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王正见的告诫
- 大唐从高仙芝战败到平定安史之乱
- 放下那支笔
- 2848字
- 2025-03-06 23:56:04
这段时日他的字没有练就那种行云流水的飘逸,但也算工整了,不至于歪歪扭扭。
不过在杜环眼里,字体工整只是初学者。
宴席还没开始,帮助王正见记录战死的军士能得到多想抚恤,他就权当提前熟悉往后的差事了。
他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手底下不会战死,不需要他记录。
现在,这差事都是李嗣业在做罢了。
统计好之后,需要交代幕府官员,负责出纳的“孔目官”手上发放抚恤金。
王正见起身走出了书桌,把位置空出来交给走过来的李宁。
李宁坐下后。
在李宁身边站定的王正见见李宁已经握好了毛笔后道:“记好了,斩将一首绢两匹,将领为二十匹,战死的弟兄们每人记三个人头,剩余的才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分。”
他半是解释道:“你也莫要嫌手底下的人分少,大伙都看在眼里,把他们军功积攒着,指不定哪天便升了。”
他看向了高仙芝:“节度使另有赏赐。”
高仙芝点了点头后又回过脸看着李宁:“这些你回去后对手底下的人说清楚,可明白了吗?”
李宁:你们都说完、安排好了,我还能说什么。
最后,李宁点头“嗯”了一声。
过了约末半个时辰,日暮的晚霞透过窗户斜斜落在书房中。
一名甲士在门外通禀后走入了书房中抱拳道:“节度使,诸位将军,城中商人,富户皆已到齐,可以开宴了。”
高仙芝摆了摆手,甲士退了出去。
“忙活了一整日属实饥肠辘辘了,诸位将军遂我一同先去填饱了再处理后续事宜把!”
“喏!”“稍等,属下先写完刘三的抚恤事宜。”
李嗣业等人应诺的声音中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高仙芝没有责备发出不和谐声音的李宁,只是乐呵笑了两声:“那我们先去吧!就留着咱们安西军的大功臣最后出场。”
李宁听懵了,抬起头眨巴着双眼看着众人,有些尴尬道:“厄…节度使,诸位将军,卑职没那个意思,只是……”
“好啦,你就写吧,老夫都没有意见,他们还会有不成?”虽然这句话话高仙芝是笑着说的,但无形中给放在其他人一种名唤威严的压力。
高仙芝说完起身走出书桌,大步流星出门。
“走了,走了。”李嗣业率先跟了出去。
“老李,等我…”段秀实跟上。
众人纷纷跟上。
毕思琛走在最后,微微回顾望了一眼还坐着,提笔横飞的李宁以及一旁指导的王正见,他微眯了一下眼眸:如果当初,我要是有五姓七望其中一家作为亲家,节度使之位岂会轮到高仙芝坐。
他自始至终都不认为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出色的缘故。
似乎对他来说,承认自己能力比李宁差是件比杀了他还能以接受的事情。
“毕副将可是要等我们?”察觉到目光的王正见语带不喜的问道。
李宁看了一眼毕思琛没有说话。
“看李校尉的样子,还需好一会,老夫就先行一步了。”毕思琛陪笑了一句。
说完,他收回目光,转过脑袋,露出一副赴宴是的喜悦神情:“你们倒是放慢脚步,等等老夫啊…”
似乎就真没把刚刚落了面子的事记在心上。
倒是王正见,低声对李宁打起了小报告:“孙女婿啊,毕副将这人不可深交,明白吗?”
对方教导自己为人处世,分辨忠奸的心意李宁收到了:“怎么说?”
他因为知道毕思琛在安西之乱中投降安禄山,因此对毕思琛升不起好感,但还是想听听王正见的见解。
王正见摩挲着摆在腹前的两根大拇指,原本他不打算把毕思琛在城头上提出把程千里、王忠义骑兵召回,不去接应李宁的提议告诉李宁。
一来是高仙芝当时就发怒把提议压下了,后面也没追责过。
二是担心自己私下说,会在李宁、李嗣业、段秀实等人心中留下检举袍泽以换取好感,从而达到招李宁为孙女婿的目的,导致李宁等人心生芥蒂的结果。
现在既然婚事已经定下,虽然只有口头婚约,没有正式三媒六聘提亲。
但在整个安西军高层将领见证下的婚事想必不会黄了。
一下子李宁成为了自己的孙女婿,说起这件事就是出于关切,呵护,而不是拉好感谋求某种目的了。
他斟酌了一番后开口道:“数年前,此人曾检举过节度使之事你有耳闻吗?”
李宁知道这件事,沉思翻找过原身的记忆后点头:“听说过,还以为是以讹传讹,阿翁你知道的,孙婿手下的徐铭就爱胡传这些事!”
这声阿翁喊得王正见心花怒放,那种为一点小事就暴躁如雷的性格在李宁这里半点都看不见。
或许这就是有本事与没本事之人的差别吧。
显然,李宁属于前者。
王正见没办法压着翘起的嘴角诋毁道:“他不是什么好鸟,为了能保住官职,在节度使上任节度使一职后,百般讨好,才换来节度使的原谅,你去烧粮那天,他见城头危急,提议把程将军与王将军召回,不带骑兵接应你们,不管你们的死活。”
王正见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当时老夫为此与他吵了一架,哪怕大食士兵快要攻上城头,节度使也没改变你定下的计划,否则没程将军他们拖住了想回援大食军营的艾布·穆斯林的骑兵,你恐怕…”
原本定下的计划就需要程千里、王忠义他们拖住大食骑兵。
“呸呸…说的什么话!”王正见觉得自己说的丧气话又转变了画风:“你得谨记节度使与李将军的提拔,相比与阿翁,他们更得圣人恩宠,明白吗?”
王正见又“嗯”了一声,沉吟道:“当然,阿翁也会书信一封送往长安,在长安为你造势,安西就不劳老夫操心了,这些天,咱安西军的军士对你的敬慕之话阿翁听得耳朵都生茧了。”
这已经是开始为我的长远谋划了?政治婚姻带来的好处这么大?李宁不得不感慨。
“阿翁不喜欢听的话,孙婿让他们闭嘴!”李宁先是打趣。
王正见知道他怎么可能让安西军的军士在这件事上闭嘴呢,他含笑摆了摆手:“别,听着舒心。”
这一句趣话将二人的关系拉近不少。
李宁转而目露沉思,回想毕思琛进行日子对自己的态度。
王正见待在一边,不做打扰,打算如果李宁想不通再提醒。
没一会,李宁轻声吐出两个单词:“能屈能伸,笑里藏刀!”
王正见捋了捋发白的胡须颔首。
李宁见状继而诚挚道:“阿翁教诲,孙婿记下了,谢过阿翁为孙婿谋划了。”
王正见听着很欣慰:“一家人了,不必说这些,往后别薄待了萱儿就好!”
“孙婿视为掌中珍宝还来不及呢!”李宁甩了一句闺房之乐中很肉麻的话。
王正见听了去却是很受用,右手伸出食指指着李宁上下晃动:“你呀!”
李宁是个不会让气氛冷场的,现在又没外人。
二人很快便在淡笑放下了笔,起身走向前衙。
坐在上首的高仙芝看到并肩走出来的一老一少,手中蹲着酒杯:“王支使与李校尉来了!”
那些官职没有王正见高的以及唐商与富户相继起身:“见过王支使,李校尉。”
李嗣业等人抱拳致礼。
“诸位有礼了!”王正见带着李宁回礼。
位置是早已安排好,李宁依旧跟着李嗣业,与副将孙勇坐在一排。
而齐亚德则是在他对面。
齐亚德还没有获得绝对的自由,只是解除了镣铐,暂时获得相对自由。
宴席自然也就参加了,嗯,高仙芝不会忘这是庆功宴,可以给对手伤疤撒盐。
齐亚德也只能受着。
李宁刚一跪坐下来,身旁裹着头巾,披着轻纱,酥胸半露,皮肤呈现健康麦色,纤细腰身露着肚脐的曼妙女子便为他斟满酒。
留意着这边的高仙芝端起酒杯:“来,让我们敬李校尉一杯。”
场中的人纷纷效仿高仙芝举起了酒杯,说着称赞的话语。
李宁也不怯场,端起酒杯:“诸位,让我等一同干了这杯酒,往后就是朋友了,要多加照应!”
“那是自然!”拔汗那的代表王忠义最先端起酒杯开口,这是他最希望的。
而那些唐商、胡商消息更是灵通,早已经打听清楚李宁在安西军的身份。
他们不是跪在着,而站起了身,微躬屈膝的回敬。
哪怕是齐亚德也只能苦涩着脸端起了酒杯。
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