、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等著名景点都浓缩到了这一个城堡里。在我真正踏入这座城堡的内部之前,我一直把爱丁堡城堡想象成一个普通的军事要塞,里面可能就是几门大炮,几面城墙遗迹而已。在进来之后,我才感慨自己想象力的贫瘠。这座城堡里被专门标注出来必看的景点就有42处,哪怕只参观这42个景点中的一个博物馆,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随便列举几项。城堡里有圣玛格丽特礼拜堂、城堡大礼堂、王宫、加冕广场、国王宴会厅、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堂、苏格兰联合军队博物馆、皇家苏格兰博物馆、军事医院、战争监狱、狗狗墓地……还有可以让游客免费品尝苏格兰威士忌的纪念品商店,在这里我喝到了秋天的第一口威士忌。
值得驻足等待的是从1861年就开始在城堡内启用的“1点钟大炮”(One o’Clock Gun)鸣炮仪式。每天下午1点,由工作人员现场点火,大炮准时鸣响。这个传统是为了方便海上的船只可以根据炮声来确定时间。而在爱丁堡卡尔顿山上的纳尔逊纪念碑塔尖上有一个小圆球,当爱丁堡城堡按惯例鸣炮时,纪念碑塔尖代表时间的小圆球就会应声落下。
跟英格兰历史相比,我们对苏格兰历史是比较陌生的。我觉得既然有缘来到爱丁堡求学,就应该多了解一些苏格兰历史,才对得起自己与这座城市的缘分。而通过阅读苏格兰文化景观,倾听景观背后的故事,就是一种深入了解苏格兰历史的生动方式。爱丁堡城堡里的每一面城墙,每一门大炮,每一座瞭望台,背后都是关于苏格兰的历史和故事。

城堡内的“1点钟大炮”鸣炮仪式,本书作者在现场抓拍
我没有采用以前参观其他景点时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方式,而是老老实实地去租了一个电子导览器。每到一个景点,就先听讲解,再看景观,同时结合曾经阅读过的苏格兰历史进行思考,希望把脑海中的故事、看到的景观和听到的讲解连接起来。那些在书本里或者电影中出现的历史或故事,在这座城堡里,一个个被激活和照亮。
我也建议来爱丁堡城堡游玩的朋友,一定要在门口租一个讲解器,认真听一听讲解。否则就只看见这座城堡的“形”,却未获得城堡的“神”。我们平时坐在房间里阅读关于苏格兰历史的书籍虽然获得了一部分“神”,但未必见其“形”。这次来爱丁堡城堡,一边听讲解,一边看景观,是一个“形神结合”的绝佳机会。另外,除非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已经完全不亚于自己的中文,像冰雪女神谷爱凌一样可以中英文自由切换,否则我建议不要租英文讲解器而是租中文讲解器。因为在我们边听边看边行走边思考的时候,使用自己最本能的语言,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
爱丁堡城堡里“命运之石”的命运
在爱丁堡城堡里转悠,我都是一边听讲解,一边行走观赏。有时在看了一个景点以后,意犹未尽,又慢悠悠地转回来再看一遍,几乎一整天,我都在城堡里自由穿行。只有一个地方不能这么随心所欲,因为这里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个景点就是爱丁堡城堡中的王宫,也是爱丁堡城堡里游客最集中的地方。就像卢浮宫里的“三宝”一样,是每一位游客的必看之点。
苏格兰最有故事的女王玛丽在这个王宫里生下了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也就是后来接替了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王位的詹姆斯一世。但这个王宫现在每天都吸引如此多游客前来瞻仰的原因,还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有故事的女王玛丽曾经的居所,也是因为在王宫二楼“苏格兰之光橱窗”展出的苏格兰最有故事的一块石头:“命运之石”(Stone of Destiny),也叫斯昆石(Stone of Scone)。
这块重约336磅的长方形黄色砂岩看上去非常普通,但它可能比中国古代的和氏璧还具有传奇色彩。斯昆石是整个不列颠地位最高的一块石头,它背后的故事足以让其他有背景的石头都黯然失色。根据远古传说,当《圣经》中的雅各梦见天梯时,就枕着这块“命运之石”。这块石头随后又得到被誉为“爱尔兰主教圣人”圣帕特里克的祝福,成为爱尔兰酋长加冕时使用的石头。接下来,“命运之石”被带到苏格兰的斯昆宫(Scone Palace),苏格兰历代国王都站在它上面举行加冕仪式,成为苏格兰王权的象征。
到了1296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电影《勇敢的心》里面的“长腿”)把苏格兰的“命运之石”作为他打败苏格兰的战利品运到伦敦,安置在西敏寺教堂的加冕宝座圣爱德华宝座之下。由于英格兰的国王都坐在加冕宝座上面加冕,而石头被置于宝座下方,从雅的方面理解,可以理解成苏格兰永远处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如果从俗的方面理解,就预示着英格兰永远把苏格兰坐在屁股底下。
“命运之石”的传奇命运并没有因此结束。苏格兰人民当然对这块苏格兰最重要的石头被夺走甚至被羞辱非常不满,一直要求英格兰归还,但英格兰从未答应。在1950年,也许是出于对民族的忠诚,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四名苏格兰学生竟然从西敏寺教堂偷走了这块著名的石头,运回了苏格兰。在运输过程中,这块石头不小心被摔成两半,还好在苏格兰得到了专家的修复。这起偷盗案件最终还是暴露,斯昆石又被警方运回伦敦。“命运之石”物理上的分分合合,或许也意味着英格兰和苏格兰分分合合的关系。
在1996年,也就是在香港即将回归中国的前一年,此时英格兰面临多重压力,再加上苏格兰不断高涨的民族情绪,英国政府终于决定将“命运之石”归还苏格兰。“命运之石”被护送回爱丁堡,存放在爱丁堡城堡,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在爱丁堡城堡一睹它的尊容。但英国政府同时也颁布了一道法令,规定在下一届英王举行加冕典礼时,“命运之石”仍然需要回到伦敦,安放在圣爱德华宝座下供新的英王加冕使用。因此,在新英王继位之时,这块石头又将被运回伦敦。但到时候苏格兰人民会不会拒绝执行这个命令,从而成为更大事件的导火索,就不得而知了。
从英格兰这个举动也可以看出,英格兰在面对他们应该归还的物品的时候,总是不主动不情愿不爽快。即使被迫不得不归还,还会动一些小心思,制造一些障碍。就别说拒绝归还从希腊运走的文物了(由于我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文化景观的导师佩妮[Penny]就是希腊人,她经常跟我们提起这段公案。我也推荐北大丁宁老师的著作《图像缤纷》,这本书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非常清楚),连对自己的兄弟之邦苏格兰都是如此。
除了“命运之石”,二楼橱窗里展出的象征苏格兰王权、政权和军权的王冠、权杖和宝剑,也是人们排着长队希望一睹芳容的珍宝。权杖和宝剑是1494年罗马教宗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礼物。在1543年9月9日,苏格兰玛丽女王曾头戴这顶王冠,手持权杖和宝剑进行加冕。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以后,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甚至还专程来到苏格兰使用这套器物举行加冕仪式,以此表示他们既是英格兰之王,又是苏格兰之主。
在爱丁堡城堡里至今被当成国宝来陈列的王冠、权杖和宝剑反映了苏格兰人对古老的、曾经独立的苏格兰王国的留恋。无论是从文化还是器物的角度,苏格兰都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这也是苏格兰一直没有彻底断绝独立愿望的根源之一。
省钱游城堡的技巧
参观爱丁堡城堡还有一些省钱的小技巧。如果你在苏格兰的任何一所大学就读,还不到25岁,那么就可以办理一张苏格兰专门为年轻人设立的苏格兰青年卡(Young Scots)。拿着这张卡,只花1英镑就能购买苏格兰境内需要十几镑才能买到的各大景点的门票,当然也包括爱丁堡城堡。这是苏格兰政府为了鼓励年轻人多进博物馆,培养年轻一代对苏格兰文化忠诚的举措。文化遗产在这里承担了教育功能。法国也有类似的规定,年轻人可以用极低的费用购买如卢浮宫、凡尔赛宫的门票。
像我这样不能办卡苏格兰青年卡的大龄甚至高龄留学生也不用气馁,如果不想花16英镑购买门票,也可以先等一等,到了每年的11月30日圣安德鲁日,就有更大折扣等着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苏格兰的守护神圣安德鲁,也是苏格兰的国庆日,在这一天,苏格兰所有的城堡都免费开放。我之前完全不知道有这种规定,从爱丁堡大学给学生发的一封邮件中才获悉此消息。出于对爱丁堡城堡的爱,我又第二次去免费探访了爱丁堡城堡,在里面细细看了一整天。
不过,即使这次已经是“二进宫”,我还是没有品够爱丁堡城堡的全部历史和细节,仍感觉如苏格兰威士忌一般,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在即将离开爱丁堡的时候,虽然再也没有免门票的活动让我遇上,我也毫不犹豫地花了16英镑购买门票,第三次进入爱丁堡城堡参观。这座城堡就像是一本厚重的苏格兰历史书,无论免费还是自费,都非常值得对苏格兰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反复玩味欣赏。

爱丁堡城堡远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