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辣条,前程朤朤
- 重回1984:带存折的妖孽人生
- 老字牛
- 2188字
- 2024-02-15 12:01:00
中年妇女抽出卡牌,放在眼前仔细观瞧。
然后,又举到旁边小伙子眼前:“哪儿呢?得奖字样在哪儿呢?”
旁边小伙子正生气地指着后面一个胖子大喊:“排队!你咋那么特殊呢?”
听到妇女问,也不回头,答道:“没有就是没中。”
发卡牌的小伙子微笑着对中年妇女说:“大姐,你给我看,他不懂。”
小伙子接过中年妇女的卡牌,遗憾地说:“您这个,真没中。”
“怎么可能?”中年妇女不太相信。
小伙子收回卡牌,说道:“大姐,您还可以重新排队,再抽。”
“不能啊!”中年妇女自顾自地嘀咕着,站在一旁不愿离开。
第二个也没中,第三个、第四个,一连十几人都没中奖。
人群开始有点儿骚动。
“你们这是骗人,跟针灸没有中奖的!”一个老头儿生气地大叫。
听老头儿这么喊,好些人都跟着起哄。
车上的小伙子,看势头不好,立刻停止发放,解释起来:
“大家放心,我们不骗人。”
他举起手中卡牌,翻转过来,将有图案的一面朝向大家。
“大家看,这每一叠里,都有五个获奖卡。”
他挑出五张获奖卡,展示给大家看。
“凡是抽到这样的,就是中奖。”
“有人中奖拿走一张,我们就补充一张,一直保持五张中奖卡牌存在。”
经过反复解释,议论声慢慢小了许多。
继续抽奖。
又过了三个人,终于有一个妇女带着小儿子抽中了奖。
小孩子一蹦老高:“我有辣条啦!我有辣条啦!”
妇女也乐得合不拢嘴,她仰着脸询问:“这玩意儿值多少钱啊?”
车上小伙儿也笑着解释:“不值几个钱,主要是图个乐呵嘛。”
听到“不值几个钱”,妇女显然没有刚才那么乐呵。
她追问:“不值几个钱,是几个钱呢?”
“听说,正常大概10元左右吧。”小伙子说这话时很大声。
妇女立刻瞪大眼睛:“啥?十元还不值几个钱?”
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几块钱,十元对她来说已经不是小数目。
排这么久的队,值了!
后面的男子听说价值十元左右,一把推开妇女和孩子,大声说:
“到,啊~到,到,到~我啦!”
……
“李宝冬,上班啦!”
电台单身宿舍里,李宝冬被隔壁喊他上班的声音惊醒。
“丫的,今儿又得迟到。”
李宝冬把一捧凉水拍到脸上,算是清醒了一些。
“干脆,不去办公室,就说去回访广告客户了。”他在心里想。
他就那么一个广告客户,今天才开播,也没啥可回访的,干脆去街上拍几张照片吧。
李宝冬喜欢摄影,偶尔还给果玲提供几张新闻照片。
走在大街上,李宝冬总觉得今天好像有那么一点儿不同。
可是,哪里不同呢?
为了求证,他停下脚步,四外观察。
路灯,还有电线杆子。
这条街上,所有的路灯和电线杆子上,都贴着一张“照片”。
不对,不是“照片”,那更像书上的彩色插画或者小开张的海报。
画上的人物~~分明是——老秦头。
老秦头微笑着,笑得很自信。
头像下面,一行字写着老秦头小卖部的地点、开业时间。
旁边还有四个大字——辣条首售。
所有的小海报,全都整整齐齐朝着一个方向。
它们与电线杆和路灯贴合紧密,远远看去有一种突兀的美感。
“呵呵,又是李肖这小子的干的。”李宝冬在心里笑骂。
那时候,城市里到处都是电线杆子。
人们的广告意识才刚刚觉醒,并没有人注意到这种东西。
所以,电线杆子上还没有后来的“城市牛皮癣”。
最多的就是那种:天皇皇,地晃晃,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李宝冬也说不好,这样在电线杆子和路灯杆上做广告是好还是不好。
反正这是新鲜事儿,他举起照相机。
……
照片里,那一溜路灯上的广告海报,特别有辨识度,还给照片一种极具冲击力的纵深感。
照片拍得很美,照片上的广告海报,更让果玲沉思。
李宝冬也不打扰,一张一张往外掏着照片,那是他昨晚熬夜洗出来的。
桌子上,摆了一堆。
不仅有路灯和电线杆子上的广告,还有街边上立着的条幅、插在广场上的“辣条”刀旗、扛着“辣条”牌子闲逛的广告队伍、插满“老秦头小卖部”旗帜的倒骑驴……
果玲猛一拍桌子:“宝冬,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关于辣条的深度报道。”
说完,她抓起衣服和背包:“我得去做个街头采访。”
“我陪你。”李宝冬很高兴,他很喜欢跟果玲一起做事。
……
百货批发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昨晚的宿醉,让钱广利还有点儿脑袋昏昏。
“钱总在吗?”
不等回答,来人推门而进。
钱广利条件反射般地站了起来:“乔总。”
“问你个事儿。”乔总也不客气,直截了当,“辣条是啥?”
“啊?”钱广利被问得一愣。
揉了揉太阳穴,直勾勾盯着乔总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啊,辣条啊,是~吃的,一种吃的。”钱广利愣眉愣眼地回答。
乔总随便坐下,摇了摇头,显然对钱广利的回答不满意。
“我知道是吃的,这吃的很珍贵吗?是哪种品类?”
钱广利沏茶递烟,脑袋也运转了起来。
“我问了副食品类的各个渠道,他们都没听说过这种产品。”钱广利抽着烟回答。
“难道是菜品?”乔总思考着。
“可问题是,菜品应该由饭店推出,为什么是小卖部呢?”钱广利也在思考。
最近几天,报纸、电台、电视,还有大街上扛着彩旗的小队、电线杆上的海报、到处在发的宣传单,都在说辣条。
还说,老秦头小卖部开业就要卖这种辣条。
作为一个批发公司的老总,他认为只有生产厂家才为品牌做广告,一个小卖部做广告有什么意义呢?
小卖部是区域性覆盖的零售业态,其覆盖范围仅仅是周边购买者。
全市范围内大肆做广告,不符合他的理解。
乔总比钱广利想得还深,毕竟他是零售业态的老总。
他甚至想到,“辣条”不一定是食品,可能是品牌,而老秦头小卖部是该品牌在这个城市第一个经销单位。
但还是很难解释,为什么有如此强大宣传能力的新品牌,会选择一个刚开业的小卖部?
“钱总您好,这是您的邀请函。”李红军出现在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