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旅文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谭明交 刘琴
- 2421字
- 2025-04-05 07:18:04
(一)一个意识
宗旨意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指引。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他特别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这样一个意识”,就是作为我们党立党之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包括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必须而且必然要以党的宗旨意识为根本指引和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出现的高频词,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始终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扶贫开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
6年多来,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总书记风雪兼程赴贫困地区调研,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精准扶贫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年来,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使减贫事业取得重大成效,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3.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精准扶贫彰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然突出。贫困问题严重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也是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绊脚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集中各方面资源力量深入贫困地区,深入了解贫困群众,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精准化要求开展扶贫工作。随着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各项措施的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一些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党中央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兑现我们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彰显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深刻阐释,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实践。可以说,精准扶贫既是实践创新,又是理论创新;既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精准扶贫从提出到落实再到形成系统的思想,不仅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成功提供了指导,而且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摘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到了时候我们说还实现不了,再干几年。也不能到了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必然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国际社会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也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5年11月27日)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l6日)
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1月17日)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