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事后细思量,财帛动人心》

在二皇子府邸那布置典雅却此刻气氛压抑的房间里,阿敏阴沉着脸,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色,一声不吭。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陈幕僚站在一旁,脸上挂着一丝苦笑,小心翼翼地分析着局势:“汗王此番举动,明显是在敲打我们啊,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虎拜、太子,甚至更是在向哈宝发出严厉的警告,其实也是在告诫所有人——这东真国,终究还是汗王牢牢掌控着大局。不管是大伙儿手中的财富,还是所拥有的权力,全都是汗王给予的,只有得到他的应允,咱们才能稳稳地获取。否则,他只需动一动手指,随时都能将一切收回。汗王他……”

听到这里,阿敏那原本紧绷得如同弓弦一般的脸,这才缓缓松了下来。不过,他随即又忍不住有些抱怨地嘟囔道:“平日里我行事已经够低调的了,从来都不跟大阿哥去争什么名利。我不过就是想着拉拢下哈宝,指望以后能借助他多赚些财货,然后安安稳稳地当个富家翁罢了。就这点心思,难道都不行吗?那照这样下去,我还能做什么呀?”陈幕僚听了这话,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嘴唇不自觉地抿了抿,最后干脆选择保持沉默,不再吭声。

与此同时,在东宫那宽敞却同样弥漫着凝重气息的宫殿里,太子双眉紧紧锁在一起,犹如拧成了一个死结。他在房间里不停地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坎上。苏然和林宇静静地站在一旁,两人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太子那焦虑的身影,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突然,太子像是被什么定住了身形一般,猛地停住脚步。他微微仰头,仿佛在问苍天,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为什么父皇这次的反应会那么大呢?我不过就是送了哈宝一座宅子而已呀。况且哈宝平日里一直都跟我走得很近,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嘛。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发这么大的火吗?”

林宇小心翼翼答道:“耿可喜耿王爷把哈宝紧紧捏在手里那么久都没人说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从耿可喜那里解脱出来而已。”

苏然叹气道:“我算是看明白了。前段时间大伙儿借助哈宝都赚得盆满钵满,唯独汗王看了个寂寞。哎,我们也好,哈宝也罢,大家都失策了!”

而在热闹繁华的“八大碗”酒楼三楼那奢华至极的包厢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色香味俱佳的丰盛菜肴。几个官员正围坐在桌旁,一边浅酌着美酒,一边低声分析着今天朝堂上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包厢内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烟雾,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时不时交头接耳,眼神中闪烁着思索与揣测的光芒。

吏部给事中满脸愁容,神色极为难过地说道:“军饷空缺这件事千真万确,可如今这般情形,竟然连我们这帮官职卑微的小臣都要被搜刮得大出血,实在是不应该啊!”说罢,他轻轻摇头,眼中满是无奈与愤懑。

一旁的工部给事中听闻,也是一脸心疼之色。他微微皱眉,长叹一口气道:“可怜我啊,当初跟着耿王爷从南朝千里迢迢投靠过来,辛辛苦苦熬了七八年,省吃俭用才好不容易存下了那么一点银子。原本满心期待着能在这盛京城买一个小院子,也好有个安稳的住处,就此安顿下来。可没想到这次……”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话语里饱含着无尽的辛酸与失落,说到最后,只是无奈地摆摆手,似乎不愿再提及这令人伤心的事。

此时,屋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轻轻的叹息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他们这些小官员在这复杂局势下的无力与悲哀。过了一会儿,礼部给事中打破沉默,苦笑着说:“咱们这般处境,又能如何呢?上头的命令,咱们哪敢违抗。只盼着这局面能早日稳定下来,往后别再有这些折腾人的事儿了。”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脸上皆是一副苦涩的神情。

在耿王府那静谧幽深的书房内,柔和的灯光洒在古朴的书架和书桌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耿可喜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后,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着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的眼神有些迷离,脑海里如同放映着一部无声电影,不断浮现出一幕幕场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阿敏酒庄那热闹非凡的景象,一辆辆满载着美酒的马车络绎不绝地从酒庄驶出,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那些酒坛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预示着背后丰厚的财富。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虎记粮行。店内人头攒动,生意火爆异常。“虎将烟枪”与“仙人膏”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顾客们争相购买,伙计们忙得不亦乐乎。那缭绕的烟雾和人们满足的神情,无不显示出这两样商品的畅销。

随后,太子名下的商铺出现在脑海中。店铺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金银首饰,璀璨的光芒几乎要晃花人眼。前来选购的顾客们珠光宝气,店员们热情地招呼着,交易一笔接着一笔。

丞相府的商铺也不甘示弱,里面挂满了色彩斑斓、质地精良的丝绸服饰。轻柔的丝绸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奢华与高贵。顾客们穿梭其间,挑选着心仪的衣物,欢声笑语回荡在店铺之中。

吴王府的商铺则以各种珍贵的补品吸引着顾客。人参、鹿茸、灵芝等名贵药材摆放整齐,散发着阵阵浓郁的药香。人们带着虔诚的神情挑选着,希望这些补品能为家人带来健康与活力。

还有各旗主的洗浴液生意,包装精致的洗浴液摆满了货架,独特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顾客们闻着那宜人的香气,纷纷解囊购买,使得店铺的生意十分红火。

然而,画面突然一转,来到了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汗王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严肃,声音洪亮地说道:“征铭大军困在锦州城关已月余,眼前大军粮草、军饷紧缺!”那威严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禁心头一紧。

紧接着,汗王目光扫视群臣,缓缓开口:“今日议的——是诸卿的忠心。”话语虽轻,却仿佛有着千钧之力,压得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努尔哈宝那毫无生气的声音响起:“臣愿献宅三座!”那嗓音死寂死寂的,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给整个朝堂增添了一抹诡异的气氛。

耿可喜想到这里,不禁摇晃了几下脑袋,像是要把这些纷繁复杂的思绪甩出去。他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哼!一个个都想把哈宝拽在手里,利用他谋取私利,以为能在这场财富与权力的游戏中占得先机。可到头来呢,全都被汗王给摘了桃子!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亏了卿卿财富啊!”说罢,他靠在椅背上,微微闭上眼睛,继续思索着这错综复杂的局势,试图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在征铭大军那气势恢宏却又弥漫着紧张肃杀之气的军营中,帅帐高高矗立。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大将军多尔恭正坐在宽大的帅案前,手中拿着一封刚刚由快马从盛京疾驰送来的紧急书信,全神贯注地阅读着。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快速移动,多尔恭原本冷峻的面容逐渐舒缓开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继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口中连连说道:“好!好!好!”那笑声在空旷的帅帐内回荡,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贝勒尼莽古站在一旁,看着多尔恭如此反常的兴奋模样,心中满是疑惑。他微微皱起眉头,忍不住开口问道:“究竟是什么好消息,竟让您这般开心?”

多尔恭抬起头,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兴致勃勃地说道:“你有所不知啊,咱们费尽了心思,好不容易才争取到领军出征大铭的机会。原本满心期待着此番出征能在战场上大获全胜,缴获无数的金银财宝和物资。可谁能想到,那锦州城的守军竟然如此顽强,死死守住坚城,就是不出来迎战。这可倒好,逼得咱们只能去打咱们并不擅长的攻坚战。就这么被困在这里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咱们的士兵伤亡惨重,粮草也耗费了许多,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说到此处,多尔恭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恼,但很快又被笑意取代。他接着说道:“而那帮留在盛京的家伙,在这几个月里,靠着巴结那个哈宝,一个个都发了大财。哼,这可让我心里着实不痛快了许久。不过,直到今天看了这封信,心情顿时畅快无比啊!咱们那英明的汗王,居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以军饷空缺的名义,下令让满朝堂的文武大臣都捐献财物。哈哈哈,这可真是太有趣了,想想那帮家伙心疼银子的模样,我就觉得好笑!”说罢,多尔恭再次放声大笑起来,仿佛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一下子都消散殆尽。

贝勒尼莽古听了多尔恭的话,只是跟着干笑了几声,笑声显得颇为干涩。但他心里最关心的问题仍未得到确切答案,于是还是紧紧抓住重点追问道:“你刚刚说汗王让那帮子家伙捐献财物用作军饷,可这军饷最终会不会拨给我们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与期待,直直地盯着多尔恭,仿佛想要从对方的回答中找到一丝希望。

多尔恭听到这个问题,不禁伸手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思索的神情。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这个可真不好说啊。你仔细想想,本来汗王他满心指望我们这次出征大铭,能够大捞一笔,充实国库呢。可如今这锦州城久攻不下,发财的美梦算是破灭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他不找我们的麻烦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还怎么可能把好不容易从那帮大臣手里搜刮来,已经装到自己兜里的钱再分给我们呢?”多尔恭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对局势的担忧和无奈。

贝勒尼莽古听了这番话,顿时傻眼了。他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仿佛被这个残酷的现实给击中了。愣了片刻之后,他突然回过神来,急忙看向多尔恭,带着一丝哀求的口吻说道:“你脑瓜子一向灵光,点子多。在这种节骨眼上,那你快想个法子呗,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渴望,迫切希望多尔恭能想出应对之策。

多尔恭听了,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沉吟片刻后说道:“那行,咱们一起合计合计?说不定集思广益,能想出个好办法来摆脱这困境。”说着,他拉着贝勒尼莽古走到一旁的地图前,两人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专注,一场关于如何破局的谋划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