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怨军出征
- 红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传
- 蒋胜男
- 3011字
- 2025-03-29 21:21:29
耶律延禧不解道:“你说一样是老了,大悲奴就老而成精,兀纳却是老而固执。”
萧奉先也叹息:“唉,这也是没办法。”
耶律延禧皱眉:“只是终究辛苦了兀纳大人,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老臣,万一有点闪失,朕心不忍呐。”
萧奉先却道:“主上关怀老臣,以臣看,兀纳大人还健朗得很,而且皇叔也一定会关照着他的。”想了想又道:“主上,兀纳大人随秦晋国王北征,这辽兴军节度使之位,就空出来了。南京如今没有什么出色的将领值守,恐宋人趁机挑衅。以臣看,应该派一员大将,前去任辽兴军节度使一职才是。”
耶律延禧问:“你想谁去。”
萧奉先道:“臣的意思,耶律大石领西南路都统以来未立寸功,以臣对他的了解他不是愿意尸位素餐的人,主上如果不给他差事,他反而觉得自己不受重用。”
耶律延禧点头:“大石的确是这样的人,奉先考虑的也周到。”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问:“你不是与大石不和,怎么今天想到举荐于他?”
萧奉先苦笑道:“主上,臣与大石也曾经在主上身边一同为伴读,臣看他就像个固执不知变通的小弟弟。虽然经常被他气得要死,但还是觉得,他只是笨,并没有什么坏心。臣也没想到,他在泰州居然和萧嗣先闹出这么大的矛盾来,这也是臣没想到的。臣也是个普通的兄长,遇事肯定是先相信自己的亲弟弟,可没想到,就这么一错再错,与他的矛盾闹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局面,实是悔不当初啊。”
这就是萧奉先屡次出事,却依旧在耶律延禧身边得宠的原因了。他简直像是捏准了耶律延禧的命门一般,该奉承时奉承,该示弱时示弱,该提感情时提感情。
耶律延禧对萧奉先本也有了一些介蒂,听到他这一番话,也不禁有些感慨:“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俗话说,疏不间亲。大石的确是笨了一些,固执了一些,所以经常让人误会。也不能全怪你,只能说他自己不聪明,这么多年,经历这么多事,也不长进。”
萧奉先就道:“虽是如此,臣还是觉得对不起他。如今想来,他这性子留在京城,也是不适合,不如让他到南京去,就算他性子依旧不懂事,容易得罪人,毕竟秦晋国王妃在南京,也能够照应一二。”
耶律延禧听了这话,不由点头,看着萧奉先又更顺眼了一些。他虽然喜怒无常,翻脸无情,又优柔寡断,偏听偏信。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是乾纲独断,又柔情念旧,满身都是优点,更无一丝不好之处,若做了什么错误的判断,那必是别人误导了他,或者是外在许多东西干扰,自己英明神武,绝对是不会有错的。
这样的人,旁人若是拿先帝的性情去测度他,那是完全猜错的,先帝虽然干过几件重大的错事,但一般情况下,还是有自知之明,也肯虚心纳谏的,只是晚年时为体衰病弱而多疑罢了。耶律延禧在先帝身边,看到的都是先帝晚年时的虚弱和喜怒无常,倒以为这是帝王必有的心术手段,则是取足了先帝的缺点,却从未见过先帝的优点。
先帝虽年轻时做错,晚年还能弥补,而耶律延禧年轻时就错误连连,年纪渐长时,则更是岁长错更多了。
而此时,耶律淳接了出征任务之后,才发现因为护步达岗一战,数十万人马大败,耶律延禧只顾逃命,再加上耶律章奴之乱,根本无人收束溃军,许多溃军要么走失,要么私逃,要么落草为寇,竟是十不返一。况当时耶律延禧自以为狮子博兔,尽起国中之兵力以辗压之势战胜女真,如今大败之下,手中竟没人足够的人马来。
耶律淳手下只有三万兵马,而耶律延禧却显然不准备给他拨兵马了,而就目前来看,现在的金军可不同以往,他们占领半个辽东,人马发展的也有十多万了,况且金军个个骁勇善战,他们这些人马不足以应付金军。
耶律淳无奈之下,只得去耶律延禧,请求再拨兵马,耶律延禧却道:“皇叔,我手上兵马是有,但是不能再拨给你了,再拨给你,将来若是再出来一个耶律章奴那样的叛臣,我何以保全自己,保全京城?”
耶律淳小心翼翼地道:“臣明白,只是这次北征人马比以往少得太多,臣没有胜算。”
耶律延禧想了想,道:“辽东那边因为打仗难民很多,你们到了辽东就招那些难民入伍吧,这样也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一举两得。”
耶律淳无奈道:“可是那些难民没有经过训练,又缺乏战斗经验能行吗?
耶律延禧却道:“能行,朕听说那些难民恨透了女真人,让他们跟女真人打仗肯定更勇敢。这样吧,朕再给这支兵马起一个名字,叫‘怨军’如何?”
耶律淳有些茫然:“怨军?”
耶律延禧兴致勃勃地道:“让他们记住,他们应该怨恨的对象,举着这支旗号,带着对女真人的怨恨,必当勇往直冲,无畏无惧的。”
耶律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如果带着怨恨就能够打胜仗的吧,天下人对您这位皇帝的怨恨还少得了,这是想打败女真的怨恨大,还是想打败您的怨恨大?可这样的话,他不敢说出口,眼见耶律延禧这副态度,就算有什么话,也是无用,只得起身行礼:“臣遵旨。”
耶律大石接了旨意,耶律延禧任他为辽兴军节度使。辽兴军在南京附近,下辖迁州、兴善军,润州、海阳军,平州、辽兴军,营州、邻海军,拱卫南京,与宋辽交界中地位极为重要,但在如今却是远离了与金交战的战场。
耶律大石知这是接了萧兀纳之职,又不放心自己原来的职位,就问:“主上旨谕,耶律大石自然不可忤逆,敢问公公一句,如今宋金联手犯辽,燕京乃燕云重地,主上派了朝中哪位大将备战迎敌。”
那传旨的内侍叫可宁,也是自幼就在燕国王府服侍的,与大石也是十分熟悉,就道:“奴才就知道大石都统放心不下,主上派的是萧乙薛和萧承继两位。”
耶律大石气极反笑:“这简直,骇人听闻。萧承继比萧承嗣还差,萧奉先这是把自己的弟弟都派出的捞好处了,却不顾国家安危。”
可宁无奈地道:“带兵打战的事奴才不懂,旨已带到,奴才也告别了。”
耶律大石问他:“公公是睿智之人,大石有一事详询,公公可否如实相告。”
可宁道:“折煞奴才了,大石林牙有话尽管说。”
耶律大石道:“让大石带兵戍守涿州的旨谕是否萧奉先说服主上下达的?”
可宁道:“林牙是聪明人,都猜到了何必来问奴才。”
耶律大石叹息:“宋金联手伐辽,绝非一时兴起,而乃蓄谋已久。宋对燕云各州的地形比金熟悉,而金兵又比宋兵更勇猛,这就是他们能达成协议的因由。非是大石刚愎自用,自大狂妄,只是萧乙薛之流岂能担起重担?”
可宁叹息道:“可是主上旨谕已下,收回成命已无可能。”
耶律大石亦道:“我当然知道,公公是主上身边的老人,大石恳请公公适时提醒一下主上,大辽基业经不起折腾啊。”
可宁满脸为难,亦是不敢应承,只含糊过去。
耶律大石无奈,只得带着旨意,去见耶律淳夫妻。
耶律大石叹气道:“主上已经决定让王爷入辽东征兵,只能依主上的,其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王爷这次出征我也不能相送了,我明日要去南京赴任了,也见为到兀纳大人了,待兀纳大人回来,麻烦王爷和姐姐代我向兀纳大人问好。”
耶律淳和萧普贤女点点头。萧普贤女道:“大石,这才让塔不烟跟你去南京吧。”
耶律大石惊讶:“为何?”
萧普贤女道:“这些年塔不烟一直在我身边,我暂时还无法回南京,但此处也不宜久留,不如你先带她走。她与我回过南京,许多事情也熟,你这次去辽兴军,许多事也可以有个照应。”
耶律大石看看一旁的萧塔不烟,忽然间涌起无数往事来,想着这么多年,自己仕途不利,命运多蹇,若无萧塔不烟多次相救,哪里有什么如今呢。
想到这里,心中柔情升起,却不敢直说,只支唔道:“但不知塔不烟可愿意?”
萧塔不烟看了耶律大石一样,似笑非笑:“我自然是愿意的。就不知道有人原不愿意了。”
耶律大石急道:“我也是愿意的。”
耶律淳打趣道:“你们两个这么多年了,男未婚女未嫁,以本王的意思,你们就不要再蹉跎时光了,不如彼此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萧塔不烟和耶律大石彼此脸色都微微一红,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