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互联网核心引擎原理与实现
-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 1273字
- 2025-03-28 23:23:34
对象和数据采集
前面解释了什么是“对象”及如何去构造“对象”,这是贯穿MixIOT 体系的重要的概念。之所以用对象这个方法,是因为MixIOT 体系只处理对象的数据,任何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终还是归结为对象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弄明白某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那你就把这两个对象定义成一个对象。如果必须保留这两个对象呢?那就把它们再定义成一个新的对象。
那么,对象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通过数据采集来的。这不是一句废话,因为在MixIOT 体系里,“数据采集”就是单纯的“数据采集”,并不是“对象的数据采集”。换句话说,数据采集是数据采集,对象是对象,这是两回事:数据你想怎么采集就怎么采集,对象你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
让我们回到上面那个沼气发电站的例子。
假设,我们用智物联公司的适配器(Aprus)来采集数据,采集的时候只需要想着这几个问题:用几个适配器?分别对接什么?每个适配器分别采集什么数据?对接设备要用什么协议?怎么采集?
这时,我们就可以一心一意弄明白数据采集的事情,无须关心对象要怎么定义。
如图6-7所示,我们一共用了11个适配器,其中,A 和B 分别采集前后仪表数据,D 采集沼气加压净化设备数据,C 同时采集三个流量表数据,F1、F2、F3分别采集三台沼气发电机数据,G1、G2、G3分别采集三个电度表数据,H 采集总发电电度表数据。

图6-7 使用了11个适配器的沼气发电站
那么我们分别看看这些适配器:
A—对接的是前表,采集的数据是进入沼气加压净化设备前的流量、温度、压力和CH4 含量;
B—对接的是后表,采集的数据是从沼气加压净化设备出来的流量、温度、压力和CH4 含量;
C—同时对接三个流量表,采集到的是分别进入1#、2#和3#发电机的沼气流量;
D—对接沼气加压净化设备,采集到的是沼气加压净化设备的设备运行数据;
F1、F2、F3—分别对接三台沼气发电机,采集到的是每台沼气发电机的运行数据;
G1、G2、G3—分别对接三个电度表,采集到的是三台沼气发电机分别发出的电量;
H—对接的是总电度表,采集到的是整个电站的发电量。
适配器能采集到什么数据,要看适配器对接到什么地方,对接到牛头绝对不可能采集到马嘴的数据,因为“牛头不对马嘴”。
一个适配器当然可以对接多个地方,但怎么采集、用多少个适配器、哪个适配器对接哪里,这就完全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决定。另外,适配器是否好安装、拉线需要多长、能不能节省几个适配器,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如果现场接线等条件允许,我们也想省下几个适配的钱,那么还可以如图6-8所示采集。
图6-8就只用了7个适配器,一个电站省4个适配器,几十个电站也能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不管怎么样,根据实际现场情况,用适配器对接设备,把能采集的采集了,这就是数据采集。一句话,该怎么采就怎么采,想怎么采就怎么采。
那么,适配器采集到的数据又怎么变成对象的数据呢?这就要靠MixIOT 体系中的映射表(Mapping)来完成了。关于映射表,可参考本书的第7章。

图6-8 使用了7个适配器的沼气发电站
我们现在知道了,在MixIOT 体系里面,对象不一定是设备,而且对象是跟数据采集分开的,最后通过映射表把它们关联到一起。这是MixIOT 体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也是智物联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