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重压之下,潜能往往是无穷的。
李义府因买酒被骗之事,耿耿于怀,深刻自我反省,加以李承乾赐予“秘籍”,让其对商事一日千里,彻底明悟,就一字,利!
信心倍增之后,便求见李孝恭,将其拟定拍卖之法告知。李孝恭惊呼太子识人之能,亦叹此人有商业奇才之质,便将此次拍卖会交由李义府全权负责。
原定遇仙楼奇珍展会前一日,长安街头便出现一些奴仆逐坊吆喝,道遇仙楼奇珍今日展出,欲观奇珍,请速去遇仙楼。
不过半日,常乐坊已是人满为患,武侯不得不到场维持秩序。至于驱赶,完全不敢,那遇仙楼乃何人家业,武侯心知肚明,且人群中不少达官贵人,万一冲撞,下场戚戚然。
乔装打扮的李义府出现于酒楼门前,微露喜意,高声道:“诸位莅临遇仙楼,某不胜感激,不过今日欲进遇仙楼观奇珍,需付钱一贯,以此获得入观资格,”
李义府心中早有计较,此乃精准找买家之举,穷苦欲凑热闹之辈,且至一边玩去。
此言一落,群情汹涌,不少黔首破口大骂,暗骂此乃无耻之尤,借机敛财,甚至言欲至万年县告状云云,李义府嗤之以鼻。不少权贵子弟亦是稍有愠色,只是遇仙楼背后之人不好开罪,只能静观其变。
李义府抬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道:“诸位,诸位,请听某一言。此间展示二十件奇珍,均是重宝,价值十万乃至百万金,岂可人人得而观之,楼内有限,故此观奇珍名额限于两百。”
“此乃不得已之事,明日此奇珍便转让于诸位手中,若非身份尊贵或家有余财之人,如何配拥有此等奇珍。此番付钱一贯,不过是以示诸位之贵也,不欲闲杂人等滋扰诸位雅兴。”
李义府望向人群中几人,几人会意道:“此郎君所言有理,奇珍自当归某等所有,若无钱财之人,便自行离去,莫耽误某等观奇珍。”
在几人吆喝之下,众人对付钱一观之事,没了议论,一些看热闹之人也只能不甘离去,毕竟一贯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不是小数目。
李义府见此,尚大有人在,心微乐,长安富有之人甚多矣。
“诸位,付钱之后,遇仙楼将会分发凭证,诸位明日可凭此证前来,若是诸位明日有幸得奇珍,今日这一贯可充当购奇珍之费。当然了,若是诸位惜错奇珍,与之无缘,那此钱自然不再归还,但诸位亦仅花一贯参与此盛会不是。”
众人顿觉有理,此法甚是厚道,奇珍志在必得,此一贯便不算靡费。
“某来!”一人于李义府示意之下,爽快掏钱入内。
有人领头,事情便顺理成章,众人鱼贯而入。
众人入内,未见奇珍。
遇仙楼另有章程,不可多人同观此奇珍,需分批而入,以免人多现不测之事。此分类自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通过衣着便可细分贵贱,贵人自然先入,余者静候。
二十件琉璃奇珍于内陈列,每处各设两名持刀护卫,有禁线,隔三步而观,不可逾越,否则钢刀锋利,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勋贵子弟,胆略肥,欲上前试探一番,终究被刀锋寒意吓退,众人见露真格,亦不敢轻举妄动。
众人细观,眼神大放异彩,贪婪之色显露无疑,时报上描述过于保守矣,当真如画中形态一般,且肉眼观之,更是震撼异常。
其质清澈通明,似冰壶之映月;其色陆离纷错,若云锦之裁霞,累珠叠翠,白晶含露,其珍贵无须多言。
若是得一件,邀朋同观,与有荣焉。
“不知此奇珍,欲作价几何?”一勋贵自诩颇有家财,忍不住问道。
“对对,此处并无标价,某等如何得知?”众人附和。
李义府不知何时已入楼中,神秘一笑,道:“诸位,此奇珍价值几何,并非遇仙楼一言而决,乃由诸位定夺,欲知章程,诸位若有意者,可备钱五贯,明日前来便知。”
众人闻言,好奇心大盛,甚至有几人做梦,莫非钱五贯亦可取得一件奇珍?
更多人便是颇为愤慨,一人指着五彩瓶,道:“何以遮遮掩掩,便道出作价几何,此物某要定了!”
“郎君,莫急,奇珍难得,自然是有缘者得之,若将此奇珍这般转让于郎君,他人作何感想?”
“此言甚是有理,你何以凭一言而决?”众人起哄道,其中有两三人最为起劲。
“今日不谈价值如何此等俗事,诸位可细观之,若有中意之宝,不妨回去禀告,再稍作准备,以免奇珍落入他人之手。”
众人无奈接受此番说辞,再次望向琉璃奇珍,内心蠢蠢欲动。
李义府想不到两百定额如此之快便出售一空,除却预留几十名额赋予李孝恭邀请勋贵,剩下名额得钱一百余贯,当真暴利,不得不感慨长安人之富,甚至一些胡商于门前唉声叹气,无他,忙完之后从西市赶往东市,慢了。
李义府望着钱财,那日买酒被骗一事再次出现于脑海,不由对那酒商又恨又爱,若无其为己上一课,兴许没如此之快明悟,等权势盛一些,再去关照此人,便让其明白,酒不能乱卖。
展示成果喜人,长安对此事舆论纷纷,对奇珍皆是赞不绝口。
某府。
“此奇珍真如时报所言?”
“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几件世所罕见。”
“价值如何?”
“不知,今日仅允众人观之,言明日备钱五贯,不知有何章程?”
“也罢,静候明日。”
……
李世民听闻奏报,于刺探者绘声绘色描绘之下,顿觉库藏中琉璃奇珍沦为俗物,不由暗骂李孝恭不懂事,此奇珍当先献上才是,或将库藏中出售,此奇珍当入库藏。
想起李承乾明日带李丽质前往,若是奇珍如此珍贵,购得一件,恐需花费甚多,不知李承乾钱财可够,不由略有忧虑。
随之叹道:也罢,朕占三成利,再寻缘由,将此赐还于其便可。
李承乾自然不知李世民所想,不然便速道:谢谢你,你人怪好!
其于东宫听冯孝约奏报,心中甚喜。
李义府悟性远超出意料,不由对于李义府明日安排,有了几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