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普百科丛书:胰腺癌
- 郝纯毅主编
- 976字
- 2025-03-19 00:05:35
疾病篇
一、认识胰腺和胰腺疾病
(一)胰腺——沉默的器官
大多数老百姓都听说过胰腺癌,且对胰腺癌充满未知和恐惧,似乎得了胰腺癌就几乎等同于死亡。诚然,胰腺癌总体治疗难度较大、预后偏差。但是,随着治疗理念、外科技术以及创新药物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相当一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生命延长、生活质量改善,部分甚至可达到治愈。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科学地认识这种疾病,才可以消除恐惧、理性面对,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与之战斗。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式认识一下这个器官——胰腺。
1.胰腺长什么样子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长约14~18cm,宽约3~5cm,厚约2~3cm,重量约80~115g。胰腺横卧在人体腹腔内较深方的位置,大约在第1、2腰椎前方水平,通常质地柔软,呈淡黄色,分为头部、颈部、体部及尾部。胰腺主体位于胃后方,胰腺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胆总管穿行其中,尾部与脾脏紧邻。由于胰腺个体不大,且位置深在,在人体中并不起眼,因此被称为“沉默的器官”。
2.胰腺有哪些功能
从功能角度,胰腺可分为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外分泌部由腺泡与腺管组成。胰液由腺泡分泌,通过分支胰管汇入主胰管,排入十二指肠。胰液含有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参与人体对蛋白质、脂肪等的消化。
内分泌部由大小不等的细胞团——胰岛组成,胰岛与外分泌部同源。人体大约有50万个胰岛,占胰腺体积的1%~2%。胰岛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它们的功能各自如下:
A细胞,约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为升高血糖;
B细胞,约占60%~70%,分泌胰岛素,主要作用为降低血糖;
D细胞,约占10%,分泌生长抑素,主要作用为调节抑制A、B细胞的分泌;
PP细胞,含量极少,分泌胰多肽,主要作用包括抑制胆汁、胃酸及胰液分泌等。
除了以上4种激素外,胰岛还可以分泌血管活性肠肽、胰岛淀粉样多肽(淀粉素)、胰抑制素和胃泌素等多种激素。
由此可见,各类胰岛细胞分泌不同激素,各激素间存在复杂的综合拮抗作用。比如,当人体血糖过低时,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用来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当人体血糖过高时,胰腺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即促进血糖去路,抑制血糖来源,用来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是由于不同激素的综合作用,人体的血糖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并保持着良好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