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下午卷)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述有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一级和二级,相应地执行一级浓度数值和二级浓度数值

B.在管理上,环境空气污染物分为基本项目污染物和其他项目污染

C.其他项目污染物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D.各省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确定本标准的实施时间,实施前应经地方人大常委会同意

【答案】D

【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AB两项,第4.1条规定,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第4.2条规定,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环境空气污染物分为基本项目污染物和其他项目污染。C项,第4.3条规定,基本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他项目污染物的具体实施方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D项,第4.4条规定,各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前实施本标准。未提及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同意。

2.某钢铁企业拟扩建一烧结车间。因区域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须执行特别排放限值。下述关于烧结机球团焙烧设备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哪项是错误的?(  )

A.颗粒物40mg/m3(标态)

B.二氧化硫200mg/m3(标态)

C.氟化物4.0mg/m3(标态)

D.二噁英0.5ng-TEQ/m3(标态)

【答案】B

【解析】根据《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第4.4条中表3,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为:标准状态下,烧结机颗粒物排放限值为40mg/m3,球团焙烧设备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180mg/m3,氟化物排放限值为4.0mg/m3,二噁英排放限值为0.5ng-TEQ/m3

3.安徽省某热电厂(非重点地区)于2006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两台410t/h煤粉锅炉,现需进行脱硫、脱硝改造,改造后的烟气排放要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2015年以后的要求,其SO2和NOx的排放限值应分别为(  )。

A.100mg/m3和200mg/m3

B.400mg/m3和200mg/m3

C.100mg/m3和100mg/m3

D.200mg/m3和100mg/m3

【答案】D

【解析】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第4.1条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表1规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排放限值。题目中的热电厂于2006年建成,属于现有企业,SO2的排放限值为200mg/m3,NOx的排放限值为100mg/m3

4.某烟尘中粒径为2.5μm微细粒子占60%,测得除尘器灰斗中粒径为2.5μm的微细粒子占40%,若除尘器总效率为99%,该除尘器捕集2.5μm的微细粒子的分级效率是多少?(   )

A.15%

B.33%

C.34%

D.66%

【答案】D

【解析】分级效率ηi表示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dpi或粒径间隔△dp内粉尘的除尘效率。若设除尘器进口、出口和捕集的dpi颗粒质量流量分别为G1i、G2i和G3i,则该除尘器对dpi颗粒的除尘效率为:

因此,本题中除尘器捕集2.5μm的微细粒子的分级效率为:

5.电除尘器的设计效率为99.8%,粉尘有效驱进速度为0.1m/s,电场风速为1m/s,风量为300000m3/h时,电除尘器的集尘面积至少是多少?(  )

A.83m2

B.518m2

C.2249m2

D.5179m2

【答案】B

【解析】电除尘器的效率一般采用德意希方程计算,即

式中,C1为电除尘器进口含尘气体的浓度,g/m3;C2为电除尘器出口含尘气体的浓度,g/m3;A为集尘极总面积,m2;Q为含尘气体流量,m3/s;ω为尘粒的有效驱进速度,m/s。其中风量Q=300000/3600=83.3m3/s,将数据代入计算得:A=518m2

6.用袋式除尘器净化含尘烟气,处理风量33570m3/h,过滤风速取1.1m/min,滤袋直径150cm,袋长6m,所需滤袋数量是多少?(   )

A.198条

B.180条

C.565条

D.10800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对袋式除尘器所需滤袋面积进行计算:

根据所需滤袋面积,计算所需滤袋数量为:条。

7.旋风除尘器阻力△P与进口气流速度u的函数关系是哪项?(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一般认为与气体进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P=ξPui2/2

式中,△P为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Pa;ξ为旋风除尘器阻力系数,无因次;ρ为气体密度,kg/m3;ui为进口气流平均速度,m/s。

8.吸收氮氧化物气体时,最佳的物理吸收溶剂是哪项?(  )

A.水

B.碳酸钠溶液

C.稀硝酸

D.浓硝酸

【答案】C

【解析】吸收是指用液体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的方法。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分子间引力,或称范德华力。氮氧化物溶于水呈酸性,碱性吸收剂可提高吸收效率,碳酸钠是氮氧化物气体良好的化学吸收剂。稀硝酸对氮氧化物的溶解度比水高,可作为氮氧化物的物理吸收剂。

9.以吸收为主要目的的喷淋塔,以下哪项观点错误?(  )

A.雾化喷嘴的雾滴粒径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吸收效果

B.是否设置气流分布装置响不影吸收效果

C.操作温度影响吸收效果

D.增加液气比可提高吸收效果

【答案】B

【解析】A项,喷淋塔是用喷嘴将液体喷射成为许多细小的液滴,以增大气相与液相的接触面,完成传质过程的吸收设备。雾化喷嘴的雾滴粒径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吸收效果。B项,由吸收的基本理论可知,气流分布不均匀,气液接触不充分,降低吸收效果。C项,因为温度影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所以对吸收效果有影响。D项,增加液气比,有利于提高液膜内的浓度梯度,利于吸收。

10.如图所示燃煤电厂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脱硫工艺中,B处加入的吸收剂是哪种?(  )

A.石灰石

B.粉煤灰

C.消石灰

D.石膏

图1

【答案】C

【解析】根据《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HJ/T 178—2005)第5.1.1条中火电厂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艺流程图可知,B处加入的吸收剂应为消石灰。

11.某废气的二级吸收工艺如下图所示,该流程是以下哪种组合?(  )

图2

A.错流和顺流

B.顺流和逆流

C.顺流和顺流

D.逆流和顺流

【答案】D

【解析】在气态污染物处理中,按气液在处理装置中的相对流向,一般将吸收流程分为三种形式:逆流流程,气液分别由两端逆向流动进入吸收装置的流程称为逆流流程;并流流程,气液由同一端、按同一方向流动而进入吸收装置的流程称为并流流程;错流流程,气体沿水平方向进入吸收装置,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在吸收装置中呈交叉状。题目中,一级吸收气液方向相反,为逆流;二级吸收气液方向相同,为并流,又称顺流。

12.以下哪项吸附剂的再生方式不可行?(  )

A.活性炭直接蒸汽再生

B.脱水分子筛直接常温空气再生

C.活性炭抽真空减压加热再生

D.分子筛抽真空减压加热再生

【答案】B

【解析】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当吸附剂达到或接近饱和时,必须对其进行再生操作。常用的脱附再生方法有升温再生、降压再生、吹扫再生、置换再生和化学转化再生。ACD三项,均为常规吸附剂再生方法;B项,在常温、常压下难以达到再生的目的。

13.下列哪种有害气体不能采用燃烧法净化?(  )

A.硫化氢

B.二甲苯

C.四氯化碳

D.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气体燃烧净化是对含有可燃性有害组分的混合气体进行氧化燃烧或高温分解,使有害组分转化为无害物的方法。气体燃烧净化多用于治理有机废气的场合,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工业、化工、食品、喷漆、绝缘材料等主要含有碳氢化合物废气的净化。燃烧法还可以用于CO、恶臭、沥青烟等可燃有害组分的净化。ABD三项,均可采用燃烧净化法;C项,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常用于灭火。

14.如图所示有机废气的生物吸收塔系统,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哪?(  )

图3

A.

B.

C.

D.

【答案】C

【解析】洗涤塔由吸收和生物降解两部分组成。含有经有机物驯化的微生物的循环液,由塔顶喷入,与从塔的下部上升的有机废气逆流接触,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氧气转入液相,进入活性污泥池,有机物在活性污泥池中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15.关于文丘里除尘器,下列哪个说法错误?(   )

A.在喉口段动压达到最大

B.在喉口段静压达到最大

C.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压力损失高

D.可用于高温、高湿和易燃易爆气体的净化

【答案】B

【解析】AB两项,文丘里洗涤除尘器是一种具有高除尘效率的湿式除尘器。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收缩管后,气流速度随着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气流的压力能逐渐转变为动能,在喉管入口处,气速达到最大,一般为50~180m/s,静压降到最低值。C项,文丘里洗涤除尘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压力损失高,处理的气体量相对较少。D项,文丘里洗涤除尘器可用于高温烟气降温,高温、高湿和易燃气体的净化,也可净化含有微米和亚微米粉尘粒子及易于被洗涤液吸收的有毒有害气体。

16.对风筒进行流体测定,图中h的数值是多少?(  )

图4

A.140Pa

B.240Pa

C.340Pa

D.100Pa

【答案】C

【解析】图中从左至右,第1根测压管测管道的全压,第2根测压管测静压,第3根压差计测静压和全压之差,由图中可知:,所以h=340Pa。

17.某除尘系统风机风量为40000m3/h,全压为5000Pa,转速为750r/min,电机功率为800kW。现将风机转速提高至960r/min,此时电机功率至少为多少?(   )

A.920kW

B.1030kW

C.1320kW

D.1680kW

【答案】D

【解析】风机使用时,当风机转速、叶轮直径、输送气体密度发生变化时,风机的性能参数相应改变,详见表1。

表1  风机的性能发生变化的关系式

由表可知,风机此时的电功率为:

18.以下关于喷淋塔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参数的选取哪项正确?(  )

A.空塔气速通常为6m/s~8m/s

B.循环浆液pH值在3~4之间

C.氧化空气过量系数为1.8~2.5

D.脱水后的石膏含水量一般小于5%

【答案】C

【解析】A项,在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中广泛应用空塔,空塔气速一般在2~4m/s左右;B项,循环浆液pH最佳值在5~6之间;D项,脱水后的石膏含水率为10%左右。

19.关于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工艺,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

A.一般采用高温高尘布置方式

B.SCR反应器设置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

C.液氨通过喷射装置直接喷入反应器

D.SCR反应器内一般设有清灰装置

【答案】C

【解析】A项,在大型烟气脱硝中,根据其布置位置,SCR工艺有几种不同的布置方式:高温高尘布置、高温低尘布置以及低温低尘布置,一般采用高温高尘布置方式。B项,采用高温高尘布置时,SCR布置在省煤器的下游、空气预热器和除尘装置的上游。C项,液氨喷入位置尽量使氨与烟气在SCR反应器前有较长的混合区段以保证充分混合,并非直接喷入反应器。D项,在反应器中还要布置吹灰装置以移除催化剂表面上沉积的颗粒物。

20.某火电厂氨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运行参数如下,哪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

A.脱硫效率为98%

B.氨逃逸质量浓度为8mg/m3

C.氨回收率为92%

D.氨储量为5天用量

【答案】C

【解析】根据《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氨法》第5.1.6条规定,脱硫系统的设计脱硫效率应不小于95%。第5.1.7条规定,氨逃逸质量浓度应低于10mg/m3,氨回收率不应小于96.5%。第6.2.2.1条规定,吸收剂储量宜满足3~7天用量。

21.设计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厂时,下面哪项考虑是正确的?(  )

A.医疗废物焚烧厂接收并处置经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B.设计医疗废物焚烧厂处理规模为8t/d以上的,焚烧厂设计服务期限不应低于10年

C.焚烧炉的温度≥850℃,燃烧效率≥99.9%,焚烧去除率≥99.9%

D.除尘设施采用静电除尘器或旋风除尘设备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7—2006)第4.3.1条规定,医疗废物焚烧厂接收并处置经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等。B项,第7.1.2条规定,处理规模8t/d(含8t/d)以上的医疗废物焚烧厂设计服务期限不应低于15年。C项,第7.3.2条规定,控制二次燃烧室烟气温度≥850℃,设备的燃烧效率应≥99.9%。焚烧去除率应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表2要求,即≥99.99%。D项,第7.5.3.1条规定,烟气净化系统的末端设备应优先选用袋式除尘器。第7.5.3.2条规定,禁止采用静电除尘器,不应单独使用机械除尘设备。

22.测得某污染土壤浸出液总铬浓度为10mg/L、六价铬浓度为2mg/L、总铅浓度为6mg/L,则该污染土壤(  )。

A.不属于危险废物

B.经预处理后可以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C.可以直接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D.可以直接进入卫生填埋场填埋

【答案】B

【解析】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1996),该土壤属危险废物(六价铬浓度大于1.5mg/L,总铅浓度大于3mg/L),并且总铅浓度达不到《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表1要求(5mg/L),应经过固化、稳定化等方式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23.下列哪一组特性全部是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  )

A.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易老化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

B.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

C.可燃性、反应性、放射性、拉伸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

D.急性毒性、易燃性、还原性、腐蚀性、辐射性和疾病传染性

【答案】B

【解析】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它不仅存在于工业固体废物中,同时也存在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对危险废物进行鉴别和分类,有利于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处置方案的确定,此外,对于保证处理处置设施的安全,降低处置费用,防止环境污染也有重要作用。

24.好氧堆肥过程中硝化菌在氮的形态转化中起重要作用,硝化菌是属于哪类微生物?它利用的碳源和能源分别是什么?(  )

A.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是CO2和太阳能

B.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是有机碳和化学能

C.化能异养微生物,利用的是CO2和化学能

D.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是CO2和化学能

【答案】D

【解析】能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的生物叫做光能营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可以是异养微生物(通常是硫细菌)也可以是自养微生物(藻类和光合细菌)。利用化学反应来获得能量的叫做化能营养微生物,与光能营养微生物一样,化能营养微生物既有异养微生物(原生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的细菌),又有自养微生物(硝化细菌)。化能自养微生物能氧化一定的无机物(如氨、亚硝酸盐、硫离子等),利用所产生的化学能,使CO2还原,并合成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则利用有机物作为生长所需的能源和碳源。好氧堆肥化过程中的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的是氧化无机物产生的化学能和CO2

25.垃圾在焚烧炉床层内着火快慢是垃圾焚烧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请指出下列哪项是垃圾着火的主要热源?(  )

A.助燃空气携热、垃圾含水率、炉内传热

B.炉内传热、助燃空气携热、垃圾混匀度

C.助燃空气携热、垃圾挥发分释热、炉内传热

D.垃圾挥发分释热、助燃空气携热、垃圾进料速度

【答案】C

【解析】垃圾焚烧是一种最常用的热处理工程技术。它用加热氧化作用使有机物转换成无机废物,同时减少废物体积。焚烧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物料尺寸、停留时间、湍流程度、焚烧温度、过剩空气等。助燃空气携热有助于垃圾水分蒸发,垃圾挥发分燃烧可释热,炉内传热可使垃圾温度升高。

26.关于控制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NOx含量的技术,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通过对垃圾焚烧过程中过剩空气系数的控制,抑制NOx的产生

B.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法控制NOx产生量

C.在焚烧炉内设置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NOx系统

D.在焚烧炉内设置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NOx系统

【答案】A

【解析】氮氧化物(NOx)的形成主要与炉内温度的控制及废弃物化学成分有关。燃烧产生的NOx可分成两大类:空气中氮气氧化产生的Thermal-NOx,通常火焰温度在1000℃以上高温时会大量发生;燃料中氮的氧化产生的Fuel-NOx。降低废气中NOx的方法可分成燃烧控制法、湿式法及干式法,其中,干式法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A项,控制过剩空气系数不能抑制NOx的产生,只能减少NOx的产生量。

27.某城市垃圾焚烧厂处理规模为1400t/d,经检测入炉垃圾中氮元素平均含量为0.5%,若垃圾自身焚烧部分产生的氮氧化物量约占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总量的50%,假设垃圾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NO,试计算全厂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总量(以NO计)为多少?(  )

A.7t/d

B.14t/d

C.15t/d

D.30t/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全厂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总量为:

(1400×0.5/100)×(30/14/0.5)=30t/d。

28.下列关于固体废弃物热解处理的做法哪项是错误的?(  )

A.将经过粉碎预处理的废木屑投入热解炉中加热,控制炉内温度1000℃,以生产燃气为主

B.将经过粉碎预处理的废橡胶投入热解炉中加热,控制炉内温度600℃,以生产炭黑为主

C.将经过粉碎预处理的废塑料投入热解炉中加热,控制炉内温度400℃,以生产燃油为主

D.将经过粉碎预处理的废木屑投入热解炉中加热,控制炉内温度200℃,以生产燃油为主

【答案】D

【解析】A项,高温热解法热解温度一般都在1000℃以上,主要为获得可燃气。B项,根据《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P593图,橡胶在600℃热解时,炭含量高。C项,根据《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P572~573,废塑料中的多种成分在400℃左热解时,可生产燃油。D项,低温热解法产物以炭为主。

29.某填埋场所在区域最大月平均日降雨量为10mm,填埋区面积为20000m2,入渗系数为0.75,封场区的面积为120000m2,入渗系数为0.15,则该填埋场正常运行期间最大月平均渗滤液产生量为(忽略垃圾自身产生的渗滤液)(  )。

A.125m3/d

B.330m3/d

C.500m3/d

D.625m3/d

【答案】B

【解析】由于填埋场中填埋施工区域和填埋完成后封场区域的地表状况不尽相同,因而浸出系数C值也有较大的差异。设填埋区的面积为A1,浸出系数为C1,封场区的面积为A2,浸出系数为C2,I为降水量,mm/d,则: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Q=10/1000(20000×0.75+120000×0.15)=330m3/d。

此处应注意单位换算。

30.下列关于卧式发酵滚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卧式发酵滚筒有多种形式,其中比较典型的形式为达诺(Dano)式滚筒,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发酵设备之一

B.卧式发酵滚筒结构简单,可采用较大粒度的物料,使预处理设备简单化

C.卧式发酵滚筒物料发酵周期长,发酵产品均质化好

D.物料在卧式发酵滚筒内被反复升高跌落,可使筒内的水分和温度均匀化

【答案】C

【解析】C项,卧式发酵滚筒物料发酵周期短,由于受造粒作用影响易产生压实现象,不易均质化。根据《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P241~242。

31.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量?(  )

A.袋式除尘器滤料上喷涂特制催化剂,以催化二噁英的分解

B.喷入消石灰,与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化学反应

C.喷入活性炭,对烟气中的二噁英进行吸附去除

D.活性炭喷射装置配套袋式除尘器,以延长活性炭与烟气的接触时间

【答案】B

【解析】为控制由焚烧厂所产生的二噁英,可由“控制来源”、“减少炉内形成”及“避免炉外低温区再合成”三方面着手。A项,目前国外一种去除二噁英的新技术,就是在袋式除尘器的滤料上加催化剂,促使二噁英分解。B项,消石灰与二噁英不反应。C项,在干式处理流程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喷入活性炭粉或焦炭粉通过吸附作用以去除烟气中的二噁英。D项,可在干式或半干式系统中直接于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后端加设一含有焦炭或活性炭的固定床吸附过滤器,以延长活性炭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但由于其过滤速度慢(0.1~0.2m/s),体积大,使用焦炭或活性炭滤层时有自燃或尘爆的危险,实际应用时应特别小心。

32.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进入袋式除尘器的烟气量128971m3/h(标况),烟气温度145℃,烟气含尘浓度4250mg/m3,袋式除尘器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滤料,过滤风速0.80m/min。试计算烟气净化系统中所需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面积(结果取至个位)。(  )

A.3291m2

B.246840m2

C.4114m2

D.2687m2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首先计算工况下每小时烟气的体积:

根据烟气体积,计算袋式除尘器所需滤布面积S(m2):

S=Q/uf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取整后为4114m2

33.下列选项中对减少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烟气中重金属含量无效的措施是(  )。

A.对垃圾分类收集和预分拣

B.降低烟气净化系统的温度及采用高效的颗粒物捕集装置

C.设置活性炭喷射吸附装置

D.提高焚烧温度,延长烟气滞留时间

【答案】D

【解析】垃圾焚烧厂排放废气中所含重金属量的多少,与废物性质、重金属存在形态、焚烧炉的操作及空气污染控制方式有密切关系。A项,对垃圾分类收集和预分拣,可以从源头控制,减少垃圾焚烧中的金属含量,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金属含量。B项,降温烟气温度,能使重金属凝结于颗粒物上,再去除颗粒物即可。C项,设置活性炭喷射吸附装置可以有效吸附重金属。D项,温度升高,重金属更难以凝结,排放烟气中重金属含量增多。

34.根据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危险废物集中焚烧排放的焚烧烟气污染物应进行在线监测,下列哪一项是必设的在线监测项目?(  )

A.HF

B.PCDDs/PCDFs

C.Hg

D.CO

【答案】D

【解析】根据《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6—2005)第6.7.11条规定,应对焚烧烟气中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污染因子,以及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燃室和二燃室温度等工艺指标实行在线监测,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烟气黑度、氟化氢、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应每季度至少采样监测1次。二噁英采样检测频次不少于1次/a。

35.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层选择描述正确的是(  )。

A.危险废物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且厚度不应小于2m

B.若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为2.5m,可选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大于1m的天然材料衬层

C.若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且厚度小于3m,则必须选用复合结构衬层

D.若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必须选用双人工衬层,且上、下人工合成衬层HDPE膜的厚度均不小于1.5mm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第6.4条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且厚度不应小于2m。B项,第6.5.1条规定,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大于5m,可以选用天然材料衬层。C项,第6.5.2条规定,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可以选用复合衬层。D项,第6.5.3条规定,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则必须选用双人工衬层。上人工合成衬层可以采用HDPE材料,厚度不小于2.0mm;下人工合成衬层可以采用HDPE材料,厚度不小于1.0mm。

36.下列对于卫生填埋场封场覆盖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减少雨水和其他外来水渗入垃圾堆体,减少渗滤液产量

B.可控制填埋场恶臭散发,并利于填埋气体有组织排放及利用

C.具有抵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同时利于填埋堆体的边坡稳定

D.可以有效提高垃圾好氧降解速率

【答案】D

【解析】垃圾填埋场的终场覆盖系统须考虑雨水的入渗及渗滤液的控制、垃圾堆体的沉降及稳定、填埋气体的迁移、植被根系的侵入及动物的破坏、终场后的土地恢复利用等。整形后的垃圾堆体应有利于水流的收集、导排和填埋气体的安全控制与导排。应尽量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D项,封场覆盖将垃圾堆体与空气隔开,使垃圾堆体呈厌氧状态,降解速率减慢。

37.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并将煤矸石作为烧砖内燃料时,对煤矸石的发热量一般要求是(  )。

A.>6300kJ/kg

B.4200kJ/kg~6300kJ/kg

C.2100kJ/kg~4200kg/kg

D.<2100kJ/kg

【答案】C

【解析】我国煤矸石的发热量多在6300kJ/kg以下,其中3300~6300kJ/kg、1300~3300kJ/kg和低于1300kJ/kg的各占30%,高于6300kJ/kg的仅占10%。不同热值煤矸石的合理利用途径见表2。

表2  不同热值煤矸石的合理利用途径

38.利用热冲击法对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显示器)进行拆解、回收利用,其拆解工艺主要是(   )。

A.通过加热CRT显示器屏玻璃和锥形玻璃之间的熔结玻璃,经冷却使屏玻璃和锥形玻璃分离

B.通过加热CRT显示器的锥形玻璃,使锥形玻璃中的重金属铅解析出来

C.通过加热CRT显示器屏玻璃,使屏玻璃中的荧光粉物质挥发

D.通过加热CRT显示器屏玻璃和锥形玻璃,使屏玻璃和锥形玻璃分离

【答案】A

【解析】根据《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P712图,热冲击法的重点是对熔结玻璃部位进行冷热交替的空气浴、水浴等,使屏玻璃和锥形玻璃分离。

39.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哪一项属于化学修复技术?(  )

A.气相抽提法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B.将水和洗涤剂的混合物导入油污染的土壤,利用洗涤剂将油污染物与土壤分别导出

C.利用养殖蚯蚓去除土壤中油污染物

D.通过蒸汽热脱附的方式将油污染物变成气体

【答案】B

【解析】根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第11页有关内容,化学洗淋法是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可分为原位和异位化学淋洗技术。

40.下面哪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热解吸法修复比较有效?(  )

A.铬

B.汞

C.镁

D.铅

【答案】B

【解析】根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第11页有关内容,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而汞的沸点低,可采用热解吸法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41.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规定,下列哪几项表述是正确的?(  )

A.二氧化硫的限值应包括:1小时平均值、24小时平均值、年均值

B.臭氧的限值应包括:1小时平均值、24小时平均值

C.铅的限值应包括:季均值、年均值

D.颗粒物(粒径<2.5μm)的限值应包括:1小时平均值、24小时平均值、年均值

【答案】AC

【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见表3。

表3  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

由表3可知,二氧化硫的限值包括:1小时平均值、24小时平均值、年均值;臭氧的限值包括:日最大8小时平均和1小时平均;颗粒物的限值包括:24小时平均值、年均值;铅的限值包括:季均值、年均值。

42.某新建焦化企业,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时间为2013年3月,下述各工序污染物排放限值,哪几项是正确的?(  )

A.装煤工序:颗粒物50mg/m3,二氧化硫100mg/m3,苯并[a]芘0.3mg/m3

B.干法熄焦:颗粒物30mg/m3,二氧化硫80mg/m3

C.脱硫再生塔:氨30mg/m3,硫化氢3.0mg/m3

D.焦炉烟囱:颗粒物50mg/m3

【答案】AC

【解析】根据《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第4.2.3条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按表4规定执行。

表4  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

B项,二氧化硫应为100mg/m3;D项,颗粒物的浓度应为30mg/m3

4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适用于下列哪几类机组?(  )

A.75t/h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机组

B.2×45t/h生物质发电锅炉

C.650MW燃煤发电机组

D.33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燃气轮机组

【答案】CD

【解析】AB两项,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标准中容量的单位为t/h,1MW=1.43t/h,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生物质发电锅炉应达到单台出力大于65t/h。

44.用试验粉尘进行除尘器性能的试验,测得除尘器总效率η=90%,分级效率η5-10=97.5%。试验粉尘和除尘器灰斗中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表中x、y的值。(  )

A.x=28

B.x=32

C.y=26

D.y=10

【答案】BC

【解析】进口粉尘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即:10+24+X+25+9=100,解得x=32;根据分级效率

,解得g3i=y=26%。

45.用袋式除尘器净化高温烟气应使用高温滤料,以下哪些滤料属于常用高温滤料?(  )

A.尼龙(聚酰胺)

B.涤纶(聚酯)

C.PPS(聚苯硫醚)

D.P84(聚亚酰胺)

【答案】CD

【解析】按连续使用的温度(干态),把滤料分为三类:低于130℃为常温滤料;高于200℃为高温滤料;130~200℃为中温滤料。尼龙的连续使用温度为90℃(干);涤纶的连续使用温度为130℃(干)和90℃(湿);PPS的连续使用温度为190℃(干),瞬间上限可达220℃;P84的连续使用温度为240℃。

46.在设计选用湿式除尘器时,需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

A.粉尘比电阻

B.洗涤水的处理

C.腐蚀

D.堵塞

【答案】BCD

【解析】湿式除尘器是用液滴或液膜与含尘废气相互密切接触,而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装置。湿式除尘器主要缺点是:存在水污染和水处理问题;湿式除尘过程不利于副产品的回收;净化有腐蚀性含尘气体时,存在设备和管道的腐蚀或堵塞问题;不适用于憎水性粉尘和水硬性粉尘的分离;排气温度低,不利于烟气的抬升和扩散;在寒冷地区要注意设备的防冻问题。因此,在设计选用湿式除尘器时,需考虑洗涤水的处理、腐蚀和堵塞等因素。A项,粉尘比电阻在电除尘器设计时需要考虑。

47.下述哪些污染物属于餐饮油烟的特征污染物?(  )

A.挥发性有机物

B.油脂

C.二氧化硫

D.甲烷

【答案】AB

【解析】根据《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第3.2条规定,油烟是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C项,二氧化硫也是燃料燃烧的产物,但不属于特征污染物。

48.净化有机废气的催化剂,因下列哪几项原因会导致催化剂失效?(  )

A.不完全氧化造成积碳

B.工作压力变化

C.高温造成催化剂烧结

D.催化剂化学中毒

【答案】ACD

【解析】A项,不完全氧化造成积碳是导致催化剂失效的重要原因。B项,根据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工作压力变化对其活性不会产生影响。CD两项,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概括起来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催化剂的老化,催化剂的工作温度对催化剂的老化影响很大,工作温度越高,老化速度越快;催化剂中毒,所谓催化剂中毒是指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应原料中带来的杂质,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小或者消失的现象。

49.下列有关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烟气中氧不参与还原反应

B.可采用液氨或尿素作为还原剂

C.往炉膛中注入适量石灰石可减缓催化剂砷中毒

D.烟尘浓度会影响催化剂寿命

【答案】BCD

【解析】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燃煤烟气脱硝的主要方法,利用还原剂在催化剂作用下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A项,氧气在一定情况也可会参与反应;B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氮通常用NH3作为还原剂,也可采用液氨和尿素作还原剂;C项,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和砷生成对催化剂无害的物质;D项,积烟尘浓度高会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50.除尘系统两并联支路计算阻力值相差甚大(失衡),若不加以阻力平衡调整,实际运行时可能出现哪些现象?(  )

A.计算阻力小的支路风量超过设计风量

B.计算阻力小的支路磨损严重

C.两支路运行总风量小于两支路设计总风量

D.计算阻力大的支路粉尘会沉降

【答案】ABCD

【解析】在实际运行中,并联支管的阻力值是相同的,因此可能存在设计阻力小的管路实际阻力增大,而设计阻力大的管路实际阻力变小,管路阻力与风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可知ABCD四项均有可能。

51.某气体净化系统有三个排气罩,排风量分别是3000m3/h、2500m3/h、2000m3/h,管网计算总阻力为2200Pa,净化设备阻力为1000Pa。问风机选型时其计算风量和计算全压多少合适?(  )

A.Q=8250m3/h

B.Q=7800m3/h

C.△P=4160Pa

D.△P=3700Pa

【答案】AD

【解析】AB两项,风机风量要乘以管网漏风附加风量和设备漏风附加系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Q为系统设计最大总排风量,m3/h;K1为管网漏风附加系数,一般送、排风系统K1=1.05~1.1,除尘系统K1=1.1~1.15,气力输送系统K1=1.15;K2为设备漏风附加系数,按有关设备样本选取,K2一般处于1.02~1.05范围。

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风量为:Q=8250m3/h。

CD两项,风压要考虑管网压力损失附加系数和风机全压负差系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式中,p为管网计算总压力损失,Pa;ps为设备的压力损失,Pa,可按有关设备样本选取;α1为管网计算的总压力损失附加系数,对于定转速风机,按1.1~1.15取值,对于变频风机,按1.0取值,气力输送系统则取1.2;α2为通风机全压负差系数,一般可取α2=1.05(国内风机行业标准)。

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全压为:△P≈3700Pa。

52.关于除尘系统的设计,下列哪几项观点正确?(  )

A.除尘系统不得设置旁路系统

B.几个支管向一个总管汇合或总管分为几个支管时,应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C.管网阻力计算时应考虑漏风

D.水平管路的最低风速一般小于垂直管路的最低风速

【答案】AB

【解析】A项,除尘系统的基本构成是:尘源控制装置;除尘管道;除尘器(含排除灰装置);风机;排气筒或烟囱。除尘系统不设置旁路系统。B项,选择最不利环路进行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几个支管向一个总管汇合或总管分为几个支管时,应进行阻力平衡计算。C项,管网阻力计算式不考虑漏风,风机选择时才考虑漏风。D项,垂直管道流速小于水平管道。

53.吸收塔的工艺设计计算需要知道以下哪些技术参数和条件?(  )

A.需要处理的气体质量流量、温度及主要成分和污染物浓度

B.当地的地质条件

C.当地的大气压

D.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答案】ACD

【解析】吸收塔的设计主要包括塔径的设计、塔高的设计、塔内件的设计、吸收液储存和循环槽的设计以及辅助部分的设计。吸收塔的工艺设计计算主要包括需要处理的气体质量流量、温度、主要成分、污染物浓度、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AD两项为污染物的初始状态和处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C项,当地的大气压是气体溶解度、亨利系数等参数的参变量;B项,地质条件与工艺设计过程无关。

54.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中,在石灰石浆液注入吸收塔前通常设置管路将部分浆液返回石灰石浆液罐,这样做的原因是哪几项?(  )

A.降低能耗

B.减小管路磨损

C.防止石灰石浆液管路堵塞

D.利于调节石灰石浆液注入量

【答案】CD

【解析】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用液态(液体或浆液)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2,脱硫产物的最终形态为溶液或浆的状态。主要代表性技术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在国内外湿式石灰石一石膏法的应用占湿法的80%以上,它具有脱硫效率高(90%~96%),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脱硫副产物可以利用等优点。将超量的石灰石浆液输入管道并不能降低能耗或减少管路磨损,超量的石灰石浆液在管道系统中流动可以提高流速,防治石灰石浆液沉淀堵塞管路,同时有利于石灰石浆液注入量的调节。

55.目前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烟气脱硫的湿式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技术,其具有的优势主要有哪几项?(  )

A.运行可靠性高,脱硫效率可达95%

B.可选用石灰或石灰石做吸收剂,资源丰富

C.脱硫废水经预处理可直接排放

D.脱硫副产物无需处理即可与灰渣一起堆放

【答案】AB

【解析】A项,根据《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HJ/T 179—2005)第1.2.3条规定,烟气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一般应不小于95%,主体设备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装置的可用率应保证在95%以上;B项,第3.2条规定,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使用的吸收剂为石灰石或石灰;C项,第5.3.5条规定,废水可单独处理或预处理后进入电石废水处理系统处理;D项,第5.3.4条规定,脱硫副主物石膏应经脱水,堆放于石膏库或石膏仓,进行综合利用。

56.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原则正确的是(  )。

A.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

B.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

C.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循环流化床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

D.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4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适用垃圾焚烧

【答案】AB

【解析】AB两项,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0]120号)第1.6条规定,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C项,第6.2条规定,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D项,第6.1条规定,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57.某市拟建立一座日处理100t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中心项目包括危险废物储存车间,50t/d危险废物焚烧厂和60t/d危险废物填埋场,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中心建设选址要求?(  )

A.拟建在城市发展规划区外正南5km处

B.场址位于50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

C.厂界西侧1000m处有一个居民村庄

D.距离集中处置厂厂界180m处有一条100m宽河面的干流通过

【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均符合《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B项,根据《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第4.6条规定,填埋场场址应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根据《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第4.2.3条规定,焚烧厂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

58.按照我国标准规定,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和飞灰的正确处理方案是(  )。

A.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如果混合收集,则全部按焚烧飞灰处理方式处置

B.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

C.烟气净化装置排放的飞灰按GB 5085.3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按危险废物处理

D.焚烧飞灰应按危险废物处理

【答案】ABD

【解析】A项,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第9.11条规定,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BD两项,第9.2.2条规定,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焚烧飞灰应按危险废物处理;C项,其他尾气净化装置排放的固体废物按GB 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判断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如属于危险废物,则按危险废物处理。

59.水泥固化是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水泥固化机理是(  )。

A.水泥固化/稳定化是依靠水泥的粘结作用,将废物粘结成一体

B.水泥的水合作用和水硬凝胶作用对危险废物形成包覆作用

C.水泥中的氢氧根与危险废物中重金属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而固定在水泥固化体中

D.水泥固化是依靠水泥水合作用发热,使有毒有害物质解毒

【答案】ABC

【解析】水泥是最常用的危险废物稳定剂,由于水泥是一种无机胶结材料,经过水化反应后可以生成坚硬的水泥固化体,所以在废物处理时最常用的是水泥固化技术。D项,水泥固化并不会使有毒有害物质解毒。

60.在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时,下列哪些措施可减缓酸化作用?(  )

A.与草木灰混合消化

B.减少有机负荷率

C.增加沼液回流比

D.增加含固率

【答案】ABC

【解析】题中所述的减缓酸化作用可以理解为防止厌氧酸化导致系统pH值过低。A项,草木灰呈碱性,可有效防止pH值过度降低。B项,减少有机负荷降低了厌氧产酸的浓度。C项,增加沼液回流比降低了系统含固率。D项,含固率增加,产酸增多,酸化作用加重。

61.在对秸秆类有机固体废物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时,为了更好地低使厌氧消化易于进行,有时会对秸秆先采取堆沤处理,下面有关堆沤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堆沤过程中,原料带进去的发酵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起到富集菌种的作用

B.堆沤腐熟的物料进入沼气池后可增强酸化作用

C.可使纤维素变松散,扩大了纤维素分解菌与纤维素的接触面,大大加速了纤维素分解速度,加速发酵产沼

D.堆沤腐烂的原料入池后易沉底,不易浮在水面

【答案】CD

【解析】根据《农村家用沼气池的运行和管理》,秸秆类原料进行预先堆沤后用于沼气发酵,有很多好处:在堆沤过程中,原料中带进去的发酵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起到富集菌种的作用:堆沤腐熟的物料进行沼气池后可减缓酸化作用,有利于酸化和甲烷化的平衡;秸秆原料经堆沤后,纤维素变松散,扩大了纤维素分解菌与纤维素的接触面,大大加速纤维素的分解速度,加速沼气发酵过程的进行;堆沤腐烂的纤维素原料含水量较大,入池后很快沉底,不易浮面结壳;原料堆沤后体积缩小,便于装池。

6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净化系统应包括用于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装置,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

A.应优先选用袋式除尘器

B.应优先选用静电除尘器

C.应维持袋式除尘器内的温度等于烟气露点温度

D.应注意袋式除尘器同其他净化设备的协同作用或反向作用的影响

【答案】BC

【解析】AB两项,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CJ 90—2002)第7.3.2条规定,烟气净化系统的末端设备应优先选用袋式除尘器,并应设置除尘器旁路。CD两项,第7.3.1条规定,除尘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烟气特性,温度、流量和飞灰粒度分布;除尘器的适用范围和分级效率;除尘器同其他净化设备的协同作用或反向作用的影响;维持除尘器内的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20~30℃。

63.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主要包括(  )。

A.CH4、CO2造成的温室效应

B.CO2、H2导致的爆炸事故

C.H2S、NH3等气体产生的恶臭

D.CH4导致的爆炸事故

【答案】ACD

【解析】填埋场的主要气体是填埋废物中的有机组分通过生化分解所产生,其中主要含有CH4、CO2、N2、O2、H2S、NH3、H2和CO等。在填埋场气体中CH4和CO2占有绝大多数份额。B项,垃圾填埋气体CO2并不会产生爆炸事故,H2的含量很低,不足以引起爆炸。

64.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陈旧性垃圾填埋场采取回灌法处理渗滤液,主要是利用填埋场的生物作用稀释废滤液中的有害成分

B.对于场龄在5年内的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可单独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C.对于场龄超过5年的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

D.相对于物化处理工艺来说,生物处理工艺受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影响较小

【答案】ABD

【解析】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来自3部分,即降水入渗、废物含水量及废物分解产生的水量。就渗滤液的性质而言,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但实际上它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及有毒有害成分,因而其水质是相当复杂的。可有效用于处理渗滤液的方法包括:渗滤液回灌处理、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渗滤液的物化处理。A项,回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填埋场内微生物降解渗滤液有的有机成分;BC两项,即使是年轻填埋场渗滤液,仅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也难以实现达标排放,应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D项,生物处理运行效果受水质水量影响更大。

65.在选择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设备时,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脱酸塔,作为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氯化氢类污染物的主要设备

B.选择脱酸塔,作为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颗粒污染物的主要设备

C.选择袋式除尘器,作为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类污染物的主要设备

D.选择静电除尘器,作为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主要设备

【答案】BCD

【解析】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CJ 90—2002),焚烧烟气中,应选用脱酸塔去除气态污染物;选用袋式除尘器去除颗粒物;二噁英类物质的去除通常是在袋式除尘器前喷射活性炭;垃圾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净化办法,宜采用选择性非催化法。

66.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二噁英类污染物?(  )

A.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尽量焚烧热值较高的废塑料、废橡胶类垃圾

B.严格控制垃圾焚烧烟气含氧浓度不超过5%

C.在入炉垃圾热值过低时及时投加辅助燃料

D.尽量缩短垃圾焚烧烟气在200℃~400℃温度区的滞留时间

【答案】ACD

【解析】为控制由焚烧厂所产生的二噁英,可由“控制来源”、“减少炉内形成”及“避免炉外低温区再合成”三方面着手:控制来源,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尽量焚烧热值较高的废塑料、废橡胶类垃圾,在入炉垃圾热值过低时及时投加辅助燃料;减少炉内形成,尽量缩短垃圾焚烧烟气在200℃~400℃温度区的滞留时间;避免炉外低温再合成。B项,在操作上,应确保废气中具有适当的过氧浓度(最好在6%~12%)。

67.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余热回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余热锅炉的出力应根据焚烧炉垃圾处理量、垃圾热值和余热锅炉热效率等来确定

B.焚烧厂周边具有热用户的应优先采用热电联产的热能利用方式

C.利用垃圾热能产生蒸汽的锅炉,不应选用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D.对于采用汽轮机发电的焚烧厂,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不宜低于400℃、4MPa,鼓励采用发电效率高的蒸汽参数

【答案】ABD

【解析】A项,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CJ 90—2002),余热锅炉的出力应根据焚烧炉垃圾处理量、垃圾热值和余热锅炉热效率等来确定;B项,根据第8.2条规定,利用垃圾热能发电及供热、供电、供冷联合生产;C项,根据第8.1.3条规定,利用垃圾热能生产蒸汽的锅炉,应选用自然循环垃圾焚烧锅炉,并应充分考虑烟气对垃圾焚烧锅炉的高温和低温腐蚀问题;D项,对于采用汽轮机发电的焚烧厂,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不宜低于400℃、4MPa,鼓励采用发电效率高的蒸汽参数。

68.垃圾填埋处理时,填埋作业应按工序操作,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作业工艺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层垃圾摊铺厚度不宜超过60cm,宜从作业单元的边坡底部到顶部摊铺,垃圾压实密度宜大于600kg/m3

B.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m~4m,单元作业宽度不宜小于5m,单元坡度不宜大于1:3

C.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日覆盖,覆盖土厚度宜为20cm~25cm

D.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不再在其上继续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可选用HDPE土工膜

【答案】ACD

【解析】A项,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CJ 17—2004)第9.2.3条规定,每层垃圾摊铺厚度应根据填埋作业设备的压实性能、压实次数及垃圾的可压缩性确定,厚度不宜超过60cm,且宜从作业单元的边坡底部到顶部摊铺;垃圾压实密度应大于600kg/m3。B项,第9.2.4条规定,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的车辆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宣小于6m。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CD两项,根据第9.2.5条规定,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为20~25cm;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

69.下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层设计不符合标准的有(  )。

A.HDPE膜和压实土壤的复合单层防渗结构中,压实土壤的渗透系数不得小于1×10-5cm/s,厚度不小于750mm

B.在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中,采用的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

C.HDPE膜和GCL的复合防渗结构中,GCL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cm/s

D.双层防渗结构的主、次防渗层均应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材料

【答案】AC

【解析】A项,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第6条规定,复合单层防渗结构地下水导流层,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厚度应大于100cm;B项,在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中,采用的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C项,HDPE膜和GCL的复合防渗结构中,GCL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5cm/s;D项,双层防渗结构的主、次防渗层均应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材料。

70.利用石灰对生活污水污泥进行碱化稳定处理,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

A.投加消石灰对生活污泥进行稳定处理

B.投加石灰干重宜占污泥干重的15%~30%

C.石灰稳定设施必须设置废气处理设备

D.石灰稳定污泥体积增加量宜控制在5%~12%

【答案】BCD

【解析】A项,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 131—2009)第5.1.1条规定,石灰稳定工艺中宜采用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