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新家
- 大唐从高仙芝战败到平定安史之乱
- 放下那支笔
- 2407字
- 2025-03-14 23:55:11
哪怕处于交接的时间里,安西军将士的抚恤、奖赏、军饷等有条不紊的发放。
还安排了军士的轮休,时间不长,五天。
离得龟兹近的携带了袍泽的抚恤带回家乡。
同时也把招募新兵的政令带回家乡。
如果有合适的子弟则可以在休假完之后直接带来军营。
窦华似乎有意与高仙芝一同返回长安。
等高仙芝做好交接、收拾好行李已经五日后。
一众安西将领在城东钟楼践行。
石延丹被装在囚车上,齐亚德跟在一旁,与其聊天解闷。
……
碎叶城东街,一座飞檐黑瓦,门楣上书写着雕金“李府”二字,重新刷过朱漆的大门前。
站在门前的李宁看着陈志带着军士把新添的桌椅家具。
没有仆役,李宁也就只能让他们来做这些。
走进大门,是一副西域舆图的影壁。
绕过影壁,院落里的花草早已枯萎,仅有些许四季常青,李宁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叶片呈深绿色。
过了院子,便是接待客人的主屋。
还没庆祝,没什么客人,李宁没逗留,径直绕过主屋,来到后院主人卧房。
房中入门后摆着一张可供摆放茶水、糕点、用餐的圆桌。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拱形门屏,门屏挂着珠帘。
透过左侧珠帘望去,隐隐可见里边摆着书桌、书架以及一张小憩的胡床。
透过右侧珠帘则是看到带着铜镜的梳妆台、衣架、衣柜以及一张橙色帷幔,不曾铺设被褥的大床。
花了小半个时辰,李宁把府中各处都走了一趟。
主院后面是东西厢房,可供李宁的亲人居住。
过了厢房是后花园。
后花园有一个小池子,池子边上有个凉亭。
再往后便是杂役居住的厢房、厨房、马厩等。
陈志走在后花园的青石路上,来到坐在凉亭边缘观赏池中锦鲤的李宁跟前抱拳。
“将军,门前有人找你,说是二郎。”
“二郎!?”李宁一时没反应过来,旋即明白说的应该是原主的弟弟李安。
说实在,对原主的家人,李宁升不起什么感情,但终是要见面的。
这些日子他就在想,以自己现在的身份,给原主的父母、祖母、弟弟一个好的生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
当然,他的想法是如果原主的父母、弟弟因为他的身份就做些作奸犯科之事,他也是不会姑息的。
要说孝字当头,他不好出面,可以让王家去做。
他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刚走出大门,一声带着久别相见的激动喊声传来:“阿兄!”
李宁闻声望去,那是一名比他小五岁,年仅十七的少年。
少年被晒得有些黑的脸上带着朝气,想必是在家中参与重体力劳动,风吹日淋造成的。
但他的双眼明亮,很是干净,不谙世事的干净。
背上背着一个鼓鼓的包裹,正用双手抓住勒在胸前的包裹布条,深褐色的麻衣因此被拉的褶皱。
脚上的草鞋则是沾着黄泥。
“二弟,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第一次见面,这声二弟李宁喊得有些生涩。
跟着走进门的李安抬起了头,上下左右打量着这间青砖黑瓦建成的房子。
来到正厅,李安将背上的包裹解下,放到椅子上解开。
取出里边的床褥对李宁道::“阿兄,这是娘亲与祖母亲自给你做的被子,花了半年时间呢,生怕入了冬,阿兄在军营住会冻着。”
李宁看着那张蓝布缝制而成的被褥,陷入了沉思。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管他是后世的李宁,还是将来的李宁,这家人对儿子、孙子,兄长的关切之情都会倾注在他的身上。
见李宁不说话,李安细声问道:“阿兄,这是哪位将军的府邸啊,好气派啊,我这样走进来,会不会弄脏了他们的地方。”
“从军营带你来的人没与你说?”李宁在影壁前站停。
“阿兄没与我说,我以为他是在说笑!”少年的情绪有些低落,导致语气放得很低。
“节度使今日清晨才搬走,本想着安置妥当后将祖母与阿爷、娘亲接过来,给他们一个惊喜,况且阿兄婚事也得阿爷他们出面与节度使商量。”
李宁还是解释了一句。
少年还是很好哄,尤其是听到李宁的婚事。
眼中当即有了光亮:“原来陈六哥说的都是真的,阿兄真的要娶节度使的孙女为妻!”
李宁失笑,伸手摸摸了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李安的脑袋:“一直以来,不是与陈家村的人来往甚少吗?怎么这会喊上哥了。”
李安脸上浮现微笑,眸光闪烁着说道:“自从阿兄升了宣节副尉的消息传回陈家村,整个陈家村再也没有人轻视我们家,还送了不少礼物呢。”
“就连舅舅都提着两斤黄酒来我们家,娘亲可开心了。”
听到李安的话,李宁忍不住翻起了关于原主舅舅的记忆。
记忆中,原主的母亲自打原主记事起就没往来过。
大抵原因就是原主母亲克死了前任丈夫,害原主母亲的娘家退了彩礼,又嫁给没有家底的原主父亲。
说白了还是没钱惹的。
原主的家庭也是在原主应召入伍后才有所改善。
募兵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尤其是陌刀兵。
真是趋炎附势。
李宁并不打算过多干涉家里的情况。
随着他官爵的提升,攀附的人会更多,身份也会更高。
他一人也成不了什么事,总不能做个光杆司令。
他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挑出依附他这颗大树的蛀虫。
必要的时候杀鸡儆猴。
“阿爷准备搬去白马河那边了吧!”
在高仙芝把田地给他的时候,他便书信一副送到家里了。
李安如实回应:“嗯,那边四百亩呢,种了冬麦,阿爷想去照料,全交给佣户他担心佣户照料得不好,导致收成不好,租赋减少,少给阿兄积攒钱财,苦了王家娘子。”
这个回答既出李宁的意料又不出意料,毕竟二人的父亲李归种了一辈子田了,闲不下来,亲自管理看管田地是极大可能的事情。
意料之外的是李归没把田地当成自己的,而是当成李宁的私有财产,帮他攒钱养媳妇。
或者在李归眼中,四百亩地真的很多,可是对王家来说,或许根本入不了眼。
“五百亩了,阿爷放心不下就让他看着吧。”
似乎,喊出声之后接受这个时代的父亲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李安有些震惊:“阿兄你升官了!?”
李宁点头,问道:“那你想读书吗?”
他不打算让李安参军,战场,还是太危险。
“啊…兄…”李安有点结巴的喊了一声,眼中尽是期待,又有点胆怯退缩,生怕读不好书,辜负了眼前之人的安排。
幼时便听读书有诸多好处,比如能到城里的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有不错的收入。
如果天赋好的,学有所成还能参加科举当官,免除徭役,税赋,这点现在不在忧愁范围内了。
李宁静静等着,虽然李安年岁大了些,但他知道他开口,龟兹城中最好的书院会收下李安,并且安排最好的教书先生教李安。
李安内心做了一番斗争后,重重的点了一下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