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倒霉的九班

八十年代的中学校园,这样的表演还是不多见的。

中学生们喜欢这种新鲜而有趣的创意。

他们跟着节奏一起唱歌:“阿巴拉古……”

王小丽和王军看到同学们喜欢,也表演得格外卖力。

王军扭捏作态,乱飘媚眼儿,逗得同学们哈哈笑。

王小丽一板一眼,舞姿俊逸,那叫一个飒爽英姿。

“太好啦!他俩肯定第一。”刘军使劲儿挥舞手臂,跟着节奏摇晃。

“嗯,有希望,有希望。”安老师也频频点头。

“就凭这个,今年咱班就不能倒数第一啦!你说对不?”李红军把大腿拍得啪啪响。

“哦。”

李肖没有回答李红军,有时不知道答案更快乐。

在长长的掌声中,王小丽和王军谢了幕。

接着,一串鼓声过后,六班的舞蹈音乐响起。

“FREEDOM/PEOPLE SAY IT‘S IN THE AIR -JEANNIE HERREY”

电影《霹雳舞》里的舞蹈音乐。

一个小男生,一个空翻从后台翻了出来。

身穿背带牛仔裤,烫着爆炸式。

音乐声越来越高,小男生连续数个空翻,直接来到了礼堂中央的空地上。

转身,单手撑地,身体腾空。

再转,一个平地托马斯全旋,跳起,甩头……

电影《霹雳舞》1983年在内地首映,一直持续到1987年。

那段时间,这种以个人风格为主的技巧性街舞舞种很快就在舞蹈爱好者中燃起。

后来的街舞就是霹雳舞的延续和扩展。

这是只从电影和录像里看到的舞蹈,被小小少年搬到了学校舞台,孩子们都惊掉了下巴。

“太帅啦!”

刚刚卸妆回来的王军,一脸愤恨:“妈的,这小子不是练体操的吗?咋玩儿上这个啦。”

“等一会儿联欢会结束,哥非把他塞粪坑里去。”刘军配合着。

“嗷——不好看,下去吧!”

李红军开始起哄,可他一个人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同学们的喝彩声中。

打分时,评委们毋庸置疑地给了《霹雳舞》9.8的高分。

对王小丽和王军的《拉兹之歌》有些争议。

最后统一口径,认为:角色反串趣味性高,舞蹈功底还可以,但导向性不鼓励。

因此,给分不高,倒数第二。

九班总分,还是倒数第一。

“没事,美凤有秘密武器。”安老师安慰大家。

第三轮节目,歌曲。

一直以来,歌曲都是联欢会里的重头戏。

第三轮击鼓传花开始,刘美凤就早早地等在了后台。

主持老师宣布:“花落九班,请九班歌手上台!”

刘美凤装出忧郁的样子,微低着头,缓缓从后台走出。

她穿着1984年最流行的红裙子,怀里抱着木吉他。

李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唉,不愧是文艺委员,大冬天穿连衣裙,刘美凤这是真拚啊。

“嗡嗡~砰”

刘美凤弹响了吉他。

“你到我身边

带着微笑

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

早已有个她

哦~他比你先到……”

这首歌叫《迟到》,当年红极一时。

在李肖听来,歌曲唱的只能说是后世KTV里熟练的业余歌手。

弹吉他明显不是个成手,也就几个简单和弦,还不精准。

甚至有一根弦调的有点不准。

可同学们不这样看,他们身边几乎没人会弹吉他,连电影电视和录像里,也只有欧美和港台歌手才抱着吉他。

刘美凤太时髦啦!

好几百个同学,都安静地听刘美凤一字一句的唱歌。

听那简单和弦下,粗糙演唱技巧发出的少女之音。

同学们陶醉其中。

“这回该稳了吧?不得第一也得第二,以前可从来没人这么玩过的。”李红军眼睛都看直了。

“真好。她弹吉他的样子真好看。”肖木子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叶学文侧头看看肖木子:“赶明儿个,我让我爸也给我买一个,到时候咱俩一起学。”

“带我一个。”王小丽说着,眼睛也没离开刘美凤。

音乐停了,刘美凤鞠躬行礼,台下掌声连绵不断。

“呼哈!呼哈!呼哈!”

掌声还没有完全停止,后台就传来了音乐声,一声比一声大。

这是歌曲类最后一个班级,不用击鼓传花,直接开始了。

“呼哈!呼哈!呼哈!”

五个小少年从后台走了出来。

清一色爆炸头,头上缠着头带,乍着膀子、叉着腿!

“呼哈!呼哈!

风沙之中追追赶赶,

彼此热烈在歌唱,

呼哈!呼哈!

不识担忧摔跤饮酒,

彼此面上尽欢畅,

呼哈!呼哈!

奔奔跑跑沙丘上马壮牛强。”

少年们变了个阵型。

接着唱:

“成,成,成吉思汗……”

这首歌叫《成吉思汗》,原唱林子祥。

是当年最火爆的歌曲之一。

小少年们不断变换着队形,一会儿一个人唱,一会儿齐唱,一会儿又换一个人唱。

完了!

刚刚还沉浸在刘美凤编织的爱情故事里,现在一下就被五个小少年给弄得热血沸腾。

学生们开始跟着歌声扭动。

八十年代后期,这首歌是舞厅里最劲爆的曲子。

有一些不安分的小男生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扭动胯部,做出摇摆舞的样子。

甚至有胆大的走到了空地上,被维持秩序的老师用眼神吓了回去。

王小丽把手中的气球“嘭”地一下扎爆:“今年这是咋滴啦?咋都这么跟咱们做对。”

刘美凤一声不出,脸上全是灰心丧气。

肖木子抓着刘美凤的胳膊,也不说话,只是慢慢抚摸着她的后背,以期给一些安慰。

在九班同学的耳朵里,这首歌好漫长好漫长,音乐太躁动,全TMD是噪音。

终于停了下来。

九班全体同学颓然坐着,包括安老师都不说话。

评委商议了好一会儿,开始宣布分数。

《成吉思汗》也如《霹雳舞》一样碾压了九班刘美凤的《迟到》。

《成吉思汗》第一,但《迟到》依然不是第二。

老师解释说,《迟到》讲的是爱情故事,内容并不适合学生,因此没能取得好成绩。

安老师有些不高兴了:“为什么?我们的内容总是不行,难道《成吉思汗》的内容就比我们的《迟到》强很多吗?”

他起身去了评委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