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烨仙君思索片刻后走出殿外一看,陌恒神君踉踉跄跄的自橘林内走出来,正朝着殿门走来。
待走到殿前一方鹅卵石平地时,那陌恒神君跌倒在地,久久未曾起身。
算着时辰,再瞧陌恒神君此刻的神态……祁烨心下了然。
因过往幻境与他答应作为交换留下的那段记忆正是同一段过往,那橘果的记忆才刚刚完全入了元神又生生被剥离出来消散,自是颇为伤神。
陌恒神君此刻想必是已看完过往幻境,又将那段记忆忘记掉了,来回折腾一番,现下他的神体才如此虚弱。
祁烨如此这般交易来交易去,陌恒神君算得上是失了冰菇的记忆,什么也没得到还损耗了神体,着实是坑了陌恒神君一把。
摸着做仙的良心,祁烨有些愧疚。
他迎上前去,搀扶着刚刚起身的陌恒神君,关切的问道:
“陌恒神君,你怎会在此?”
那陌恒神君缓过神来,竟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自己……刚刚发生了什么,竟是半点也想不起来。
陌恒被祁烨仙君搀扶着缓步走回殿内,一路上,他细细理着思绪,只记得自己同司玄来到橘山见到了祁烨,然后……然后自己就一直等着司玄去问到那神骨修复的缘由。
怎的……会差点晕倒在殿外内?
祁烨一路细细观察着陌恒神君的神态,当真是虚弱不堪,看这样子,似乎已是忘记得一干二净,丝毫没有要找茬的意思,如此……甚好。
祁烨一路搀扶着陌恒神君到桌案前坐下,又立马亲自倒了一盏“六安瓜片”茶一边轻轻推至陌恒面前,一边说道:
“早几刻钟前神君你说要一个人出去四处转转,我同司玄神君在殿内商议良久,方才我一出去就看见神君跌倒在殿外呐!神君可是有何不适?”
陌恒轻点了点头道:
“不知怎的,我现下不记得方才发生了何事,只感觉浑身像被抽干了精气一般,心口……还有些隐痛。”
祁烨听完心中更是愧疚得紧,又不能直接表露出来,思索片刻,他传唤小仙童去取来宝库内的一灵丹妙药。
“陌恒神君,我这有一丹药可助神君暂时稳住心神,恢复元气。”
陌恒道谢完接过,就着面前的茶水服下,又打坐凝神,增强元气。
祁烨此刻心中思索颇多,这丹药必定会对陌恒神君的伤势有帮助,不需片刻便可恢复元气。
只是……那伤……乃是情之伤,情伤解,陌恒神君的心中尚存的摇摆不定的情意也将被一一平定。
这么一想,祁烨还是好愧疚。
“咳……,陌恒神君第一次来我橘山,我见你甚是亲切呐!不如……我赠予神君一礼物可好?”
陌恒刚刚恢复好元气,调整好坐姿坐好便听到祁烨仙君说了这么一句话。他有点不确定的掐了掐自己的腿肉,真疼!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甚好,甚好!”
说送便送,祁烨仙君当即自衣袖中掏出一锦囊来,但这锦囊也着实是大了些,陌恒默默吞了吞口水。
陌恒小心接过,心下想着这得多大的礼物才将这锦囊撑得如此鼓胀,他扯了下锦囊的系带,竟打不开!
陌恒疑惑的看向祁烨,问道:
“仙君……这是何意?”
祁烨摸了摸光洁的下巴,才又想起自己的胡须已被那人剃除,这下意识的动作难以改掉,当真是不太习惯。
他干笑了两声说道:
“呵呵,神君莫急,这锦囊内是一枚特殊的橘果,神君且静候机缘,到时,这锦囊会自己打开。”
“原来如此,多谢仙君。”
陌恒明了后向祁烨仙君拱手以作感谢将,他那锦囊隐去形貌系于腰间,想待回到药王殿寻个盒子存放起来。
二人聊了许久,突然被一声清咳声打断。陌恒神君转头一看,桌案的另一角正端端正正坐着的可不就是司玄那厮么,这人是何时醒来的?
“司玄,你终于自幻境内醒过来了,你可知我等了你许久。”陌恒佯怒道。
司玄看着陌恒似是欲言又止,他侧头看了看祁烨仙君,略微思索后说道:
“许是我的过往故事太长了吧。”
祁烨仙君笑得张扬,他抬手摸了摸自己光洁的下巴,动作顿住,又将手放下,这司玄神君倒真是机敏。
那司玄神君已醒来多时,他故作不知好让那司玄神君将他与陌恒神君的谈话听了去,如此一来,想必那司玄神君下了山也不会把那些事给抖出来。
司玄站起身朝祁烨仙君恭敬作揖,谦卑有礼,他说道:
“仙君,现下我们要寻的答案已有定论,便不再留于此叨扰了。”
陌恒也忙起身向祁烨仙君随礼,他心中想的却是:司玄这厮怎的还把自己囊括进去,自己不过是陪同他上山,可没有什么答案来此橘山要寻。
祁烨甚是欣慰,亲送二人出了橘林,远远的看着二人自那石路而下,身影渐渐隐入云雾间消失不见。
他转身回到橘林,漫步在橘林间细细探查着一个个橘果,那小仙童极有眼力见儿,祁烨正走的有些累了,仙童便走上前奉上新茶。
“仙君,我有一事不明。”
那小仙童奉完茶便开口问道。
祁烨饮完茶水,将杯盏递还给仙童,同时示意小仙童继续说。
“那司玄神君所采摘下的第一橘果乃是橘林您最珍视的一枚并蒂果,现下如此轻易就消散了……这……”
“那橘果本就属于司玄神君,我无法阻止,我已算出那并蒂橘果还会重凝,余下的且看他们各自的机缘吧。”
小仙童轻点了点头,他收起茶盏回了内殿。祁烨朝前走了两步,轻轻拖起一橘枝,上面悬一橘果,光蕴犹在。
祁烨站立在那里,久久未动。许久,他轻叹一声离开。世间之人皆逃不过缘法的禁锢,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禅者,悟境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中有情,处处清欢,一执一念一枉然,一悲一喜一浮生。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