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Main菜单设置详解

Main菜单用于设置一些基本的选项,比如系统时间、界面语言、驱动器的识别等。下面我们将对AMI BIOS程序的Main菜单做出具体介绍。

6.2.1 System Time(设置系统时间)设置详解

System Time为Main设置界面的第一项,如图6-2所示。在设置具体的时、分、秒时,利用左右方向键并不具备在三者之间进行切换的功能,反而会使设置界面从Main中退出。此时需要用到【Enter】键或【Tab】键,这样就可以选定需要设置的时间选项。当选定需要更改的项后,按【+】键或【-】键可以做出具体的设置。

图6-2 System Time项的具体位置

6.2.2 System Date(设置系统日期)设置详解

System Date用于设置系统日期,如图6-3所示。在设置具体的月、日、年时按【Enter】键或【Tab】键,这样就可以具体选定需要设置的选项。当选定需要更改的选项后按【+】键或【-】键就可以做出具体的调节。

图6-3 System Date的位置

6.2.3 Legacy Diskette A(A盘的软盘驱动器)设置详解

Legacy Diskette A用于设置软盘的相关参数,Legacy Diskette A的内部参数如图6-4所示。

图6-4 Legacy Diskette A参数设置界面

由于软盘已很少使用,为了加快电脑自检速度,最好将此项参数设置成Disabled。设置方法:选中Legacy Diskette A的选项,按【Enter】键,打开其参数设置界面,选中Disabled选项,按【Enter】键即可。

6.2.4 Language(语言设置)设置详解

Language用于设置BIOS界面的语种,如图6-5所示,本机供选择的语种有Francais(法语)、German(德语)、English(英语)。一般设置为English,也可以通过BIOS设置适合自己的语种。

图6-5 Language内部参数

选中Language的参数,按【Enter】键,打开参数设置界面,选中适合自己的语种按【Enter】键即可。

6.2.5 Primary IDE Master(第一主IDE装置)设置详解

Primary IDE Master用于设置IDE驱动装置,比如硬盘、光驱等。Primary IDE Master的位置及相关信息如图6-6所示。

图6-6 Primary IDE Master的位置及相关信息

下面介绍图6-6(b)所示的方框中关于Primary IDE Master的相关信息。

●Device(设备):Hard Disk(硬盘)

●Vendor (供应商):WDC WD400BB-00DKA0(西部数据公司WD400BB-00DKA0)

●Size(容量):40.0GB

●LBA Mode(LBA模式):Supported(支持)

●Block Mode(区块模式):16Sectors(16扇区)

●PIO Mode(PIO模式):4(PIO模式第四代)

●Async DMA(异步DMA):MultiWord DMA-2(高速传输模式)

●Ultra DMA(高级直接内存访问):Ultra DMA-5(高级直接内存访问-5)

●SMART Monitoring(智能型监控调整读速技术):Supported(支持)

1.Type(装置类型)

Type用于设置Primary IDE Master的装置,可选参数主要有Not Installed(不存在)、Auto(系统自动)、CDROM(光驱)和ARMD(可移除式媒体设备)。一般设成Auto,由系统自动设置。Typ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7所示。

图6-7 Type参数设置界面

2.LBA/Large Mode(LBA/Large模式)

LBA/Large Mode用于设置两种硬盘模式:LBA模式,是一种硬盘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管理的硬盘空间能够达到8.4GB;Large模式,是在硬盘的柱面超过1024,而LBA提供支持时采用的一种模式。Large模式是一种把磁头数乘以2、柱面数除以2保持总容量不变的工作模式。LBA/Large Mode设置项内部参数有Disabled和Auto,一般默认设置为Auto,由系统自动设置。LBA/Large Mod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8所示。

图6-8 LBA/Large Mode参数设置界面

3.Block(Multi-Sector Transfer)M(硬盘每个区块所能使用的最高扇区数目)

Block(Multi-Sector Transfer)M(用于设置硬盘每个区块所能使用的最高扇区数目。容量不同的硬盘每一个区块所能使用的扇区会根据容量而改变。一般设置为参数Auto,由电脑自动管理。Block(Multi-Sector Transfer)M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9所示。

图6-9 Block(Multi-Sector Transfer)M参数设置界面

4.PIO Mode(PIO模式)

PIO Mode用于设置PIO模式,全称为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交换的模式。可选参数有Auto、0、1、2、3、4这几种模式,数据传输速率为3.3 MB/s~16.6 MB/s,一般将其参数设置成Auto。PIO Mod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10所示。

图6-10 PIO Mode参数设置界面

5.DMA Mode(DMA模式)

DMA Mode(DMA模式)用于设置DMA模式,DMA是Direct Memory Access的缩写,意为直接内存访问。DMA是一种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CPU对DMA控制器下达指令后,就可以等待DMA控制器来处理数据的传送,这样很大程度地减轻了CPU资源的占有率。DMA Mode可选参数是DMA模式的几种具体的类型。DMA Mode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11所示。

图6-11 DMA Mode参数设置界面

6.SMART Monitoring(自我监测分析与报告技术)

SMART Monitoring用于对硬盘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工作电路、盘片表面介质材料等进行全面监测,能够及时分析出硬盘潜在的问题,并发出警报声,从而避免数据遭到严重破坏。默认设置参数为Auto,由电脑自动设置。SMART Monitoring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12所示。

图6-12 SMART Monitoring参数设置界面

7.32Bit Data Transfer(32位数据传输模式)

32Bit Data Transfer用于设置32位数据传输模式,该功能需要看主板支持与否,现在还有64位的数据传输模式,此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最好采用默认设置,32Bit Data Transfer参数设置界面如图6-13所示。

图6-13 32Bit Data Transfer参数设置界面

Primary IDE Slave(第一从IDE装置)、Secondary IDE Master(第二主IDE装置)、Secondary IDE Slave(第二从IDE装置)、Third IDE Master(第三主IDE装置)、Fourth IDE Master(第四主IDE装置),这几项的设置与Primary IDE Master(第一主IDE装置)相同这里就不再介绍。它们所在的位置如图6-14所示。

图6-14 IDE装置设置项

这些IDE装置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在电脑上的检测顺序是主装置优先于从装置,第一IDE装置优于第一从IDE装置,第二IDE装置优于第二从IDE装置,第三IDE装置优于第三从IDE装置,依此类推。

8.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

System Information主要为用户介绍电脑的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位置及详细信息如图6-15所示。

图6-15(b)中的各项信息的含义如下。

(1)AMI BIOS:AMI为公司名称,该BIOS是AMI公司的产品。

●Version:是指该BIOS的版本。

●Build Date:建立日期。

(2)Processor:处理器。

●Type(类型):AMD Sempron(tm) Processor 2800+(AMD闪龙处理器2800+)。

●Speed(频率):1600MHz。

●Count(数量):1。

(3)System Memory:存储系统。

●Size(大小):1 024 MB。

图6-15 System Information的位置及详细说明