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小镇设计开发理论与实践
- 夏南凯 王骏编著
- 788字
- 2025-04-11 06:03:34
前言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最早在2014年出现于浙江省,经过两年发展后迅速风靡全国。住建部在国家层面已经先后两批认定和公示了403个全国特色小镇(第一批127个,第二批276个)。
从发展类型来看,特色小镇包含生态旅游型、特色产业型、资源禀赋型、新兴产业型、高端制造型、历史文化型、城郊休闲型、交通区域型、金融创新型、时尚创意型等各种类型。从商业模式来看,旅游小镇是一种“板块旅游”体系,充分带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小镇在产业培育的基础上,具有多元的功能、完善的服务以及社区认同,避免了传统产业园的单一、粗放式发展。从开发模式来看,特色小镇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政府推动成为主要动力。开发运营方面,PPP模式为小镇融资提供了更大的支持,产业型企业凭借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园区运营经验等优势,在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方面大有可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产生12万亿~15万亿元的投资额。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形成利润产生中心,带动片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本书的编撰正是在特色小镇建设开发工作如火如荼的时期,作者阵容既包括特色小镇开发前期的策划、投资和规划设计人员,又包括建设运营期的管理和参与人员。内容涵盖特色小镇的前期策划、规划,中期运营和后期管理全过程。其中,规划设计篇重点分析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规划设计的多个特色小镇案例;管理篇特别介绍了当前智慧城市理念下的特色小镇的运营管理方式。
本书既是规划设计师方便查阅的特色小镇策划与规划设计的工具书,又是政府机关、企业工作人员便于参考的特色小镇运营和管理的实践资料。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成为全国各地特色小镇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者的有用参考。
夏南凯、王骏
2017年9月于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