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当代英雄(经典译林)
- (俄) 莱蒙托夫
- 892字
- 2023-08-18 15:09:32
不论什么书,序言总是写于最后而放在最前。它或者用来说明写作的目的,或者作为对批评的答辩。但读者一般并不关心道德的宣扬和刊物上的攻击,因此他们不看序言。这种情况很使人感到遗憾,特别是在我们这儿。我们的公众还很天真单纯,如果寓言的结尾不来上几句训谕,他们就看不懂。他们体会不出戏谑,感觉不到讽刺;他们简直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还不知道,在规规矩矩的社会里和规规矩矩的书本里,不可以公然谩骂,而且现代文明已发明了一种比谩骂更锋利的武器——这种武器可以说是无形的,因此也更加致命,往往在甜言蜜语的掩盖下给人以无法抵抗的切中要害的打击。我们的公众好像外省居民,听了两个敌对宫廷的外交官的谈话,就满以为他们由于私谊深厚而各自在欺骗本国政府。
本书不久以前确实得到过一些读者甚至刊物不幸的轻信。另外有些人却因为把“当代英雄”这样品行不端的人拿来给他们做榜样而大为生气;再有一些人则微妙地指出,作者描绘的是他自己的肖像和周围一些熟人的肖像……真是陈旧而又可怜的笑话!不过,显而易见,俄罗斯这地方就是如此:这儿一切都可以革新,就是革不掉这一类谬论。就连最有魅力的神话,在我们这儿都难免不被斥为蓄意侮辱人格!
仁慈的先生们,“当代英雄”确实是肖像,但不是某一个人的肖像。这个肖像是由我们这整整一代人身上充分发展了的缺点构成的。你们又会对我说,人不可能这么坏,我却要问问你们:既然你们相信一切悲剧和恋爱故事中的坏蛋都可能确有其人,那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毕巧林的真实性呢?既然你们欣赏可怕得多和荒谬得多的向壁虚构,为什么对这个人物,就算是虚构的吧,你们就不能宽宏大量点呢?是不是因为其中的真实性比你们愿意看到的更多了一些?……
你们会说这对宣扬道德无所裨益吧?对不起。供给人们的甜食已经够多了,他们的胃因此得了病:这就需要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不过,你们可别以为本书作者那么狂妄,竟然幻想充当人类缺点的矫正者。老天爷保佑,千万别让他无知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只是描绘描绘他心目中的当代人的面貌,以此取乐罢了。这样的人物——算他倒霉,也算你们倒霉——实在太容易遇到了。毛病也许是给指出来了,至于怎样医治,那就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